浮生尘影

写下一些尘事,留下一点影子。也许世界都忘记了,至少自己还记得自己。(原创所有,请勿转载)
个人资料
尘凡无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吹万不同和师心自用及其他

(2025-09-18 10:47:37) 下一个

 

读了清溪的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他涉猎广泛,熟读庄子,正在学习逍遥游的阶段,整个系列都很有可读性,这一篇佛奈谈尤其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之感,读下来仿佛被大师点通了穴道,跟着茅塞顿开了许多之前的不明之处。

要了解清溪的这篇文章需要解释清楚几个词语,估计很多网友比我懂得,我还是多此一举地把这几个词单独列出来,方便大家阅读理解。

吹万不同,这个词语出自《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吹,指风而言; 万,指世间万窍。意思是风吹万窍,万窍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但风只是风,不同的声音是万窍自身遇风发出的声响。

师心自用,这个词语同样是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意是“随其成心而师之” 。师心的意思是,以自我之意为师。 师心自用,即以自我之见为正确,通常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种人,甚至我们自己就是这种人,总是以自己的意见为正确,把自己的观点当成金科玉律去劝解教育别人,这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尤其多见,朋友同事之间也常常会存在。师心自用的人多半好为人师,对别人的想法和意见不屑一顾,却热衷于拿自己的观点对别人高高在上地指手画脚,这种师心有时候会被现实啪啪啪地打过脸……有的被打脸了还不自知。

客观说,师心自用常常本心是好的,通常以我为你好的面貌出现,实则是对对方的心理打压。如是双方心理认知相差悬殊还好,若是两者接近,以这种师心自用的心态去教育别人,势必会引起对方的情绪反弹,进而发生争执,严重的时候两个人互看不顺眼,在亲情中甚至表现为逆反冷漠疏离……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是不是都犯过这样的师心自用的错儿? 所以即使作为自诩过来人那种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的父母,同样也应当放低姿态,以平等心平常心跟子女对话,才可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交流效果,不然……

了解了师心自用,时时反观自己,避免固执己见好为人师,同时也要想到吹万不同,学会尊重跟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进而学会尊重子女尊重他人,这些都是建立良好的亲情友情关系必不可少的。

清溪文章的后半段提到的是稀缺心态造成的管窥效应。我们都知道管中窥豹,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或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管窥效应则是指过度关注局部,而失去了对整体和长远的判断。

就像没有完美的人一样,生而为人,各有所缺,这部分所缺就容易成为控制我们的思维和判断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对自己稀缺的部分过于关注的话,就会陷入稀缺心态,这种稀缺心态会导致你集中了所有精力去满足自己这部分稀缺,进而容易丧失对自己整体需求和长远发展的正确把握和判断。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这些才有可能避免这种稀缺心态,更好的处理自己生活中的事,不受稀缺短板的干扰,才会成为一个心智健康完善的人。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