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版权所有】邓林的恩怨情仇之三-接班人的选择(下)
中苏论战是老邓取得的一个很大的政治畴码。
当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搞改革,以邓小平为首的书记处连篇累牍猛批赫鲁晓夫的改革,先有五六年的“一论”、“再论”到后来的“一评、二评、、、九评”。 在理论上,从“一论”、“再论”到“九评”集中国共产党极左之大成也是中共历史上极左路线的代表作。 这使老毛认为邓小平在战略思想上是走老毛社会主义道路的,是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而在国内,老邓却利用“三自一包”极右的资本主义来救火,取得了民心。老邓用思想的旗帜掩盖了自己真实的内心道路。
1963年,赫鲁晓夫提出要恢复苏中正常关系停止论战。老毛派邓小平率代表团赴苏联。邓小平与苏方进行了长达两个星期的辩论,唇枪舌剑。中苏关系从此决裂。邓小平回国受到了老毛亲自带领5000 多人到机场欢迎的礼遇。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老毛对老邓之满到达了历史的最高度。
所以可以这样说,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与刘少奇和邓小平相比,林彪真正成为老毛接班人的可能性相对要小很多。当然,因为出于“备用胎”的考虑,林彪当然也还在老毛的心中占有一席之位,这既有历史原因和感情上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能考虑到了年龄的因素。林彪比邓小平小3岁,比刘少奇小9岁,比老毛小14岁。可以这样说,接班人序列是刘少奇排第一,邓小平排第二,林彪排第三。
这种情况在1962年1月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后,发生了重大改变。林彪在中共“九大”的政治报告中说,“七千人大会”时,老毛就认定“刘少奇一伙”是修正主义。这应该是客观的。后来的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四清”运动的性质题等一系列的问题让老毛觉得刘已经脱离了控制(对于毛拿掉刘的过程不多叙述,这方面的资料文章很多的) 。当老毛决定拿掉刘时,那到底谁是第一次序的接班人,就成了老毛要面对的事情。 王稼祥回忆,1965年秋,周恩来曾找他谈话,其中说过一段这样的话:近期人事变动很大,党中央主席的接班人,或者是林彪,或者是邓小平。
对于二者,选谁,也就是说是什么让老毛做出决策呢?当时的环境决定了谁能够帮助老毛取得文革的胜利,则将占有优势。同时,能够对比的是,林彪的紧跟和邓小平的不听话。老毛就说过领导的书记处是“独立王国”。 本来邓的排序在林之前,但是形势逼的老毛不得不选择了林彪。应该说,林彪的紧跟加重了他在老毛心目中的分量。“文革”前,老毛就说过这样的话:希望林彪多活20年,因为林有马列主义,当然表示同样意见的也有周恩来。
但是最重要的是,老毛选择了林,并不是真正的选择了,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形势,因为林彪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是老毛的忠实接班人,因为老毛的文革目的并不仅是打倒掌权的走资派,而是家天下(这有另外的专述) 。林彪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看以下三个人是怎么评论林彪的。陈毅说,他不当叛徒,我不姓陈。彭真说,不出三年,林彪就玩完。老毛说,林彪从来不作检讨。呵呵,你说老毛能不知道林彪是个什么样的人嘛?事实证明了林彪在九大之后是真正的把自己摆在了接班人的位置上,而老毛在打倒了掌权的走资派后就翻脸了。同时要指出的是,对比林彪的遭遇,老邓确是一直在老毛的亲自保护之下,一直到后来,邓再次复出。当然这时候的老毛也没有把邓当作真正的接班人了,因为此时的老毛已经不在是原来的老毛了,邓成了批周的工具。
对于林彪成为接班人的过程,不多论述。重点转向了同时期的老邓的遭遇。1967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取消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出席政治局会议的资格。1967年7月16日,老毛在武汉同王力进行过一次涉及“接班人”问题的重要谈话。老毛说:“林彪要是身体不行了,我还是要邓出来。邓至少是常委。”
这说明了邓小平从未游离出老毛的视线。而正是这个问题,才有了林的批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