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杂碎:李鸿章纽约卖广告

(2007-06-10 03:59:25) 下一个

中国杂碎:李鸿章纽约卖广告

 

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引起中国旋风,《纽约新闻报》(New York Journal)不仅做了大量报道,甚至把李鸿章当作其广告推广的形象。Shel JeAnns版权所有)

以下这幅彩色木刻图(Color woodcut)就是《纽约新闻报》的李鸿章广告,主题是《李鸿章从不错过周日新闻报》(Li Hung Chang Never Misses the Sunday Journal)。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而据该报报道,在访美期间,为了调和中外客人的口味,李鸿章的厨师还发明了一种大杂烩(Chop Suey),将芹菜(celery), 豆芽(bean sprouts),和腌制过的肉(meat in a tasty sauce)混合制作成菜,很受欢迎。英语中有句名言赢得他的胃,就能赢的他的心”(The way to a person's heart is through his or her stomach),看来,外交场合的觥筹交错,果然也是工作需要呀。Shel JeAnns版权所有)

大杂烩(Chop Suey)菜名,据说也是李鸿章为吃得赞不绝口的老美在询问菜名时随口忽悠的:杂碎 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李鸿章访美,的确给山姆大叔们带去了“杂碎”的中国旋风,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争相一睹中国总督的风采,不少孩子为了吸引李鸿章的注意,甚至把自己的自行车也涂成和黄马褂一样的明黄色。Shel JeAnns版权所有)

在当时的美国人眼中,李鸿章就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杂碎”,一个被困在现代化与传统中间的真正“中堂”: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既是个出行要坐轿子的老古板——美国海军的四名水兵便荣幸地在欢迎仪式上为他抬轿,也是一个每餐必饮法国葡萄酒的新人类;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既精通西方的外交礼仪,又会随口询问女士们的年龄和随身带着一个金痰盂当中清理喉咙;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既敏锐地意识到今后中国应多建立西方式的大学,又可笑地认为中国因为多台风所以不能建纽约那样的高楼大厦;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既能坦率地对美国记者抱怨中国的新闻没有自由,也能卤莽地呼吁美国报纸把这么多的乱糟糟的政党联合起来;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既尖锐地抨击美国的排华法案《格力法》,又能在格兰特将军的墓前深情地说“别了,我的兄弟”;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既被看成是大清的灾星,也被视为中国的救星;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既代表着古老神秘,又代表着睁眼看世界的清新……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李鸿章访美,在美国引起了对中国的强烈兴趣。他离开后,所引起的“中国旋风”并不减弱,他的杂碎在美国到处开花,美国人甚至热烈地迷上了中餐。以至于连《纽约新闻报》这样的大报,也用李鸿章的卡通形象来推销自己的报纸,李鸿章杂碎便从餐桌登上了报端,从物质文明蔓延到了精神文明。Shel JeAnns版权所有)

《纽约新闻报》利用李鸿章做报纸自身的形象广告,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李鸿章在美国有相当的知名度;二、李鸿章在美国有相当的美誉度。可以说,短暂的美国之行,李鸿章给媒体和公众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也是美国华人因为祖籍国领袖的来访,而比较扬眉吐气、比较露脸的一次崭新亮相。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李鸿章自己也在回国后写到:“今游于各大国者四阅月,忽经新气之感动,此心意一往而深。……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他日身归故国,后半生无涯之大事,将重整其旗鼓,忝颜而将中军;且较诸前半生之仅效微劳者,冀于中国尤有裨益。 Shel JeAnns版权所有)

 

好,让我们再回到轻松些的餐桌话题。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据当时的《纽约时报》报道,李鸿章出行是厨子多多代表团带来了十几个厨师,厨师长是一位个头很高、年纪不详、表情木讷的男人,身穿晦暗的黑长袍,他的作派像是总督的下属官员。可能是因主子身居要职之故,他也不随便与饭店的人讲话,而且好像也看不出他有交流的愿望。他只是简单地环顾四周,显示出对周围环境很满意的样子,然后上楼,等候着主子的吩咐……接见完当地侨界代表后,总督回房歇息。其他人也一样,只有厨师例外,他们正安装厨具并立即着手为总督准备晚餐……当李总督准备进晚餐时,清国大厨走进华尔道夫饭店的厨房,他带了两名助手和许多厨具,还有很多从天津带来的奇特食物。厨师们准备着晚餐,并把做好的饭菜送进李的卧房。晚餐有燕窝汤、烤鸡、鱼翅和米饭,还有一杯淡葡萄酒。李的私人医生总建议他要少吃正餐。他在美国第一个晚上做的事使人感到怪异,这也使他的名声大增。(以上译文,转选自《帝国的回忆》)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李鸿章杂碎出口转内销后,合肥老乡们借势而上,加以发扬广大,原料用上了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鸡肉、火腿、蛋黄糕、鸽蛋、猪肝、干贝、冬菇、咸鸭蛋黄、菠菜、鸡汤等,成为一道著名的合肥名菜。有机会到合肥出差的朋友们可以去尝尝,至于哪些餐馆做的比较地道,上网搜一搜就知道了。各位吃得有心得了,别忘了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交流,我下次回国到合肥去凭吊李中堂故居时,也是要去尝尝的。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图:1896917美国《岩山新闻》(Rocky Mountain News)漫画,主题是ANOTHER MESSAGE OF LOVE FOR THE WAGE-EARNER,描述美国资本家对中国廉价劳工的热爱。当时,中国劳工在美国受到了广泛的排挤。

 

吃完杂碎,再来读读百年前中国成为列强口中杂碎时,愤世嫉俗者的一幅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嘲讽李鸿章(合肥人)、翁同龢(常熟人)二人,果真是叹尽苍生无奈!!Shel JeAnns版权所有)

Shel JeAnns作于200769@南洲雪梨 北石斋)

 

 

[版权声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之和讯北美之文学城)所有原创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已获转载许可者,需在转载中附带“禁止再转载”之声明。版权事宜欢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询或联络sheljeanns@sohu.com。本博客于每周三、周日(澳大利亚时间)更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