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02-09 09:46:3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佳节,辛弃疾这首脍炙人口的,勾起我的一段回忆.
若干年前,我母亲在散步时遇到一位老先生,攀谈后回家和我父亲提起,父亲说巧了,上大学时,这位容先生虽没直接教过他,却是他老师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0-31 06:38:19)
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名为"与你共舞"的音乐会,在众多优美的曲目中,我再次听到了那首"onedaywhenwewereyoung--当我们年轻时".
记得第一次听这支歌是母亲唱的.当时年纪还小,也还不会英文.也许是因为母亲很少唱歌,也许是那曲调在当时显得另类,总之,我很快记住了她那句轻柔的"oneday".
开放伊始,我看了电影,算是找到了"oneday"的出处.觉得旋律歌词都很美,便找来歌谱学唱,不过只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10-30 03:17:06)
我与W和L同岁,住得挺近,小学同校,中学同班,我和她们俩都坐过同桌.初中时粉碎"四人帮",小说,杂志,戏剧,电影,古典音乐,流行歌曲......很多以前视为禁忌的东西都扑面而来,学校也刚刚转入正轨,功课还不紧张.因为全是高个儿,我们仨基本都坐在最后一排.遇到不敢兴趣的课,就在下面看闲书.记得有一次上政治,L给我讲了一节课她刚看过的内部电影,结果被老师点了名.W是戏迷,常叫我"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时光流逝,转眼又是中秋.记得有熟人说最好不吃反季节的东西,我想葡萄便是秋季美味的时令水果之一了.
去年这时候恰好有发小儿的同事也是老乡过来出差,修缮我所在城市的中国花园.也许大家都身在他乡,更觉得乡音亲切吧,总之很快成了朋友.这算是性格内向的我不常有的"见面熟"经历.
正值中秋,想他们在异乡的中国花园过节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可也免不了"每逢佳节倍思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26 04:01:49)


最近看多了人海战术与科技手段组成的宏大场景,翻开,缓解一下连日浓墨重彩导致的审美疲劳.书中那些看似随意挥洒的画面,正如俞平伯先生所说:"譬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不求工巧,而工巧殆无以过之."......
夜色渐浓,借丰先生画中题跋作结束语:"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07 09:36:02)
要不是朋友提醒,我还真忘了今天是七夕.按照民间习俗,凡间的妇女在这天晚上向织女乞巧,也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现代的中国女性,尤其是大城市的姑娘们,乞巧的恐怕不多了.大家都挺坦然地说:"什么女红啊,我可不会".没有半点惭愧和要学的意思.情人节倒是一年要过两个,中西合璧.
有关七夕的诗句,最常被人引用的除了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外,就属秦观那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8-08-01 11:43:46)
粉碎四人帮后,一些老电影陆续上演,开始只是小规模的放映,叫内部片。一次我和家长去看了内部电影--戏曲片。李少春、杜近芳扮相俊美,孙盛武手中的折扇舞得花团锦蔟,几位主演唱念做打具佳。被迫看了多年样板戏的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从此迷上传统戏。以后梅兰芳的,容各位名家于一台的等戏曲片陆续播放,让我大保眼福。可惜早期名伶很多没留下活动影相,我于是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8-07-24 06:44:23)
小时侯住在北京东城的一个四合院儿。院中有一棵海棠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桃树和一棵紫丁香,花开时似彩云飘落,满院的芬芳.树是鸟儿们的家,偶尔会有雏鸟从上头掉下来,我用面糊喂它们,还去胡同里给它们捉杨树上的吊丝鬼儿,看着它们在院儿里跳来跳去,看着它们长出翅膀,又飞回到树上。
院子里有个漂亮影壁,我叫它花墙.墙下种着金银花,还有个葡萄架.苹果和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7-12 12:27:06)
阅读 ()评论 (5)
(2008-07-12 12:20:48)
外甥女是位美女,也是位业余网络作家,文笔在年青人中算是相当不错.常提醒我,睡觉时千万用被子捂住了嘴,别因为成了美女作家她姨而笑醒了.其本职工作是公司秘书.一日接到通知,说邮局规定,信封不能打印,只能手写.用惯电脑的她把手写的信封拿给经理过目,经理沉吟半晌问了一句:"你再问问邮局,真的不能打印了?"
L兄为人厚到且写得一手好字,看着他龙飞凤舞的书法我灵感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