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67)
还记得20多年前抛弃国内的一切初来英国时的感受,这里尽是红砖小屋,每一扇窗户都没有防盗网,向外人展示主人的自信和社会的安全;小区的公园里,树木葱葱,鸟语花香,人和大自然是那么的友好和谐;给孩子联系学校,就近入学,不用找关系,不用缴学费,每天还有免费的水果、牛奶,于是便觉得,我们一家到了一个美好的国度,这里没有紧张的人际关系,孩子可以轻松愉快地上学,大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实力本本份份、认真地工作、生活。
2000年那时的中国,还处在大开发、大建设的混乱时期,法制不健全,官场腐败严重,社会风气恶化,小偷小摸,黑恶势力猖獗,大家都趁乱闷声发大财。那个时期,我在国内曾经被飞车贼当街抢过包,在公交车上被小偷合伙挤着偷钱包,放在楼下的摩托车、单车,一转眼就被偷走;在单位上班,也常被领导穿小鞋。在大环境和小环境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决定放弃公职,带着孩子来英国与老公团聚。
那时,我在深圳的工资和各种补贴每月大概有5000元左右,在国内城市中是比较高的,但那时国内大件进口的东西都很贵,比如空调、电视、洗衣机、手机、电脑等等,特别是汽车,很少人能买得起私家车,因为那时中国的生产力还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
那时,英镑对人民币是15:1,我老公拿着人民币换成英镑交学费,只好边读书边打工赚生活费。我去外卖店做前台,一个月能赚1000英镑,换成人民币是15000元,对比深圳的工资5000元,心里还是满足的,而且,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辆二手的汽车,轻轻松松就实现了有车族的愿望。
20多年前,生活在国外真的比生活在国内有优势,工资高,就业机会多,大件的东西便宜,信用卡支付方便。那时,在国内,普通人没有信用卡,要买国际机票都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才过了20多年,再来比较一下,生活在国外的华人还剩那些优势呢?
从这段时间我在国内生活的体验来总结一下:
20多年前,深圳的这些河流是臭水沟,现在是大人和孩子夏天避暑、嬉戏的地方
3.电子支付。现在在国内出行,一个手机可以搞掂一切,比国外还要方便快捷,而且没有手续费。想起20多年前,我因为没有信用卡,买一张国际机票,还要找国外的朋友帮忙支付。这一比较,才知道社会的发展太快了。在国内网站买东西,买火车票,不合适,马上退,退款原路返还。我去年在国外的网站Gotogate买了回国的机票,后来因故没有搭乘,要求退款,这家公司同意退款,但到现在快一年的时间了,还在追讨之中。
4.个人收入。现在国外的平均薪资水平还是比国内的高,但差距在缩小,20多年前,在国外随便一份餐馆工作,收入都比国内的白领要高,为此,很多留学生都去餐馆打工。现在的小留学生基本上不会去打工,因为他们国内的父母收入高,可以支付他们的费用。再加上,现在人民币值钱了,英镑对人民币是9.6:1,20多年前是15:1,所以,现在福建人也很少偷渡来英国打工了。
5.价值、信仰。二三十年前离开中国到国外留学、工作发展的人,初心是怀抱着对西方普世价值的信仰吗?我相信很多人的动机是为了追求更富有的物质生活,当然,也希望生活在更宽松、自由的政治、社会环境里。维基百科对普世价值的阐述是:普遍尊重人权和人的尊严、法治、正义、平等和不歧视的世界;一个尊重种族、族裔和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一个公正、公平、宽容、开放和具有社会包容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最弱势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从字面上去理解,普世价值真是个好东西,值得世界人民去追随,但是,这些年,美国的表现,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干预,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克兰总统的羞辱,对盟友的嘲笑,对俄罗斯的示好,以及对世界发起的关税战,朝令夕改的政策和谎言,还有对以伊战和俄乌战的态度和做法,让世界人民看清了,美国所代表的并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一切都是霸权、利益和算计。
所以,现在的国人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社会,甚至敢平视西方了。我这次回英国搭的是海南航空,从深圳起飞到北京的飞机餐,感觉特别好吃,而从北京转机到英国的飞机餐,感觉质量差多了,因为飞机上有过半的旅客是外国人。要是在20多年前,中国政府为了面子,肯定优先考虑让外国人吃好。现在,用不着了,反正外国人也吃不出中餐的好与坏。
6.通胀、通缩。这几年,因为战争、脱钩、断链、关税战等因素的影响,国外出现通胀现象,物价飙升,生活成本激增。我在英国每月的水费是100英镑,电气费是140英镑,水电气每月相当于人民币2300元;在深圳每月的水费是33元,电费是70元,气费是60元,水电气一起每月大概是160元。回来英国的第二天,去华人超市买菜,一小包芥兰12根要£4.94,相当于人民币45元,在深圳,这几根芥兰大概也就4块左右。所以,还是国内的生活成本低。通胀和通缩,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不是好事,对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个人来说,通缩的日子比通胀要好过。
习惯了国内新鲜的蔬菜、水果,再进英国的超市,真的没有买东西的欲望。但要给孩子吃到妈妈的味道,还是要买的。
通过上面的梳理、对照,我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除了言论自由,孩子上学、工作相对轻松之外,还剩什么优势呢?噢,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政府对失业和穷困家庭和老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但,我想大部分华人不需要依靠政府的福利吧?对穷人的关照,国外比国内做得好很多,这个优势是明显的,不容怀疑。
这次从北京转机到英国,入座率几乎满员,有一半以上是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其中,年轻人比较多。前两天,在BBC的频道上看英国人谈中国游的看法,“现代”这个词,使用最多。中国免签的政策,让更多的外国人去了解中国,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直播,中国的形象不再是呆板、落后的样子了。
门前的月季开得喜人
Couldn’t agree more.
正如楼下一些网友指出,博主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自豪感,优越感,whatever 什么什么感,都是个人观感,但请不要“顺便代表了”几千万的海外华人。
BTW,经常选择性地“报道”,估计赢不了多少 credibility.
不只当年有,现在还有,与从事什么工作无关。
我看到有些网友的评论,结合他们其他的评论,觉得这些网友很双标。在这个地方攻击别人有优越感不对,但其他的地方攻击国内的人连自由说话的权利都没有。这些人总是很矛盾的。
******* 缺啥就爱比啥,啥优不优越感?只有平时爱跟别人攀比个性的人才能写出这种东西。出国时间长久的人其实早已不在意这些了、因为心安即故乡 ******
英国的公立学校在18岁之前都是免费的,孩子上学不花钱,与高收入低收入无关。英国私校是花钱的,比如薄瓜瓜和那位将小姐上的那些学校
英国的全民免费社保体制是欧洲国家的鼻祖, 连大锅饭的法国全民医保都是跟它学的呢
不懂不要瞎咧咧,啥低收入高收入 虽说无知者无畏, 但是总这样说话, 就让大家伙儿有畏了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2025-06-24 11:08:38
ytwadk: 你申请了低收入所以看病免费,所以孩子上学不花钱,可那是我们这些纳税人交的钱呢,就这你还弄出优越感来了,害臊不害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39Fj1Y94w
我承认我当时就是为了过好点的日子所以才花功夫考这考那地出国,上完学也不愿回国, 因为国外的日子更好。 现在看来也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 楼主总结得挺好的。 国外有国外的好处, 不好的地方也挺明显的。国内人的日子确实比二十几年前好了不少, 但是很多方面的差距也的确让人不敢直视。
稍微有点钱的就开始头晕的人不少。最近不少年轻国人跑到日本打工,收入也就是底层民众,工厂一个月17、8玩日元左右,却很得意拿到国内短视频上去显摆一下,他们觉得自己很牛。。。。
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没有包括”免于恐惧的自由”,再漂亮的山水也是表面文章,所谓“幸福感”有多少是发自内心说出来的呢?
相信博主把自己大部分的财产都留在了英国,当然还有自己最看重的孩子。如此,心中真正的安全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都为自己活了,还讲啥优越感?
既然认定为自己活,而且觉得国内好,就海归咯,身心合一!
我从不在意什么优越感,我只在意有没有工作,有没有工资,休假,旅行,交友,享受收获,我的资产受法律保护,如果说有优越感,那就是比我同年龄的还在中共国的有优越感,至少我的孩子上大学不用花钱,我看病全部免费,而且治疗所需要的药多贵医院都给用,只要有效,我也不用向医生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