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趣谈老蒋是否是抗日英雄

(2004-10-28 19:58:04) 下一个
老蒋大概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抗日英雄。 老蒋第一次掌握国民党的大权是在1926年是由於季山嘉的激进赤化行动,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下令包围苏联顾问公馆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械将第一军中的党代表全体免职,并逮捕了中山舰长李之龙。而当时国民政府主席兼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汪精卫并不知情。汪精卫知道自己已被蒋介石架空,汪精卫决定以主动辞职的方式来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国民党的分裂,把政权交给蒋介石。广州国民政府於 6月6日推选蒋介石为中央军委主席兼北伐军总司令接着又出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主席,随独揽党政军大权於一身。随之而来的北伐也在几经波折中成功。中国在军阀混战了十几年后,首次出现全国统一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老蒋的第一大功劳。蒋介石统一中国之后,美国带头承认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其他西方诸国不久也承认了南京政府,使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成为被国际上公认的合法政府,这算是第二大功劳吧,后来的中共也算是继承了这笔遗产。 但此时的老蒋本性难改,独裁作风激起强烈反弹。 1929年10上旬,汪精卫,阎锡山和冯玉祥,张发奎、唐生智、石友三、胡宗锋、何键、李宗仁等人联合起来反蒋。1930年初,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和李宗仁组成反蒋联军,1930年4月1日 "中原大战"爆发。 在中原大战中,蒋介石军队和阎冯联军都损失惨重,双方共有30余万人伤亡。由於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参战使得阎锡山、冯玉祥败走麦城。但在1931年9月宁粤战争又爆发。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爆发, 如果没有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军事政权在广大国民党人的反对下,也未必能维持很久。如果历史真是这样的话,蒋介石不但当不成民族英雄,反而要成为袁世凯那样搞复辟倒退的民族败类。所以不但共产党感谢日本侵略的"帮忙",蒋介石也感谢日本侵略的"帮忙",帮他从专横的独裁者走上了民族英雄的宝座。 "九一八"事变,使国民党内部燃起了停止内斗,一致对外的呼声。1932年3月6日,蒋介石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此后的国民政府由汪精卫主政,蒋介石主军。7月17日,日军在热河发起了新的军事进攻,汪精卫以行政院长的名义发表通电,命令张学良立即出兵热河,张再次拒命。 汪辞职但不久在蒋介石说服张学良辞职出国后又复职。但是汪却变成了主和派,随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在巨大压力下,汪精卫不得不提出辞职。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塘沽协定》的签订,蒋介石和张学良是主和避战的"主和派",而汪精卫在位时承担着"卖国"的主责,使蒋介石的压力减轻了很多,将使蒋介石不得不陷入单独承担"卖国"责任的困境。所以蒋介石这次一反常态,表示"绝对支持"汪精卫,汪则于8月23日宣告复职。 但不久汪精卫被刺受伤后离开南京前往欧洲疗养,辞去了行政院长和兼任的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由蒋介石接任。蒋介石在军政上"单独负责"后,没有汪精卫那样敢承担"卖国责任"的勇气,所以蒋介石主政后的南京政府开始向主战派的方向倾斜。1936年6月蒋在讲话中说:"中国和日本的冲突已不可避免,而且为期不远了"。1936年7月的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主战派大占上风,确定了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的政府方针。蒋介石在该会上表示:"绝不容忍任何侵害领土主权之事实,如危及国家生存,则必出最后牺牲之决心"。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大大提高了蒋介石的威信。在西安事变中,包括以前和蒋有很深恩怨的各路军阀将领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一致表示无条件支持蒋介石。1937年以后,南京政府开始采取强硬的姿态对待"华北自治政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允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如果战端一开,只有牺牲到底。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但同时蒋介石没有忘却找第三国调停。德国大使陶德曼担任了调停的主角, 1937年11月5日,陶德曼向中国方面透露了日本讲和的条件:(一)内蒙成立自治政府;(二)华北非武装区域扩大,主权归南京政府,治安由中国警察维持;(三)上海非武装区域扩大,治安由国际警察管理;(四)中国停止反日排日政策;(五)共同反共;(六)减低日货关税;(七)尊重外国人在华的权利。 12月2日,蒋介石与顾祝同、白崇禧、唐生智等国民党高级将领认为日本没要求成立华北自治政权,没要求承认满洲国,也不要求赔款,条件不算苛刻。但在12月13日日军轻取首都南京后,使日本人以为中国的抵抗已到穷途末路,于12月22日又增加了三项苛刻的和谈条件:(一)在华北、内蒙、华中的非武装地带设立特殊机构(亲日政权);(二)承认满洲国;(三)中国向日本赔偿战费。日方请陶德曼将新增三项条件转达中国,并把谈判期限规定为1938年1月15日。1月18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明了中国的强硬态度:"全力维持主权与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方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决非中国所能忍受。"日本在中国发表声明后即日撤回驻华大使,中国也于1月 20日撤回驻日大使,两国外交关系正式断绝,陶德曼的调停以失败告终。 蒋也有谈判的想法并且实施过。 1939年12月蒋介石密令军统特务曾广冒充财政部长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在香港与日方举行秘密谈判。1940年3月7日至10日,双方在香港举行了高级别的秘密会谈,中方代表除了假"宋子良"外,还有重庆行营参谋处副处长陆军中将陈超霖,最高国防会议主任秘书章友三,副侍从长陆军少将张汉年。还有后来的缪斌事件。 但是在汪精卫的南京主和政府的压力下,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关系到自己兴旺的关头上,老蒋终於铁了心抗战,随成抗战英雄。 评论:1) 汪精卫背负了太多的莫须有-很多就是替老蒋背的-虽然汪的设想是好的但行为终究是汉奸行为。就象秦桧对岳飞。举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和张学良是主和避战的"主和派",汪精卫则是主张抗战的"主战派",抗战初期积极抵抗的十九路军也是亲汪精卫的粤系部队,这和1937年芦沟桥事变时的情况正好相反。由于掌握军队实权的蒋介石和张学良等人避而不战。 2) 老蒋后来铁了心抗战是形势所逼-汪精卫的南京政府和自己的兴亡。 3) 最后,抗日成功-内外因的结合老蒋随成英雄,投资成功,押对赌盘了。 4) 呵呵,就是老共在笑了。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热烈讨论抗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