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告别悲情:中国式伤疤再审视

(2007-04-29 05:18:31) 下一个

                               和讯访谈记录——近代史是历史反省的关键

2007425,《历史战争私家收藏》博主Shel JeAnns(雪儿简思)在和讯网上与网友畅谈历史,以下为经整理的访谈稿,部分笔误已经修改。访谈原始记录请点此进入>>>和讯朋友圈

 

[主持人] 大家好,这里是和讯博客访谈,今天我们请到了Shel JeAnns,收藏历史战争文物的澳洲华人女博客。Shel JeAnns,你好,很高兴你在工作之余能抽出时间来与网友做在线的交流。专访你的预告发出后,很多网友留言,对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现在访谈正式开始。请网友们不断刷新本帖,访谈最新回复将出现在第一楼的下面。

[SHEL] 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交流。澳洲今天是国定假日——军团节,类似我们的建军节,在今天谈历史谈战争,很有意思。

 

[主持人] 先是一个网友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你的主业虽为金融,学业也在金融、管理与IT方面,并且作为一名女性,为何你的兴趣爱好却在历史与军事方面? 

[SHEL] 那是我的澳洲史部分, 我的中国史部分是: 读的是政治学院, 做的是编辑, 理所当然地关心人文。历史是人的故事, 帮我经历种种人性的洗礼。 战争更是像聚光灯一样将人性展露出来,是一种极端状态下的展现,大到民族性格、小到个人品行,都能充分展露。 其实,我的专业、职业、性别,与这些爱好没有关系,只有个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才是与此有关系的。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不会因此就认为自己好像很阳春白雪,那些追求物质生活的,喜欢家长里短唠嗑的,我觉得也不错呀,也值得尊重。

先说说我的笔名吧。我一直没有取笔名,Shel JeAnns是我的真名。我的中文笔名不是南洲雪梨,南洲指的是澳洲,这是从梁羽生等一批著名文人移民澳洲后开始用的,比较雅致些,雪梨则是悉尼的港台翻译,我也觉得比较雅。临时抱佛脚,我取了个中文笔名叫雪儿简思,是英文名的音译。大家可以称呼我雪儿

>>>相关链接>>>

>>>"游戏"是更高等的人生:兼答澳洲小女子为何收藏历史战争文物

>>>澳洲小女子收藏甲午悲情 感奋于和讯网民拳拳爱国心

 

[网友ttyh] 楼主对军品收藏怎么看?谢谢。因为滇西抗战和飞虎队的缘故有大量当年的物资散落在云南及东南亚一带。在去年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过程,民间的大量藏品参加展出,我朋友中有很多痴迷的人。相反,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也是来之这些爱好者之手,最有名的收藏家来自腾冲的段先生。我觉得,真实的东西质感很强,很震撼! 

[SHEL] 很有价值的领域, 我现代的收藏不多, 很想结识这些朋友!

 

[主持人]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你为何会将晚清的历史与军事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呢?

[SHEL] 因为这段时间是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有的矛盾都在这一时段总爆发,中 外矛盾、满 汉矛盾、阶 级矛盾、体 制矛盾、文化冲 突等等。这一时期是近代史的龙头,可惜因为近代以来现实政治的需要,这段历史都是有意无意地被误读了。我想我们要反省历史,资治通鉴,必须先将晚清的很多问题梳理清楚,抓住龙头。

 

[网友海水一滴] 以前表现甲午战争的一部电影和历史相差有多大? 

[SHEL] 你说是李默涵演邓世昌的那部?还是谢晋执导的那部?我觉得两部都只在一个角度表现了一定的历史史实,而且是出于现实需要选取的角度和剪裁。我心目的历史大片,应该是尽量全面的——尽管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主旋律影片,西方也有很多,但在表现手法上都很值得我们借鉴,我能理解各国的执 政者对主旋律的要求,但一是不能僵化,二是不能偷懒——僵化是最大的偷懒。

 

[主持人] 有网友问,你搜集文物的主要渠道有哪些?收藏这些文物的总体成本大概是多少? 

[SHEL] 普通的旧版历史书可以从网上买到,当然不少是要经过拍卖的。但军事古籍得找专门的军事书店。还有一些冷门的东西要通过协会联系。 有些拍卖商也定期有拍卖活动(通常是跨国的, 可以远程竞拍),再有一些高档的通过个人联系, 买卖双方都比较熟悉, 可靠。我在CANADAJAPANHONGKONG JACARTA 有这种联系。至于成本嘛,当然是很大的,有的时候光一张照片就要好几百美金,也靠自己掌握。我个人很希望国内的收藏界也多关注这一类收藏,在投资行为之外,做点更有意义的文化传播和历史反省。 

 

[网友john_lu] 上次你说一家澳洲最大的中文网站在推你的作品,是哪个网站啊?给你留了言,你没有回答我。我在文学城找到了你,那里很冷清,北美的华裔似乎生活的节奏很快,没人会沉下心来去回顾历史。。。。。。 

[SHEL] 那位研究南京大屠杀的美籍华人张纯如一开始也碰上这样的情况,但没有关系的,历史回顾是需要有时间和耐心的,关键是自己要坚持,方法要对路,不能关在书斋里自我陶醉,像和讯这样的新媒体的推广是很关键的。至于澳洲那家网站,因为他们还处于收购后的调整期,我不便透露,但应该在5月份会有消息了。

 

[网友何苦来哉] 向雪儿致敬!我也一直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去年国庆节终于登上了刘公岛。感受百年沧桑,心中百感交集。 

[SHEL] 我很希望能再度到当年那些古战场去走走看看,凭吊先烈,而且应该带着孩子一起去,让她们记住自己的根。

 

[网友股路不归] 我也是个历史爱好者,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可能有点敏感)一、据说光绪要依藤当中国的顾问,你认为依藤会真的替中国服务么?二、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暴露无疑,而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康梁等人又得到了日本的庇护,该怎么看这类事,孙的革命本营也是在日本,难道日本也希望中国强大?

[SHEL] 从我掌握的史料看,日本人支持中国并不是支持满清,他们反而是认为要帮助国人驱除满人。日本人一直有着文化优越感,认为有义务带领KOREA CHINA 进入现代化,所以全民都支持所谓东亚共荣。

另外,在我的博客中写过>>>一篇有关日本人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文章。在很多日本资料中,包括他们间谍的报告中,都有对如何利用满汉矛盾的详细分析和计划。日本人甚至在和清政府谈判中,不同意清政府用中国自称,争论了很久。我今后将在这方面也和大家多探讨。

而且,我个人总认为蒙元与满清对中国来讲,就是沦陷的年代。 

 

[主持人] 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博客影响力越来越大之后,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SHEL] 出书,或做电子刊物。已经有些做出版的朋友在出点子,但我希望基于这个博客所出的书,要在叫座的同时叫好,希望能得到出版界更多朋友的指点——我可以考虑给和讯优先出版呀,呵呵。其实,我更希望的是能多向国内的朋友介绍这些文物和他们背后所引出的历史思考,我觉得和国内现在的古籍新读热潮相比,这个领域可能更有现实意义,至少能鼓励入世精神,而不是躲进故纸堆中的逃避 

 

[网友brook_sun] 我还认为,自20世纪初至今,日本和俄国是对中国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始终是中国的威胁。而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特别是二战以来的历史,现在我们更应警惕俄国。您认为呢? 

[SHEL] 同意你说的日本和俄国是对中国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1945年之前的中国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日俄争夺为主轴的映射。

我认为,我们之所以总觉得俄国更应警惕,本质上还是在于文化的认同,日本毕竟是同文同种,而且我们骨子里总觉得日本还是小日本,即使被他占了上风,也能扳回来。

其实,从中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日本和俄国都是我们必须警惕的。看看他们在日俄战争中做的,相互之间可能还展现人道的一面,但对中国人则都是残暴异常。

除此之外,我认为统一的韩半岛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远交近攻,邻居和睦的少,毕竟磕磕碰碰的事情难免。

所以,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给潜在的敌人做排行榜,真要排,第一位的就应该是我们自己,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没当老大的日子太长了,而且以前帝国时代做老大,还是讲虚面子,没有大的实际利益。所以,还是要一方面强健自己,像邓大人说的,韬光养晦,别瞎出头;另一方面在利益面前,该出手时就出手,别瞎龟缩着。

>>>相关链接>>>

>>>历史战争私家收藏博客专题目录:日俄战争

 

[主持人] 现在关于李鸿章这个历史名人的争议很大,按照传统说法,他是一个汉奸卖国贼,而近年来,对李鸿章持肯定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请从你的角度全面评价一下李鸿章。 

[SHEL] 要对李鸿章作全面评价,我认为我还太年轻,这里只是表明我看人的角度。

1、在中文里,是个扭曲、偏狭的形象,谁用这个来形容李鸿章,那一定是他带了扭曲的眼镜。李当然也做了错事,但无论如何也够不上扭曲,偏狭的形象。李有着很多substance,行事为人带着integrity ——西方人尊敬有integrity的人,这个词涵义很深,中文里近似的概念是堂堂正正。堂堂正正的人也做错事,但勇于承担。

2Leadership 的分类很多,我这里提一下Visionary型和Transitional型。 Visionary是那种有洞见的人,可以论道,激发其他人。Transitional是务实型,有执行能力。如果哪个人在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很有作为,他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如果他两方面都很有作为,他是一个伟人。李就是这种兼而有之的人。他对中国未来的前瞻,身体力行地带领中国的现代化,是抹不去的。既开拓又维护, 别人很难达到他的高度。 

3、从性格特征上看,李有着非常人的见识胆魄,却没有英雄的盖天豪气 (我不是把他比作英雄,他没有提升民众精神的能力),他不是一个像岳飞那样的强势人物,不会咄咄逼人,不会强行推行自己的意见,不会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 很有幕后控制能力 

4、这种全盘控制能力来源于李那个工程师般的精确计算的头脑。他的思维很系统化,既看到森林(全貌),又不放过细节。这点帮助他维护和扩张他的势力。 

5、对于他只顾保存自己实力而在中法战争中袖手旁观,在八国联军时搞东南互保,现代人骂的很多。如果换到现代史阶段,那是杀头的罪。可是当时为什么不是这个下场?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是到19世纪末才出来的东西,中国以前没有国家观念。国家这个词是个主权概念,从西方引进的(以前中国都称天朝)。如果你对这个国有主权,敌人侵入了国家的某个地方(并没有直接对你),你认为就是侵入了你的主权,所以你会抵抗。那个时候不是这样的。那时的中国政治不讲主权,政权是满洲部族的,臣民只是需要践行对皇上(他代表的政权)的职责(当然也有阳奉阴违的时候)所以敌人侵入了天朝的某个地方,你不会认为是侵入了你,只有直接抢夺了你的家园财产你才会抵抗 (受皇命的将士除外)。所以李认为他保护皇家舰队、不去投入到必输的无谓的战争中,也是一种职责,这是他对职责的另一种解读方式(皇权有私心,他当然也用了私心来解读) 

>>>相关链接>>>

>>>李鸿章究竟被谁逼死 法国漫画道尽孤臣辛酸

>>>日本看李鸿章求和:败余来仰圣恩隆 不似平生傲慢风

 

[网友rui929] 请问你对去世华人张纯如的评价,她在您心中的地位?大陆人民应该为她的悲壮做些什么?

[SHEL] 我非常尊敬张纯如,她可以说是个大英雄,十分难得,她是完全在西方的环境中长大的,却依然有这样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她好象说过一句话: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这话有道理,但我觉得不够,应该加上一句:忘记被屠杀的原因,一定还会被再次屠杀。

我也收集过旅顺屠杀的文物,那种心理的折磨的确是很大的,我很能理解她的研究对她的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这是个悲剧。我和她的研究方式和方向有很大区别,我自己本科是学政治的,本科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两德统一对欧洲的影响,可能是受本科的影响,我喜欢所谓的大历史研究,细节当然要去探究的,但不能沉溺进去。

至于大陆人民应该为她的悲壮做些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太大了,真想为她做点什么,那就过好自己的日子,也不见得人人都去研究历史,如果要碰历史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反躬自省。中国每个人都能过好日子,有尊严的活着,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尊严可绝对不是只对外的面子,不是那种一人为刚万夫柔,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可能再被人家欺负吗?我们的后代才不会再为我们的历史落泪。 

 

[网友rui929] 海外(澳洲)研究历史的氛围与便利条件?海外优秀史学者身上值得借鉴的品质与素养?

[SHEL] 从资料来说,海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比国内丰富,原因一是国内战火频繁,很多毁于战火。二是国外在档案整理和管理方面系统化。西方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门学问。中国现在开始大量引进海外的资料。

从接触资料的便利来看,很多图书馆都对外开放,你不需要是某方面的专业人员才可以接近这些资料。看书的人对图书都很爱护。而且我可以看到很多国家的期刊图书资料,通过电子检索的方式。像康奈儿、哈佛、剑桥等大学的论文都可以看到。我在这里硕士毕业全职做金融工作以后,业余时间也还在一样在看各个地方查到的资料,感觉像是在FULLTIME读书。

海外的史学者,不管是不是优秀,有些共同的品质,比如critical thinking and lateral thinkingCritical就是不会盲目相信任何定论,总是要从其他角度来验证.Lateral thinking是跨学科,跨国界。跨文化的。很多史学者通常都是人文学科的通才,懂法律,政经。

 

[网友海水一滴] 林则徐禁烟(焚烧鸦片)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为何我们在1981年之前一直种植和收割鸦片? 

[SHEL] 林则徐禁烟,近来有了些反对意见,大家心理上有点接受不了,但我认为至少有益于多角度重新思考。我个人觉得,林则徐禁烟还是正面意义更大。实际上禁烟事件不仅挑开了在鸦片这一暴利行业中的满汉矛盾(满人获得特许)——这我们以后详谈,也在与西方的对抗中第一次觉醒过来——尽管比较痛,代价比较高。

 

[网友rui929] 对当前日本当局与日本民众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什么评价?为什么有爱我者甚过同胞、忤史者多如毒草的感受?

[SHEL] 一方面,日本当然是我们的仇寇,百多年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因为中国自身内部的争斗,导致对日本的清算没有完成,半途而弃,这种所谓的仁德,当时或许让日本人很感动,但时间一长没准也成为人家看不起你的原因之一,因为你连这样的血海深仇都轻易放弃了,说起来是以德报怨,但我想日本人和我们一样清楚,主要还是我们自己内 斗造成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但很多时候不仅不能外御其侮,反而招来外侮。说到底,现在人家对我们的轻慢,也是我们自找的,因为我们连自尊自重都没做到,一个弱者去显示什么胸怀,真正是打肿脸充胖子,人家当笑话,这点,毛蒋两位是有责任的。

我总认为,我们在不断敦促、敲打日本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客观地看待历史、看待自己,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要反省为什么我们自己老成为悲剧的主角。为什么我们老被人家欺负?为什么我们连欺负人家的实力甚至欲望都没有?——这可不是什么大国沙文主义,国际社会还是丛林生态。我十分反对单纯的控诉,那样的心态还是弱者心态人家真不肯道歉,真愿意改历史,咱们还有比抗议、比漫骂更管用的办法吗?多去想这个,才是重要的,必要的时候向我们的死敌学习学习,这连卧薪尝胆都谈不上,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网友john lu] 关于高升号事件,我以为虽展示了日本外交及国际法运用层面的成功,但其意义算不上十分重大。毕竟,即使最终结论是错在日本,日本也只需对英国做出赔偿及道歉即可,对战争的进程及结局不会有丝毫影响。清政府对于国际法的运用也并非完全外行, 清政府后来一手策划的三国干涉还辽更能体现出清政府的外交智慧。所以个人以为,日本的外交及法律胜利仍然只是弱国无外交的延伸而已,不能说明日本在这方面强于清政府。

[SHEL] 法律只是政治的一种特殊形态,尤其国际法,如果国际法领域认定是日本错,其实不只是在法律上认定,而是在政治上认定,那一定会有国际间的强大的干涉,这种干涉,当时的日本是承受不起的。而英国正是因为早已决定在政治上利用日本,所以,在高升号上也放日本一马。否则,毕竟东乡攻击的是英国旗下的英国船,这个善后还是难了的。 所以,所谓国际法的成功,本质上还是利益合纵连横的胜负。至于说日本的外交算不算成功? 想一想为什么日本敢挑起日俄战争。

>>>相关链接>>>

>>>高升号事件:黄海上的三国演义(系列)

1中国陆军大海难:日本人下毒手 欧洲人伸援手

2强权就是公理:甲午谁先开枪重要吗?

3日本人屠杀落水中国官兵:又一罗生门史实

4强盗有理 偷袭无罪:日本人耍弄大英帝国?

5德国贵族浴血抗日在中国:大清朝的国际主义战士

6外交:日本的另一把武士刀

 

[网友] 我从所看到的较新的资料中得到一个观点:日本侵略战争的发动和战争形势的演变,与日本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和政治军事体制有极大的关系,军部和内阁的分立,军部在战争行为中的主导地位,起了主要的作用。但我还是觉得这无法清楚的解释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一个举国参加的战争?为什么天皇和日本全民都狂热地参与其中?到底是日本文化决定,还是体制决定的?

[SHEL]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日本整个民族一直有一种危机感,不少学者认为这就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争夺生存空间。实力强的时候,就会张扬出来;实力弱的时候,就会低调一些,至于国内的政治形势,无非是导火线而已,而其政治军事体制,则是一种制度保障。

深层的原因来源于历史文化:

- 几百年来政治领导地位的寡头集团(武士背景)换了几批, 但寡头政治的政府运转原则没有改变;

- 一些在经济上占领导地位的寡头集团的成员常常是政治寡头集团的成员(当然也是武士背景)

- 几百年来封建势力的对民众的控制支配方法和能力

- 关键是他们都十分拥戴天皇。

这些保障了日本调遣全民的高效性 (即便不是战争,日本人在投入其他事情时也很有效率)

在战争文化上,武士受到很高的尊崇。 Hirohito spent his entire childhood in the presence of military tutors and heroesHis education was planned and administered by military figures。裕仁的童年教育都是由军人给他安排的。日本孩子从小接受的训导就是要听穿军服的人的话,皇太子也不例外。有次乃木问裕仁他是怎么来上课的,裕仁说天气好的时候走路来,下雨的时候坐轿子来。乃木就说,下雨的时候,你可以光着脚走来,就不怕把鞋弄脏了。皇太子照办了。战争对于日本人,就好象中国读书人的考场,可以成就武士们的武士精神。 武士对于日本老百姓, 就好象读书人对于中国老百姓。中国老百姓不管有没有识字,对读书人都是从心底自发地顶礼膜拜,不需要政府的什么规定。在中国,如果有新闻报道哪个专家学者酗酒嫖娼,那是对读书人的很大辱没。同样,要日本武士承认屠戮有错,那是对武士的辱没。所以日本很难为战争行为道歉。

从明治以后,日本人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觉得自己是亚洲的leader 楷模,要带领朝鲜走上独立,要让中国从满清统治中解放出来。这使日本全民肩负高度的历史使命。 

以上是历史文化分析,但如果老是从文化角度分析,会很虚无。不管什么文化,都是为了利益,而列强中,文化差别很大,所以,强盛的关键不是文化的差别,而是文化等等与利益诉求的结合程度和效果。如果历史文化找到其最佳的利益诉求渠道(就是现实的形势和体制等等),就会带来现实的强推动力。中国在毛时代时,外向性也是很强的。 

 

[网友] 近代历史,中国从相对落后的状态,被文明程度较高的西洋及东洋用大炮打开了大门,一方面给我们民族带来了耻辱,一方面迫使我们进步,现在我们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大家庭,我们在探讨历史真相的时候如何避免鼓动民族复仇情绪?我们是不是要适当的加大反对战争的宣传?虽然历次对外战争我们都是吃了亏,虽然目前我们的军事装备还不是很先进,但是现代社会,我们并不存在战争风险,这个你同意吗? 

[SHEL] 1中西对和平的理解不同。PEACE 在英法的词义里是agreeing to stop a conflict or war,表现的是the joy at the news of cease-fire,一种暂时的状态。 而中文的和平指harmony协调和tranquility宁静,多是静态。

2、中国的文化从汉代以后带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当时是先进的,福兮禍兮?)。这种农耕文化把和平做为社会的UNIVERSAL LAW或至善,把战争看做一种恶。西方文化还没有褪去狩猎色彩,战争看作是社会的常态 (性恶论,战争这个恶并不比其他的恶更恶)。所以他们会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外交战场和彬彬有礼的谈判桌相比,没有哪个更善,哪个更恶,所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战争,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没有中国人的羞答答。和平虽然被战争破坏,但也由战争带来。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这种动态观有别于中国的静态观。 

3、照西方人的看法,战争是个武器。但战争是个双刃的剑,只有道行高深的人可以玩好它,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内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反对那些没有能力的人发动战争、提倡战争,但不能反对战争这个武器本身。战争是外交,国际上谁敢放弃这个手段? (当然也有人挑起战争情绪来转移视线)

4、由于战争是个利器,为了平衡西方文化对战争的平常观,他们开始引进中国先哲的观点,要用丧葬的心情对待它(《道德经》),这只是为了减弱他们的暴性。但并不说明中国的战争观就是宇宙间的最高真理,相反中国也要引进西方的战争观来减轻我们的软性,对战争不能怕,但积极准备并不是鼓动战争。

 

[网友czgs] 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中国会怎样?  

[SHEL] 很遗憾,戊戌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人家说秀才谋反三年不成,康有为和光绪帝太浮躁了!邓大人说,摸着石头过河,这是稳健的,也是唯一可行的,这就是政治智慧的区别

说立宪,有人总希望可能成功,其实失败是必然的。康有为认为,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有皇帝也无伤宪法(这在其他国家是可行的)。他以为只要皇帝听从, 变法就能成功。问题是,掌握主权的是满洲部族,如果把主权放到除满人以外的全民,那不是动了满清的根基了吗?所以就算皇室的人都同意变法,整个满洲部族难道接受吗(皇室并不等于整个满洲部族呀)?出路只有革命! 

[网友czgs] 难道变法不是为了维护清的根本利益吗?为什么满清就不能接受呢?

[SHEL] 变法的动机固然也是为了满清的利益,但前提是要满洲部族同意分权。

 

[主持人] 你曾在文章中分析:日本的英雄是进取型的,而中国是的英雄被动型的。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SHEL] 直接的原因是双方不同的军事战略。中国通常是防守,日本通常进攻。更深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利益的驱动或制约

1、经济上:对于中国来说,富有四海,进攻的利益收获不大,边际成本高,得小失大。日本则因为局促在一隅,进攻得到的边际效益很大,呵呵,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他们没有包袱。

2、文化上:中国早就进入农耕社会,文化中和是至善,追求圆满和谐,战争是恶的,不能打第一枪。秀才状元的地位比军人高。归结到底,还是太平日子利益大,动荡的时候大家风险过高。而日本文化中,战争是手段,成就武士精神,结果来JUSTIFY手段——或者说就是不择手段,军人受到尊崇——或者说实力第一,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3、 政治上:中国一旦得了天下,就压制军队,不让军队有作为,因为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权者得了天下就对外患上软骨症、对内成为迫害狂,宁赠外人不予家奴,因为家奴往往会要你的命。日本几百年的军人政治历史,但皇室一直都没有动,这为明治时搞立宪也准备好深厚的群众基础。还有,就是当年中国的立宪派都分析的,因为中国是专 制政体,人民不是国家主人,缺乏动力。 

>>>相关链接>>>

>>>一人为刚万夫柔:中国英雄PK日本英雄(上) (下)

 

[网友唐念青] 不知道是否能简单介绍以下你自己的生活呢,我知道这个问题有点八卦,和历史收藏也没关系,但我相信很多朋友想了解,简单些就可以了,呵呵!

[SHEL] 我的个人情况: 辣不怕,累不怕,时时参加悉尼的半马拉松长跑。 种花种菜近专业水平,做饭做菜很有专业潜力,读书作文准学者状态,偶尔动手加工自己的服装。我喜欢的音乐是近代的吉它曲Concierto de Aranjueza blend of classical and popular in both form and emotion,这首曲子很像我的性格。很多人要到四,五十岁才了解自己,我很幸运,不用等到那么晚。影响我性格的几个重要地点是: 北京(视野),杭州(风雅),重庆(体魄),西藏和悉尼(精神)。

 

[网友海水一滴] 中国近代历次对外战争中失败,主要原因是不是中国人素质较差,特别是不具备科学观念,甚至不知道科学是何物? 

[SHEL] 这个原因实在太复杂了。但我在日本不少文件中,都看到日本军人对清军精良装备的羡慕,和对其低劣战斗意志的蔑视,这样的反差在战争初期令日军十分困惑。日本人也对清军的战术水准之低大感困惑。 

 

[主持人]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势力。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与国外列强抗争的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反之,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成功推翻了清政府,那么中国将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SHEL] 海外史学者经常把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叫做亚罗号战争(Arrow War)放在一起,因为都是起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太平军和西方列强都分别用武力来对抗清政府,但清政府通过贸易上的退让,获得了列强支持,从而使自己的死亡缓刑50年。 

从纯粹军事的角度看,如果太平军与列强联手,清廷只有死路一条。但因为准许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其实就是毒品交易合法化,清廷成功地将太平天国和洋人分化开,并让他们互相对立,最终导致太平军的失败。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大成果就是确立了此后50年一直不变的贸易模式。

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势力有点模糊,确切地说是沉重打击了满族控制政权的势力(汉人地方武装显示实力),但国家却是险中求生。那些镇压太平天国的经验也成功用在平定其他的叛乱上。更重要的是中国开始了缓慢的军队现代化过程(持续到现在),出现了湘军和淮军第一批本土化的现代军队。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与国外列强抗争的结果,估计应该还是和两次鸦片战争类似。八旗军队根本不能抵抗列强的进犯,最终还是要退让、割地等。 这个过程可能来得更快些,也轮不到日本来进取朝鲜、满洲了。

要说明一点,海外研究晚清历史有几条重要的线索,一是鸦片(一直影响到20世纪中叶),二是民族矛盾,三是列强的利益调整 另外加上清朝的自强运动。 从这几点来看,太平天国都排上了。

至于说,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成功推翻了清政府,那么中国将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历史无假设,但这倒是一个好的小说题材。如果我们将它当作一个头脑游戏,我认为,考虑到太平天国对鸦片的严禁,考虑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为毒品贸易毫不掩饰的保驾护航——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为鸦片,而是中国的鹰派将贸易和鸦片一同焚毁了,列强对这个新政权一定是不满意的,会用武力干涉。再考虑到军事力量的悬殊,这个新政权即使不被推翻,也可能处于流亡状态,中国便可能被列强瓜分为几大部分,没准就像他们在非洲做的那样,直接拿着尺子在地图上划直线,当然,他们不会直接来瓜分,会扶持一些傀儡政权,目的就是确保他们的贸易利益和战略据点。 

>>>相关链接>>>

>>>洪秀全和曾国藩合演双簧 太平天国"鲇鱼"推动汉民族解放

 

[主持人] 甲午硝烟消散还不到十年,马关条约字迹未干,台湾军民还在血泊中抗争,为什么当时中国朝野那么强烈地主张联日拒俄呢?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青年会选择日本去学习自强之道呢? 

[SHEL]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是博士论文的题目。甲午战争,说白了就是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中国没保住自己的属国朝鲜,反倒把日本人引进了国门。其实,真正被甲午战争震撼的,主要是知识份子,那种天朝上国的感觉一下子被打破了,反弹很大,但都是比较POSITIVE 的反弹,所以后来形成学习日本的高潮。一般老百姓,并没有感到自己是亡国奴。其实,中国人那时候不是很有国家概念的。当时民间对日本的仇恨并不深,在八国联军时期,中国人手里摇的最多的是日本旗。和我们现在举国对日本的仇恨不一样,此一时彼一时也——二战期间日本人实在是在中国做下了太多的孽,当然要收获仇恨。

台湾那时在清朝被列为禁地,与大陆往来很少,大陆老百姓对割台没有知识份子那种反应。其实,蒙元和满清,在当时不少有革命思想的人看来,都认为是中国民族沦陷的时期。所以,关于甲午后中国的联日拒俄潮流,真要简单梳理一下,应该还有其它几大原因: 

1、种族原因:中国与日本毕竟同文同种,希望黄种人战胜白种人,而且日本在种族团团方面,宣传成效很好;

2、政治原因:甲午之后,整个中国被震惊,相当一些人看到了中日区别在于立宪与专制,希望能推动立宪,沙俄是和中国同样的专制国,日本如能战胜沙俄,将再一次雄辩地证明立宪的意义。所以,在立宪派眼,日俄战争不仅是黄种与白种、亚洲与欧洲、小国与大国之争,也是立宪与专制之争

3、两害相权:我们不少历史分析认为,日本在日俄战争对中国极尽欺骗,但大家其实都不是傻子,关键还是日本人看准了中国的利益点,不断地声明对中国没有主权要求,而当时,东北实际上已经沦于沙俄之手。

4、留日学生:甲午战后,深受刺激的中国开始派大量留学生赴日学习。 1905年,在日本的留学生就有将近万人,是当时中国在海外的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他们深受日本影响,秋瑾就写过明治天皇雄武姿的诗句。日俄战争时,留日学生组织了拒俄运动,主观上当然是爱国,但客观上的确是帮了日本的。当时有本很有名的杂志,是蔡元培等人创办的《俄事警闻》。留日学生中自然有不少人是亲日的,加上日本人一直在灌输关注中国的发展、关注亚洲团结的观念,对这些中国日后的精英分子还是影响很大的。其实,日本人在制定征清策的时候,也把包括挑动满汉矛盾等作为一大重要战略,以便在其中渔翁得利,日本是当时最大的反满基地。

至于中国留日潮,也主要是甲午战争的刺激超过任何一次外敌入侵,因为这是我们一直看不起的日本人,所以反弹更为激烈,榜样的力量更强。加上同文同种,日本政府也鼓励吸收中国留学生,所以形成留日高潮。我总觉得,这么多人喜欢到日本,也和中国人喜欢走捷径有关,学西方太累,而学日本、或通过学日本来学西方比较快捷,日本的很多兰学(西学)著作都成为中国直接搬用的蓝本,所以我们现代汉语无论在词汇还是句式等方面都深受日语影响。

我希望能抽点时间将这个话题写成相对比较充分一点的文章再和大家细细交流。

>>>相关链接>>>

>>>历史战争私家收藏专题目录甲午战争

 

中法战争也证明了20年自强运动的失败

[SHEL] 中国对甲午战争的反响很大,其实从历史上看,中法战争是个重要的里程碑,那时清朝采取的进攻战略,在陆地上打了胜仗,但由于法国海军控制了海上贸易线,结果中国在经济上损失了上亿两,是战争支出的好多倍,所以在海外的眼里,中国是打了败仗。这场战争启动了多米若骨牌,从此开始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边缘属地的潮流,而日本从此盯上了KOREA。中法战争也证明了20年自强运动的失败。 

 

[网友] 再提个问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甲午战争中有何弊端?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多次被外族征服过。 

[SHEL] 我想,简单来说,根子上就是梁启超那七个字一人为刚万夫柔—— 单就战争来说。如果扩大到政治,更复杂,中国没有真正的军人政权,今后咱们慢慢探讨。

>>>相关链接>>>

>>>一人为刚万夫柔:中国英雄PK日本英雄(上) (下)

 

[网友seneca_to] 明治维新能成功而中国的百日维新却不可避免的失败了。你是否觉得根本原因在文化上?

[SHEL] 日本天皇是全民的天皇,不是哪个部族的。而中国的皇帝却是属于满洲部族的。钱穆先生对此有很深刻的分析。

(完全赞同网友所补充的以下意见:满清是个部族统治,以皇帝为代表的这个政权,并不能得到全体国人的拥戴。如果当时的汉人果然认为满清只是占领者,清政权对中国来说是沦陷,那么,这样的变法就不仅仅是得不到满清内部的一致赞同,而且更得不到汉人的支持。反观日本,即使天皇被靠边站的幕府时代,天皇还是所谓万世一系的,还是全体国民而非某个部族的领袖,民心士气容易凝聚。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Shel JeAnns作客和讯博客,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再见!

[SHEL] 十分感谢和讯编辑和网友们对我的厚爱和支持.

我是115正式在这里建博的,说实话,我开始以为我的收藏和为收藏而写的这些小品文,在如今拜金主义盛行的中国、在娱乐至上甚至身体写作的中文网络中,将会只是很小众的爱好,此前在其它地方短期开博的遭遇似乎都说明了这一点。但到和讯后,这里的温暖,让我真正地感觉到,我这么一个默默收集历史文物的华人女子,尽管在万里之遥的南半球,也并不孤独。秋瑾说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我也有同感呀。

最后,祝福和讯网,祝福各位朋友!

 

2007427整理)

[版权声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之和讯北美之文学城)所有原创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已获转载许可者,需在转载中附带禁止再转载之声明。版权事宜欢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询或联络sheljeanns@sohu.com。本博客于每周三、周日(澳大利亚时间)更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