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2008 北京纪行--喜新厌旧

(2008-10-28 10:12:40) 下一个
北京是个“喜新厌旧”的城市。我这里指的既不是居住在北京的人们为离婚率攀升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不是指追赶时髦的小资和大众传媒掀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尚风潮。北京的喜新厌旧是全方位的,是毫不掩饰理直气壮的,是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因此,这种喜新厌旧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盖北京饭店东楼的时候,街头儿总是有一堆人仰着脖子张着嘴啧啧称奇,连骑自行车路过的人都捏闸定车抬头瞻仰。现如今呢?人们路过北京饭店连头都懒得抬了。



北京饭店算什么?北京街上花里胡哨的建筑太多啦。您都看,看得过来吗?说的也是。什么鸟巢鸟蛋大裤衩子王八盖子,这些遐迩闻名的新建筑,成了新北京的地标。尽管如此,在京期间我却没有产生出一种仔细看看这些建筑的欲望,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这些建筑缺乏亲和力,引不起太大的兴趣。



从街面上瞅,北京有点儿像个赶着参加洋人爬梯的老头儿,急扯白脸地脱了长袍马褂,还没来得及换肚兜儿就套上一身名牌西装,怕自己还不够洋派,临出门又抄了件呢子大氅披在身上,拄着文明棍,进了爬梯大门才发现脚上还蹬着同陞和的千层底布鞋呢。老远一看,北京比扭腰还扭腰,可从那些摩天大楼夹缝中,您还是能轻而易举地发现,这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城。

其实,北京在最近一轮突飞猛进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对城内文物古迹的保护还是挺有力度的。毕竟旅游业发达了,知道还是老玩艺儿值钱,招游人待见。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一位房地产商向媒体表示,炸掉故宫建民宅很好很划算。到现在,也没见什么人敢拆故宫,照样卖票让人参观。再怎么说,故宫还具有旅游观光价值呢不是?遗憾的是,我这次回京竟没来得及进去转转。

虽然没逛故宫,倒是在天安门前转了个弯儿,为的是看看新修的前门大街。刚到北京,家里人就跟我说,前门修了条步行街,恢复了老北京的风貌。一听这话,无论如何我也得抽功夫逛一趟前门大街。



来到步行街前,前门楼子和前面的箭楼门洞大开,站在这里往里瞧,是毛主席纪念堂。这条线原本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倍儿直。尤其是故宫以南这段,视野极好。据说,当年皇上在太和殿的龙椅上,一眼能望出城外去。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两座建筑往中间一戳,视野就给挡住了,在地面上就甭想看这条中轴线了。要看,只能鸟瞰。



自明清以来,前门这一带一直是北京的商业中心,集中了很多老字号的饭馆店铺。文革前,大北照相馆、庆林春茶叶店、全聚德烤鸭店、天成斋饽饽铺、便宜坊烤鸭店、老正兴饭庄、月盛斋酱肉铺、华孚钟表店、庆颐堂药店、一条龙羊肉馆、盛锡福帽店、六必居酱园。。。等老字号店铺都还在这里开张营业。文革破四旧时,才几天的工夫,红卫兵就把老字号的牌匾砸了个精光,独具特色的前门大街立马便被席卷全国的红海洋吞没了。那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在20路公共汽车上念毛主席语录,每天在前门大街上打几个来回儿,算是亲眼目睹了红卫兵小将们的辉煌战绩。改革开放后,虽然前门大街还保持着北京几个主要商业街之一的身份地位,但其老北京的传统风貌却已消失殆尽。

借着北京举办奥运的光,自2007年5月9日开始,前门大街开始了大规模修缮整治工程。在经历一年时间的修缮后,前门大街这条再现清末民初风貌的老街在奥运开幕前一天正式对外开放。

前门大街当年曾是皇帝去天坛祭天必经的御道,现在依然白石铺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铛铛车出现在前门大街,直到文革,铛铛车一直是前门大街的一道风景。



这不,这回修步行街,把铛铛车也请回来了,为的是让人们怀怀旧,体验一下儿逛前门大栅栏的乐趣。乘坐有轨电车,体验时代变迁,应该是别有情趣。只可惜,我去的时候,电车还在调试,还没投入使用,也就没坐成。

步行街的路灯挺有特色,有的是一串拨愣鼓,有的是俩鸟笼子,京味儿十足。



自打办奥运以来,北京对安全问题特别重视。这条步行街刚刚开放,游人并不是很多,但是,街上的保安人员还是不少的。

 

百年老店月盛斋是乾隆年间办起来的。店主马庆瑞最早是在礼部举办祀典时帮人看供桌的。他同御膳房一位专做羊肉的厨子铁瓷,跟着人家学了几手儿,凭着这点手艺摆摊儿卖起了酱羊肉。乾隆40年,马庆瑞赚了点儿钱,就把摊子变成了店铺,取名月盛斋

月盛斋的酱肉都是用百年老汤制作出来的,特有味道。其烧羊肉,酱牛肉,卤煮火烧都享誉京城。据说,月盛斋的烧羊肉是慈禧太后的最爱。有次,月盛斋掌柜的犯了死罪,当斩,慈禧一句“办了他,我吃什么?”竟得以免死。可见,这家老字号的烧肉酱肉多对这位老佛爷的胃口!

 

刚刚重新开张的都一处烧麦馆,生意兴隆。不但郭沫若书写的牌匾和乾隆赐名故事的雕塑吸引游人驻足,人家那远近闻名皮薄馅满的烧麦也的确货真价实。不信,您看看门口排队的长龙,就知所言不虚。

我虽没有时间排队品尝一下都一处的烧麦,但店门前的说明书还是看了一遍。原来,这都一处最早是由一个叫王瑞福的山西人开的“王记酒铺”。

据说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正赶上大年三十。天色已晚,老百姓都忙着赶回家过年。街上的店铺也早就关门上板了,只有这家小酒铺仍在营业。乾隆一行三人饿了,便进了酒铺。掌柜的王瑞福一看这三位客人,仪表不俗,凭着多年经营酒铺的经验,估摸着可能是出差回京的高干,大年三十的找不着饭辙了。于是,不敢怠慢,就把三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糟肉”、“凉肉”、“马莲肉”悉数端来,并亲自伺候。

酒过三巡,其中一位客人问王掌柜:“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掌柜忙说小店没有名字。这位客人听见窗外欢度新年的鞭炮此起彼伏,油生感慨,就对掌柜的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掌柜当时一听也没太在意。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掌柜说,三十晚上万岁爷来这吃饭,这块匾就是万岁爷的御笔赏赐。王掌柜一听,吓得连忙叩拜,幸亏当时没敢怠慢。立马把皇上赐与的虎头匾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叫“都一处”了。现在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都一处”虎头匾挂在店堂正中,成了这家饭店的招牌。

 

全聚德的名气比都一处要大多了。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不同,全聚德的挂炉烤鸭后来居上,成了中国美食的杰出代表。也不像都一处那样拿乾隆皇帝说事儿,人家全聚德用外国元首给自己做广告。记得出国前去过几次全聚德,店堂里到处挂着尼克松、田中角荣、西哈努克亲王等人光顾全聚德的照片。怪不得来过中国的老外总是爱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呢。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全聚德发展成为一个大型集团企业--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您瞧人家饭店的门脸,透着阵势。

 

逛前门大街想买东西的主儿,基本上不会错过大栅栏。这条街实际上就是前门大街上的一个露天的SHOPPING MALL。



虽说前门步行街的设立是要恢复老北京的市井风貌,将其建成集北京建筑文化,梨园文化,商贾文化,会馆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特色街区,但这条街给人的感觉还是一个字----新。说再造前门大街可能比说恢复更为准确。新的铺面,新的建筑材料,新式装修,无不显示出这项工程设计者的意图,那就是整旧如新。八十年代初,侯仁之,陈传康,罗哲文等北京的专家学者就大力呼吁要对北京的古建筑实行修旧如旧的政策。这个道理,潘家园那些摆地摊卖假古董的小商贩们倒是领会得非常到家。您喜欢商代的铜鼎,还是宋代的官窑?绝对跟真的一样。这些玩艺儿要是做得跟新出炉的一样,谁要啊?

要想修旧如旧,北京的古建修缮队伍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为什么总是出现对古建筑施行整旧如新的做法呢?这主要还是观念问题,主持项目的人具有强烈的喜新厌旧的观念。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全盘西化的观念是深入国人潜意识之中的。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尽管人们知道凯末尔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但传统文化仍然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可以彰显官员们的政绩;修旧,却费力不讨好。因此,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北京城只能变得愈来愈新,文化传统支离破碎,从而使所谓的文化古都逐渐演变成缺少底蕴的现代都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风行水上 回复 悄悄话 深有同感。
紫竹苑 回复 悄悄话 还记得为盖新东安要拆吉祥戏院那会儿,多少人反对啊.可没用,最后举行个纪念演出算是给那百年老戏院送葬,还是拆了.
我们家过去住遂安伯胡同,现在全部拆平了.开放后落实政策住过前三门.那时候只要路过月盛斋门口,那香味就引着我一定得买点回去,现在月盛斋的牛羊肉就剩下咸,香味大打折扣了.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人忒多,乱,食品卫生质量不是一般的问题。总之一群农民刚进城的感觉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UNNE的评论:
就差把香港搬王府井去了。
SUNNE 回复 悄悄话 王府井大街让那帮香港人修废了,糟蹋了。前门大街复古后感觉不错,听说去的人很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