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夜读水浒:从水浒书中的酒席少猪肉菜肴谈开去

(2006-11-21 04:14:27) 下一个

<<水浒>>一书,几乎每回都有提到酒食,似乎请客吃饭到真的成了革命工作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比如第十四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中乡村民办 教师吴用受东溪村村长当地黑社会头目晁盖委托联络阮氏兄弟商议打抢运钞车一事, 用一两银子沽了一瓮酒二十 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十字坡开黑店的张青夫妇也是 以人肉冒充水牛肉做大包子经营咖啡店(仔细想想,能把人肉做出水牛肉味道还真不 简单呢)。

但通篇读来,就会注意到书中各色人等的大餐小酌中多以牛羊家禽河鲜为下酒菜, 一桌子荤腥数过去,连个红烧狮子头都没有更甭提溜肝尖之类的杀猪菜了。难道这 水浒中人就只爱吃牛羊,不爱吃猪肉吗?

当然不是,从水浒所处的年代来看,正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最繁荣的时期, 由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可见一斑,虽然画卷描绘的不是开封城最繁华的地段, 却也热闹非凡。根据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关州桥夜市部分,非常有趣,尽 是小吃,花样百出。孟元老沿街记下每一家饭馆小吃的招牌菜色,一一陈列菜名及 价格,神游之余,里面也大量记载了猪肉小吃令人垂涎欲滴。那么促使<<水浒>>书 中缺少猪肉菜肴宴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作者施耐庵所生活的年代谈起 了。

施先生生活的年代是元末明初,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悲惨最黑暗 的岁月。过了一个世纪的饱经民族歧视任人蹂躏凌辱的亡国奴时代,面对的是国破 家亡,田园荒芜,经济基础社会道德文化体系整体崩溃的惨状。在蒙元统治时期, 将百姓分为四种人:蒙古、色目、汉、南,基本上按照蒙古征服的顺序排列的,征 服的早的地区,当地人的地位高。金的灭亡比较晚,所以金国人也就是汉人,地位 比较低。最晚征服的南宋地位更低,南宋人也就是南人地位最低。元亡之后,各民 族混居已成事实,故书中有色目人面貌特征的紫髯伯皇甫端充任兽医很符合当时的 历史背景(色目人在元朝一般从事军火制造医疗等职业)。

在蒙元时期,中原的汉人在经历无数次大屠杀之后沦为牧奴,耕田被大片改为牧场, 劳动所得不但要上缴满足异族统治者的享受,还要为蒙元长年累月的征战提供后勤 物资,因此除了粮食就是要为其提供家畜及草料。而在汉人之上的蒙古,吐番,色 目统治者皆以牛羊肉为主食,不食猪肉和鱼虾,加以当时养猪所需的粮食饲料由于 统治者的掠夺严重匮乏,因此猪不可能成为中原地区的主要家畜。统治者只需满足 自己的享受,哪里会顾及视为草芥人命只值一根草绳的汉人的饮食需要呢?在施先 生的年代,官府宴席多以牛羊家禽为主,水产品才是下等汉人的食物因为统治者不 喜河鲜,这也就是在<<水浒>>中人多以牛羊家禽鱼虾为下酒之物的根本原因。也正 是由于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后的元末明初的食物加工手艺远不能与宋朝相提并 论,<<水浒>>书中的菜肴描写过于粗糙令人根本无法体验出<<东京梦华录>>中的美 食文化,施先生并不具备宋代的饮食男女,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萌生初期的小布尔 乔亚的亲身体验,就只能从耳闻目睹的当时的异族统治者的“大碗酒,大块肉,大 秤分金银”的破坏性掠夺统治来推论水浒中人的日常生活了。

其实不止是饮食,在教育程度上,<<水浒>>中人多数是文盲半文盲,连鲁智深这个 前渭州军分区武警中队长的营级干部也不识字,最终一群睁眼瞎的草莽英雄在文化 程度同样也不高的基层小公务员,一个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乡村教师,一个民营企 业家,一个神棍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带领下以“分金银,吃酒肉”作为精神支柱实现 地方割据。这显然也不符合重文抑武的宋人文化哲学,宋代作为中华文化史上的黄 金时代,在文学艺术思想哲学都是人才背出的年代,可以说在春秋诸子百家之后又 一个的思想解放盛世,文化和经济的高度繁荣也影响到了当时的国家机器-特别是禁 军。当时的禁军队伍中擅于经商,手工艺人,艺术工作者充斥其中,文化程度可能 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军队。即使后来南宋的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张浚等传世之作今日 读来仍然文采依旧,作为汉奸的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则更是文武双全,他在攻克 襄樊,活捉文天祥逼得陆秀夫背着宋帝跳海后作诗《述怀》曰:“磨剑剑石石鼎裂, 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流传一时。所有的文明国家 都有不同方式的文化、宗教来维持文明社会,比如西方的基督教,中东的伊斯兰教, 印度的佛教、印度教,中国的儒家文化、道教等等。这些文化有些共同特点,就是 使统治者和民众遵守一些道德标准,维持文明发展的需要。世界上最早的技术爆炸 时代并不是在英国,而是在中国宋代。这个短暂的时代随著蒙古人的入侵夭折了。 对比没有文明发展的原始野蛮民族蒙元统治者,就会发现在他们社会中找不到类似 道德约束,信奉的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人性命,夺尽其所有财产,让其亲 属流泪痛哭,抱著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睡觉”。文明处于空白期的蒙元统治在掠夺破 坏屠杀的同时也摧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道德体系,教育成了陪葬品。一代代的读书 人在无望科举走投无路之时或为虎作伥,或转入民俗文化如杂剧歌舞来取悦于文盲 出身的异族统治者,如同今天的小品艳舞美其名曰“雅俗共赏”一般。教育在一代 代的颓废中逐渐沦丧,读书无用论始作佣者即为蒙元!到了元朝中叶,连出任地方 官的人选中也充斥了文盲,在县官的公文中更有甚者在书写“七”字之时一斜横之 笔由左上写至右下,汉人的文化程度尚且如此,上层统治者又何以想象呢?<<水浒 >>作者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半文盲掌权的政权交替时代,又怎么能够指望一群草寇 会知书达理呢?

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就造成了中国人口减少五千万人口,只 有原来人口的一半,蒙元留下来的是一片废墟,中国北方被杀的千里无人烟。华夏 文明的精华大部分都处在丧失的危机中。侥幸存活的人,也历经磨难。人命的价值 受到蔑视。人们如果仍然遵循原来类似于“人命关天”之类的仁爱等道德标准,就 无法生存。从红巾军到朱元璋,都异常凶狠残忍,视人命如草芥。 中国经过元代蒙 古人的大屠杀后,文化中对人命的价值的重视降低。社会矛盾变得尖锐,使得内耗 加剧,文明发展变得缓慢停滞。后世的明清无法和宋代仁义立国,君臣揖让风范相 比。明后来的失败,有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蒙古恶习的影响,不珍惜人命。这是明太 祖和成祖设计制度的问题造成的。为了总结宋代教训,走到另一个极端。宋代皇帝 几乎没有杀过大臣(岳飞是唯一的例外)。而明代学习除了学习蒙古人杀了很好的大 臣外,更不重视百姓生命。在宋代,有一个非常完美的社会赈济制度。当百姓有天 灾人祸,宋政府立刻救济。有的时候皇帝觉得花钱太多,不想救济,就有大臣用儒 家珍惜人命的学说劝告。但后来在这个元、清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华夏文明帮助了 游牧民族提高了文明程度,但游牧民族的野蛮文化也影响了华夏文明对人命的重视。 所谓“重天理,灭人欲”的程理学在明清的流行,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明太祖公开 说不施行仁政,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教导从华夏文化中删去,给 后来亡国的惨剧埋下了伏笔。这些在<<水浒>>中都表现的邻里尽致,交战的各方无 论官府民团还是黑帮强盗,都嗜杀成性茹毛饮血,往往以屠杀无辜平民为乐事,偏 偏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响。比如,很多人连杀人都无所谓,当然也 在对社会中损害他人利益理所当然,至于主流媒体称水浒中人为官逼民反劫富济贫 的农民起义乃至吹捧那个所谓只识弯弓射大雕导致中华文明从此停滞的人,则更是 无以言状的荒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