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毛和粟裕被批(上)
虽然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看管和被看管的日子,在用将的日子里,老毛对于粟裕还是礼遇有加的。李银桥就回忆到粟裕是老毛第一个快步走出院子去迎接下面来的将领,这种赞许之情,跃然而出[1 邸延生 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老毛身边工作纪实]。
建国后在一九五三年二月,老毛和陈毅元帅凭吊淮海战场,说到名将功臣时,有人特别赞扬粟裕。粟裕人称「常胜将军」,功业彪炳。陈毅随口说∶「那粟裕就是樊哙了!」老毛连忙否认∶「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三我老毛也不是刘邦, 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么!」?陈毅哈哈大笑:“主席讲得对!算我失口。” 事後,老毛的卫士问起这件事,老毛才说出「我老毛不做那样的蠢事」一语。
老毛说粟裕,一个是通过樊哙刘邦之关系说明自己不想当帝王,二是通过韩信说明粟裕是忠心耿耿的,就是这层关系保住了粟裕的命。想想,被老毛说成到哪儿都带着枪的贺龙的遭遇,就知道了老毛的心中早就有杆秤了。所以这才有了老毛在1958年8月15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粟犯的错误是和韩信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的。因为刘邦、吕后认为的韩信“错误”是“异心”和“谋反” ,而老毛并不这么认为。
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老毛基于"军队落后于形势,落后于地方"的认识,提议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2 《黄克诚自述》246页]。在4月29日,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召集了有中央军委和各总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传达了中央军委确定的扩大会议议程。5月24日的第一次中央军委小型会议就是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也就是说,这一开始无论谁作为会议主持人都是持有“尚方宝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老毛在幕后主导的。后来很多人把反教条主义的主要责任归到老彭的头上这是不负责任的。后来批粟裕的规模不断的升级,正是在老毛的煽风点火下进行的。 相反,老彭后来对反教条主义斗争的反省到是可以说明其人坦荡,有人说在老彭的自述中没有怎么提及这件事,说明了其人无知,因为老彭的自述主要是其对庐山会议的总结和检讨。
就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粟裕在参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5月5日至23日) 期间,曾经当面向老毛表示希望能够直接跟毛谈谈自己对军队工作和总参工作的意见。但是老毛直接拒绝了他,因为这个时候的老毛在陈毅等人的谗言下也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首次在5月26日参加会议的粟裕在带上了三顶大帽子 “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等。军委扩大会议于5月27日正式召开,28日,粟裕就被迫在有50多人参加的军委扩大会第二次小型会议上作出检讨。在听取了黄克诚等人的报告后,,老毛指示要“把火线扯开,挑起战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要挑起矛盾,制造是非。 当黄克诚在30日的第三次小型会议上传达了老毛的指示后,会议的温度迅速上扬,“彭总与粟总长之间有隔阂,将帅不和” 这个话题就是这样被老毛培养出来的。随后对粟裕的批判迅速扩展到大会上去了。会议的组织者不仅向各组介绍粟裕的所谓“问题”,而且开始组织和动员一些领导干部对粟裕进行“揭发”批判[3梁丞 粟裕大将的蒙冤与平反]。
而同时,5月29日,老毛对海军副司令员、海军学院院长方强给大会主席团的信中作批示,其中,在方信中"建军方针、建军路线、战略方针""是不存在什么根本的问题的"几句下划线
批示:"不存在问题么?"又批示:"一方面有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就整个历史 说来不占全军统治地位的另一个恶劣传统是存在着,即非马克思主义的、有时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例如教条主义、军阀主义",这可以反映老毛当时的认识和看法。并且老毛建议"似可不必开小型会,只开大会和小组会" [4《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郑文翰等着,285页]。
虽然,对粟裕的批判不断的升级,但这对于老毛要达到的目的相距甚远。因为老毛的目的是要粟裕彻底离开军队,现有的结发还没有达到这一步,所以老毛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升温。就在这个时候,邓大人出场了。这就为以后粟裕平反的艰难埋下了伏笔。
【原创】老毛和粟裕被批(下)
老毛6月7日4时致函邓小平,委托其"帮助德怀同志将军事会议开好","军事会上,你应准备去讲一次,时机可在结尾的时候"[5《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郑文翰等着,286页]。由于郑文翰等人没有明示4时是凌晨还是下午的,个人认为是下午4时。因为在老毛的致函中,并没有提到关于会议的情况,仅是要老邓代表老毛去讲次话。这里要明确一点就是,老邓是中央反教条主义的组长,说穿了,就是老毛的代言人,这和他在反右斗争中的角色是一样的。
而就在6月7日的上午,老邓召集彭德怀、林彪、罗荣桓、叶剑英、黄克诚等开了个座谈会,传达了老毛的指示,重点是两个问题:一、对前几天会议的估计。小平同志认为,会议的"温度"不够。意思大体上是说,只有35度,没有37 、38度,更没有40度。暴露问题不够,......,应当鼓励大家摆开。二、今后会议的开法,决定采取机关整风的办法,不再开小型会,只开小组会和大会。 出大字报、小字报,配合大会、小会的发言,争取在一周内造成鸣放的紧张气氛。这个座谈会精神先由黄克诚在6月7日的全体大会作了传达,老邓也做了类似讲话。
虽然在老毛的讲话精神下,批粟的调子猛然提高。可是结果并不理想,因为大鸣大放的方针因为会议规模的限制,不能够充份发挥威力。 6月9日,黄克诚传达老毛的指示说,主席对我们的会议决心很大,强调开不好,大家就不要走。因此,会议还要扩大范围,每个师的党委书记都要来。于是根据老毛的指示,军委扩大会议迅速从300多人猛增到1400多人。这样大会小会相结合,大字报小字报相结合,粟裕被迫在各种各样的会上一次次作检讨,共8次之多,直到违心的把别人强加给他的全部“罪状”都承认下来才算过关[6 鞠开 二十六年蒙冤去 叁十六年慰忠──回忆逆境中的粟裕]。
老毛自己也亲自几次到会或在中南海召集会议参加者进行座谈,把军内出现的所谓教条主义问题,上升到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高度,同时激烈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当然这时的粟裕对比以前和以后的路线斗争,仅是军事路线斗争而已,没有要老毛下台的根本路线斗争。所以,老毛也见缝插针的讲了几句保粟裕的话。 军委扩大会开始后,老毛曾向萧劲光征询对粟裕的看法。萧说“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毛点头赞同。此后毛又讲了句公道话:“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
不过,粟裕并没有因此得到解脱。在7月14日的大会上,粟裕把所有的罪名都承担了下来,虽然这令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对此深为懊悔,但是也暂时解除了部份高压下的折磨。 军委扩大会议在7月22日结束了,仍有人继续在中央领导中施加影响,把“告洋状”进一步诬为“里通外国”(此人我的推测为聂荣臻)。 老毛对粟裕的不信任进一步加深。不久后,老毛甚至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把粟裕作为军内的“坏人”点了名。结果,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的决定,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并且随着老邓的传话,从此粟裕淡出军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