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海沟沉】打破封锁 中印自卫反击战内幕之九

(2004-12-18 04:18:05) 下一个
后续:

  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战争中的彻底失败,使尼赫鲁(时任印度总理)乱了方寸。他不与任何人商量,独自向美国总统肯尼迪求救,要求派轰炸机和军队与中国作战。印度国民也从未经历过如此失败情绪的冲击,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却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主动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希望以此推进谈判,恢复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

  而印度政府却未能理解中国的善意。他们认为中国军队的“惩罚”大大伤害了印度的自尊和体面,并把中国主动释放全部被俘人员、所缴武器和军用物资也说成是阴谋。印度政府对中国的诚意根本不予理睬,并拒绝任何形式的谈判,反而指使其军队重新占领被中国军队赶出去又后撤的全部12.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中印战争后,印度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不结盟政策”,并迅速向美国靠拢。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与苏联签定了为期20年的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条约。条约明确规定,双方“保证不向与另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应立即共同协商。”当时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说,如印发动战争,苏联将在军事、外交上全面支持印度,并牵制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与此同时,印度为了报边界战败的一箭之仇,开始了全面的扩军备战,并专门组建了针对中国军队的“山地师”部队。“中国威胁论”也从此笼罩印度大地,中印关系进入了冷冻期。

  直到1969年元旦,英迪拉·甘地政府迫于国内外局势发展的需要,表示愿与“中国进行有意义的会谈,以寻求中印争端的解决”。中国政府自然表示友好的回应。1970年“五·一”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印度驻华临时代办米什拉时说:“我们总要友好的,不能老是这么吵下去么。”毛泽东当时还请米什拉代为问候印度总统和总理。

  但此时印度国内的反华势力却依然活动猖獗。他们支持西藏叛乱分子在新德里举行活动,还把“西藏问题”和“中国在西藏侵犯人权”议案提交联合国大会。与此同时,英迪拉·甘地政府又把侵占的中印边界东段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东北边境特区”上升为“阿鲁纳查尔中央直辖区”。此时,中印关系虽有解冻迹象,但印度并没有诚意采取实质性的举动

  八十年代中后期小平同志在一次军委会议上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活动活动了……”。由于涉及到一些机密,我不能多讲,只能简单跟大家说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军队曾计划对印度的军事行动“藏雷行动”。总参从1986初就开始为军事行动慎重而详细制订缜密的作战方案。1987年底作战方案完成,邓小平等一批军委领导看过后表示同意,紫阳同志也知情。1988年中国开始秘密的对军事行动进行准备和部署,原计划是1989年夏季(青藏高原在夏季节容易进行运兵和后勤补给)对中印边界的印军发动闪电战,规模要大于1979年的中越战争。也许是天意,后来发生的事情在我们的意料之外。 1989年夏,北京发生的一大事件拯救了印度。很多中国军队调往北京戒严,打乱了原来的对印军事行动计划的部署。1989年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全面制裁,中国当时与苏联的关系并未实现正常化,中国在国际上又一次面临不利局面。时间进入1990年,当中国权利机构交于江总书记的第三代领导班子的时候,国内的各方面开始稳定,但是印军在实际控制线上的挑衅并没有停止,而且情报显示印度正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展核武器,如果一旦印度有了核武装,那么对印度发动战争的顾虑将会更大。对印军事行动再次摆上了中央领导的桌面进行讨论。可惜天不遂人愿,当军事行动再次即将开始时。九十年代初东欧巨变,美国再也不需要联合中国对抗苏联了。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以及中美关系已经远远不如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样有利。打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孤立和制裁发展经济成为中国的首要工作,权衡利弊后,对印军事行动被迫取消,也许是永远的取消,同时也造成了九万平方公里永久的遗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