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什么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2004-10-28 20:01:10)
下一个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首先在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后,人们希望过的不再是“人斗人”的生活。我们要生活,我们要有“资本主义尾巴”。是谁才能给予人民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四人帮被打倒了,可是人们并没有看到希望的曙光,因为“两个凡是” 依旧是悬挂在头顶上的利刃,稍不留神自己的头皮就会被削去一块。人是铁,饭是钢,吃了两碗心才不慌,心老荒,就算搞革命也搞不好啊。国家的历史命运又到了一个历史的关头。人们想起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三自一包” ,想起了那个被所谓因为“修正主义路线”而被作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在全国范围批判,从党的总书记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 的邓小平。对就是他,在1972年 “解放”出来的邓小平,仅几斧头就把对文革造成的极度混乱状况给砍了下去。你说,现在不要邓公,我们要谁呢?只有邓小平同志才作得到。才能让我们的肚皮不再受饿。
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次,就象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作为开建国之鼻祖,历史又一次选择了邓小平为兴国之舵手。历史证明,这次没有选错。邓小平把这“两个凡是”利刃放进了历史,反思“文革”错误,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的“资本主义尾巴” 蓬勃的发展起来。记得当我们家在建国三十年后都没有过电,但在邓公第三次复出后的第三年就有了电。当电灯泡第一次亮起来的时候,我爸爸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但愿这灯光永远明亮下去”。对,虽然邓公已离我们而去,但只要建设和发展生产的道路不会变,这灯光就会永远亮下去。是邓公使中国从此繁荣富强,人民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
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 最鲜明、最宝贵的邓小平性格和品质就是:求真务实。这是邓公三落三起四十余年的心得。古有勾践卧薪尝胆才十年,正所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经历过这么多风风雨雨和看过广大劳苦大众的疾苦后,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 。这句朴素又富含哲理的话语,我们就明白了在站起来的同时怎样才能站的笔直,发展了,进步了,国家富强了,才不会有人欺负你,我们才能不只是站,而是屹立。
再次,有人说,错了!有人说•••我告诉你,历史直到今天仍然站在邓小平一边!在文革结束后,“走资派” 取代“两个凡是” 派,并没有如毛泽东事前预计的那样“陷入腥风血雨” ,而是很快安定下来,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毛泽东建国近三十年后,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只破不立,只付代价,不见收益” 的混乱局面,这从当时“拨乱反正”时期举国上下的人心所向可知究竟。怎么样才能尽快发展经济、实现民富国强?先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后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当然还需要完善,包含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也需要你我的那一两块砖),人们不再一穷二白,精神生活不再是那几个“样板戏” ,这种现实的变化影响势必会影响几代人。邓小平是一个现实主义政治家,他服膺事实更甚于理论。现在的邓小平路线上开始显露出贫富分化日渐严重,因此有人开始质疑这一条路前景如何?它会将中国带向国富民强,还是会象毛的文革一样,光付“代价”、不见收益?
那我们就来比较一下毛邓两条道路的优劣。首先,从实际效果看,经济和精神两个方面,无需质疑邓公的时代会占优势。大部分中国人可能对今天不满意的感觉更多,为什么?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试想,在毛的时代,你敢这样讲嘛?但真正想回到过去的中国人绝对只是少数。为什么?因为维持一种现状容易,而改变现状则需要人们付出更大的代价,最重要的是,没有人会再想过那种无油无盐的日子。
再次,从长远和未来前景看,毛泽东道路的负面性主要集中在“继续革命” ,那什么时候才会实现国富民强?而新毛主义者则指责邓小平道路会引起社会分化严重对立、强弱悬殊,社会将严重失衡。这一难题有没有解呢?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有。首先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比一切“公有制”的社会会有更多兼容性,也就更易形成多元平衡。当社会力量均衡格局发展到一定地步和人均收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民主制” 会因社会的制衡而激发,因此会有效的约束这个社会。
其次邓小平道路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新事物。(看看美国建国多少年后,妇女才有选举权) 。中国可以采循序渐进的进行政改。政改的目的是实现党内民主,差额推荐候选人,这样会使上层社会分化和竞争,避免了整个社会的进一步极端分化。随着体制的完善,就向党外扩展民主。为了赢得竞争,分化的各上层派别就要寻求社会各阶层的支持,这将促使他们考虑并兼顾大多数人利益。这样社会就会在既稳定发展的道路上,又避免整个社会的极端分化,从而会使所有的人受益。所以历史直到今天仍然站在邓小平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