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北美

在美国,忙忙碌碌地求生存,谋发展,我虽一直想写些什么记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可还真不曾想过要写成一本书。但经过9。11事件......
正文

冠军和心的自由

(2005-04-16 16:36:32) 下一个
冠军和心的自由 沈敏特   我不喜欢绝对冠军,就像我不喜欢绝对权威一样。从审美的角度看,“绝对”不管怎样高明,它意味着停滞,意味着没有悬念,也就意味着没有观赏性。奥运会所以好看,就在于冠军这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不太牢靠,它随时可能转移。很多人都有个盼头。于是,就有了拼抢的动力。一个没有绝对冠军的世界,才是充满希望的世界。   比赛之前,大家都喜欢预测,谁获冠军的可能性大,谁获冠军的可能性小。算命先生至今有市场,就因为他迎合了人性中的这种期待。可这种预测风险太大,准确性太小。雅典奥运就是明证。开场没几天,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人们估计的冠军纷纷落马,中国呼声很高的羽毛球男双、男单,全军覆没;头号种子选手龚睿那惨败。   有意思的是,这种估计决不是瞎猜,而是有根有据的,譬如过去已有的成绩所显示的实力。但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实力就是显示不出来。而那些谁也估计不到的人物却冒了出来。在短枪比赛中,那个腰比肩宽的46岁的大妈一路领先。谁想到过她!   有人说心慌了,有人说性急了。可为什么心慌,为什么性急?回答是:有压力。可压力又来自何处?   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参赛就是为了胜利。这就是压力。我这里特指那些过分的、额外添加的压力。   譬如这次女足以八比零惨败,当然令人遗憾,但这是竞技比赛,或赢或输,都是常事;无非总结教训,再接再励。既非错误,更非犯罪。用合肥土语来讲:“好大事!(没什么了不起的意思)”可女足居然通过新华社向全国人民道歉。这一道歉,我倒真找到了中国体育某些比赛失败的原因:承担了超出体育比赛应有的压力,失去了体育竞技应有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   我们有党、政、军、工、农、兵、学、商的各口,各线,有各种不同的工作,在工作中失误多多,损失大大,数不胜数的后遗症还不知何年何月能够消除,哪一件事也不比一场球赛小,没见哪个负责人出来向全国人民道歉;有的至今还在评功摆好,等着别人喝彩。这几个刚上阵不久的小姑娘,踢一场足球,失了几个球,好像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多大的伤害,必得向全国人民道歉。带着这样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我真担心今后她们难免“罪孽深重”的感觉,能把球踢好吗!   体育比赛就是体育比赛,很重要,却不必提高到超线的地步。有的国家球没打赢,还是强国;有的国家某些赛事一流水平,还是欠发达的国家 我倒是欣赏得了第一块金牌的射击运动员杜丽。不管记者们如何盘问,想要引出多高多大多深的胜利的秘诀,她的回答总是淡淡的,单纯的;就是什么也没想,只是想着要把每一枪打好。我想,这最浅的道理,也许就是最真的道理:轻松自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一场体育比赛的或胜或败,决没有扭转国运的魔力。   我希望中国的奥运健儿,保持一种自由创造的心态 !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