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批判胡耀邦始末-及原因探讨

(2004-10-28 20:17:52) 下一个
批判胡耀邦始末-及原因探讨 谈到胡批判胡耀邦始末-及原因探讨 谈到胡耀邦,不能不谈到邓小平,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邓小平的大力扶持,胡耀邦才得以在1981年6月29日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问题是,胡没有兼任中央军委主席,而这两个职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担任的。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信号。随着岁月的流失,两个人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出来。 邓小平最早对胡的不满来源于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2日的人民日报)。邓小平认为胡耀邦忽视了邓小平的贡献并且把自己当作了真正的第一把手(当然也有胡乔木在一旁告状-添油加醋)。后来在万里等的支持下,作出了党不设中央主席,胡耀邦接的只能是总书记的位置(1982年9月十二大)。 1983年1月20日,胡耀邦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的长篇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引起了“左”倾保守主义分子得反感(胡乔木等) 2月17(或者18)日,有了第一次批胡会,,陈云胡乔木、邓力群、姚依林、宋平等四人集中了火力,但在习仲勋和万里等的支持下, 邓小平没表示:“胡赵格局不能变。”  一九八六年的学潮问题(实际上是要求民主,也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的来源, 邓认为学运的发生是“几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的结果”),胡耀邦强调疏导。这引起中共党内反胡势力的集结。(对于学运,据说胡耀邦、赵紫阳、习仲勋、万里、李先念等体谅,而邓小平、胡乔木、邓力群等准备严惩) 。 另外,胡耀邦嫉恶如仇,很是正派,得罪了很多人。胡乔木的儿子胡石英因为违法,胡耀邦下手抓了胡石英。李先念、王震、等人就此向胡耀邦发难说他搞的党内人人自危。 邓小平同胡耀邦之间的主要分歧在於,是否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否实行民主和法治;可是,导致邓小平废黜胡耀邦的直接原因则是,胡耀邦希望邓小平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呵呵,胡主席是不会在犯这个错误了,胡耀邦忘了刘少奇的悲剧了。) 。1986年5月24日,胡耀邦在和四川省一些老干部谈话时,提出了实现领导班子年轻化的大胆倡议。这是胡、赵、万、习的共同意见,支持胡耀邦最坚决的是习仲勋。但在随后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胡乔木提出邓要永远的干下去,王震、杨尚昆、彭真、廖承志,聂荣臻,赵紫阳(据说是违心的)拥邓,万里,杨得志、乌兰夫、倪志福赞成邓退下来;彭真提出了上了年纪的都退只留邓小平一人当代表,陈云、宋任穷赞成彭真的意见。此时邓小平要把胡耀邦拉下马的决心已经下了。据说:就在这次会後,王震对邓小平说:“谁让你下台,就让他下台。”后来赵紫阳劝胡耀邦马上找小平同志谈一谈,向他承认错误,检讨一下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争取主动为好。按照赵紫阳的建议,主动求见邓小平。但邓小平先在和胡耀邦交谈时,知是捣浆糊,并无实质内容。 另外,朱熔基回忆说,在胡耀邦担任总书记期间,邓小平曾经两次让胡启立给胡耀邦 带话说:也要注意一下反击右的倾向了。胡耀邦都置之不理。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五日,胡耀邦就接到中央顾问委员会的通知,到中南海小会议厅开所谓生活会。会议由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主持。胡耀邦先讲了自己的问题,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并且自己也并不认为要求民主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但彭真,杨尚昆就就批评胡,说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亡国亡民。在两天以後的生活会,政治局又有几个人被邀请参加会议,其中有习仲勋、乔石、李鹏、胡启立等,这次,薄一波,彭真要求耀邦辞职。首次被通知参加生活会的习仲勋很faint. 实际上,在第一次的生活会上,邓小平就决定停止胡耀邦的总书记的职务;在第二次的生活会上,又确定了强迫胡耀邦辞职。後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不过是走走过场。 总起来看,这里面比较卖力气的就是薄一波、王震、李先念、胡乔木、邓力群、王鹤寿(陈云的代表)等,王鹤寿和胡启立的揭发最让胡耀邦伤心,曾经因此大哭。王兆国的表现是,无了主心骨。地方上只有贵州的胡锦涛和天津的李瑞环对“批胡不积极” ,有趣的是邓小平把这两个人记在了心里,认为他们人品好,大概想起了自己挨批的时候了。 这次会议的公报指出:“胡耀邦同志在会议上检讨了他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期间,违反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在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的失误,并请求中央批准他辞去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的决定是:一致同意接受胡耀邦同志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请求,继续保留胡耀邦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后记:  其实,邓小平心里对胡耀邦还是很有感情和印象很好的。邓小平在一九九二年南巡时,多次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胡耀邦这个人死得太可惜,太早了。耀邦这个人党性强,耿直,做傻事,但从不做坏事,是个难得之才。”邓小平一九九二年七月在中南海与中央政治局常委和部分老同志谈话时也说过:“一九八七年初那次中央政治局生活扩大会,对胡耀邦同志的批评就有过头的现象,一些同志把胡耀邦做得对的、好的、比较好的、政治局集体讨论过的事都批了,都指责在胡耀邦身上,这样一来,左的思潮、一些被否定的东西又泛起,什么党的决议、结论都忘得一乾二□。会前我和一些同志打过招呼,但是作用不大。可能是一种习惯,一说批右倾,劲就上来了。本来明明是“帮”、“交心“、“自我批评”,却变成了上网上线的批判、指责、乱扣帽子,这是很不应该的。这方面,我们大多数老同志有过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但是,我们自己也犯了这个通病。左的习惯意识在我们这一代是较深的,受影响的面是很大的。现在年轻一代干部也受到影响。要纠正、克服和避免,首先要认识什么叫左,以及左的危害和根源。” 在反对胡耀邦的这场高层政治斗争中,王兆国是最大的失败者,他失去了“年轻接班人”的机会,而胡锦涛却在邓小平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耀邦,不能不谈到邓小平,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邓小平的大力扶持,胡耀邦才得以在1981年6月29日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问题是,胡没有兼任中央军委主席,而这两个职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担任的。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信号。随着岁月的流失,两个人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出来。 邓小平最早对胡的不满来源于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2日的人民日报)。邓小平认为胡耀邦忽视了邓小平的贡献并且把自己当作了真正的第一把手(当然也有胡乔木在一旁告状-添油加醋)。后来在万里等的支持下,作出了党不设中央主席,胡耀邦接的只能是总书记的位置(1982年9月十二大)。 1983年1月20日,胡耀邦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的长篇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引起了“左”倾保守主义分子得反感(胡乔木等) 2月17(或者18)日,有了第一次批胡会,,陈云胡乔木、邓力群、姚依林、宋平等四人集中了火力,但在习仲勋和万里等的支持下, 邓小平没表示:“胡赵格局不能变。”  一九八六年的学潮问题(实际上是要求民主,也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的来源, 邓认为学运的发生是“几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的结果”),胡耀邦强调疏导。这引起中共党内反胡势力的集结。(对于学运,据说胡耀邦、赵紫阳、习仲勋、万里、李先念等体谅,而邓小平、胡乔木、邓力群等准备严惩) 。 另外,胡耀邦嫉恶如仇,很是正派,得罪了很多人。胡乔木的儿子胡石英因为违法,胡耀邦下手抓了胡石英。李先念、王震、等人就此向胡耀邦发难说他搞的党内人人自危。 邓小平同胡耀邦之间的主要分歧在於,是否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否实行民主和法治;可是,导致邓小平废黜胡耀邦的直接原因则是,胡耀邦希望邓小平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呵呵,胡主席是不会在犯这个错误了,胡耀邦忘了刘少奇的悲剧了。) 。1986年5月24日,胡耀邦在和四川省一些老干部谈话时,提出了实现领导班子年轻化的大胆倡议。这是胡、赵、万、习的共同意见,支持胡耀邦最坚决的是习仲勋。但在随后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胡乔木提出邓要永远的干下去,王震、杨尚昆、彭真、廖承志,聂荣臻,赵紫阳(据说是违心的)拥邓,万里,杨得志、乌兰夫、倪志福赞成邓退下来;彭真提出了上了年纪的都退只留邓小平一人当代表,陈云、宋任穷赞成彭真的意见。此时邓小平要把胡耀邦拉下马的决心已经下了。据说:就在这次会後,王震对邓小平说:“谁让你下台,就让他下台。”后来赵紫阳劝胡耀邦马上找小平同志谈一谈,向他承认错误,检讨一下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争取主动为好。按照赵紫阳的建议,主动求见邓小平。但邓小平先在和胡耀邦交谈时,知是捣浆糊,并无实质内容。 另外,朱熔基回忆说,在胡耀邦担任总书记期间,邓小平曾经两次让胡启立给胡耀邦 带话说:也要注意一下反击右的倾向了。胡耀邦都置之不理。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五日,胡耀邦就接到中央顾问委员会的通知,到中南海小会议厅开所谓生活会。会议由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主持。胡耀邦先讲了自己的问题,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并且自己也并不认为要求民主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但彭真,杨尚昆就就批评胡,说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亡国亡民。在两天以後的生活会,政治局又有几个人被邀请参加会议,其中有习仲勋、乔石、李鹏、胡启立等,这次,薄一波,彭真要求耀邦辞职。首次被通知参加生活会的习仲勋很faint. 实际上,在第一次的生活会上,邓小平就决定停止胡耀邦的总书记的职务;在第二次的生活会上,又确定了强迫胡耀邦辞职。後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不过是走走过场。 总起来看,这里面比较卖力气的就是薄一波、王震、李先念、胡乔木、邓力群、王鹤寿(陈云的代表)等,王鹤寿和胡启立的揭发最让胡耀邦伤心,曾经因此大哭。王兆国的表现是,无了主心骨。地方上只有贵州的胡锦涛和天津的李瑞环对“批胡不积极” ,有趣的是邓小平把这两个人记在了心里,认为他们人品好,大概想起了自己挨批的时候了。 这次会议的公报指出:“胡耀邦同志在会议上检讨了他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期间,违反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在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的失误,并请求中央批准他辞去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的决定是:一致同意接受胡耀邦同志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请求,继续保留胡耀邦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后记:  其实,邓小平心里对胡耀邦还是很有感情和印象很好的。邓小平在一九九二年南巡时,多次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胡耀邦这个人死得太可惜,太早了。耀邦这个人党性强,耿直,做傻事,但从不做坏事,是个难得之才。”邓小平一九九二年七月在中南海与中央政治局常委和部分老同志谈话时也说过:“一九八七年初那次中央政治局生活扩大会,对胡耀邦同志的批评就有过头的现象,一些同志把胡耀邦做得对的、好的、比较好的、政治局集体讨论过的事都批了,都指责在胡耀邦身上,这样一来,左的思潮、一些被否定的东西又泛起,什么党的决议、结论都忘得一乾二□。会前我和一些同志打过招呼,但是作用不大。可能是一种习惯,一说批右倾,劲就上来了。本来明明是“帮”、“交心“、“自我批评”,却变成了上网上线的批判、指责、乱扣帽子,这是很不应该的。这方面,我们大多数老同志有过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但是,我们自己也犯了这个通病。左的习惯意识在我们这一代是较深的,受影响的面是很大的。现在年轻一代干部也受到影响。要纠正、克服和避免,首先要认识什么叫左,以及左的危害和根源。” 在反对胡耀邦的这场高层政治斗争中,王兆国是最大的失败者,他失去了“年轻接班人”的机会,而胡锦涛却在邓小平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