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
(2008-06-25 11:43:10)
下一个
1.1一般资料
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依据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哮喘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而确诊,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2年,平均17年;轻度发作15例,中度发作11例,重度发作4例。在发作期辨为寒哮者11例,热哮者19例;缓解期辨为肺虚者3例,脾虚者4例,肾虚者2例,肺脾两虚者18例,脾肾两虚者2例,肺脾肾俱虚者1例。治疗组42例,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5年,平均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辨证分型
本病可因先天禀赋因素,或因风寒之邪阻遏肺络,甚或郁久化热,煎熬津液聚而成痰以致外邪稍有触动则哮喘发作。因有宿疾,故虽治而难愈。临床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辨证施治。具体辨证分型标准参照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内科》中哮证与喘证的辨证分型标准。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用氨茶碱针剂0.25g+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250m1,静脉滴注3d,直到喘急减轻、病情好转后,地塞米松逐渐减量至每日2mg,连用3d停药。地塞米松减量时加必可酮吸人,重度每日1000~1250μg,分3次用,中度每日750μg,分3次用。同时如有支气管炎患者选用适宜的抗生素治疗。
1.3.2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①发作期给予小青龙汤(炙麻黄6g、桂枝10g细辛3g、干姜9g、法半夏10g、白芍10g、五味子10g甘草6g)内服,寒喘痰多难咳者加白芥子、莱服子各10g;热喘气粗口渴者加石膏30g鱼腥草10g;便秘者加生大黄9g杏仁10g。肺卫气虚、神疲气短、面色晃白者加蛤蚧20g、乌梅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10d为1个疗程。②缓解期肺脾两虚者服用参麦六君汤(太子参15g麦冬20g、陈皮6g、茯苓15g、白术12g淮山药12g莲米12g扁豆12g、炒谷麦芽15g、姜三片20g枣20g、甘草6g);肺肾不足者在健脾益肺的基础上,偏肾气不足加五味子,偏肾阳虚加补骨脂、胡桃肉,偏肾阴虚加生熟地。以上方剂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d。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7年4月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疗效标准判定,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双肺干湿啰音完全消失,或治疗后FEV1≥80%,预计值FEv1增加35%;显效:哮喘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双肺偶闻干湿哕音,FEv1增加量范围25~%35%,或治疗后FEv1达到预计值的60%~79%;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双肺仍闻少量干湿哕音,FEV1增加量15%~24%;无效:哮喘症状无明显改善,双肺中仍闻中等量至大量的哮鸣音或呼吸音减弱,FEv1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2.2治疗结果
停药1年后随访。对照组30例,临床控制12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治疗组42例,临床控制23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致喘促,腺体分泌亢进而见痰,痰液黏稠则更增加了气道的阻力从而加重喘促。从中医学来看,此病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喘证”之范畴,主要是由于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布散津液、脾气运输精微及肾气蒸化津液功能失调所致_。发作期为肺脾肾虚,宿痰伏肺,外感触发,阻塞气道,宣降失常;缓解期为脏气虚衰,顽痰久伏,痰为阴邪,易内耗阳气,脾阳受遏,痰湿更难化解,胶着蓄结于肺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发作期当以疏散外邪、宣肺降气、化痰解痉为主。本组方中,麻黄宣肺平喘:桂枝温阳下气;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降逆;五味子温敛肺气以止咳,以防肺气之耗散;白芍酸甘化阴,可缓和麻黄、桂芝辛散之烈,亦可清泄肺热、止咳平喘;甘草则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使痰消逆降,肺气宣畅,则哮喘自平。缓解期可以补益肺脾肾三脏、健脾益气为主。参麦六君汤既固先天之本,又补后天之气,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复发。通过本组资料的观察,我们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特别适宜于对常用抗生素及西药治疗疗效较差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