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生,互助互爱

互相提携勉励;为我,为你,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海外闯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奉献自己的绵力。
个人资料
peterpan166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转载:中国再次震撼世界?一大串不同的故事

(2006-11-08 18:30:05) 下一个



英国《金融时报》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 /金奇(James Kynge)回忆道,当初构思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时,妻子在厨房给他做蜂蜜三明治,让他放松一下神经。自金奇1982年作为留学生首次前往中国后,这个国家就一直吸引着他。

最近,金奇获得2006年最佳商业图书奖。他对着纽约曼哈顿的高管,当众讲述这一家庭内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位英国作者谦逊的风格。

这也显示了《中国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与《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的不同之处。《世界是平的》去年荣获英国《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

《中国震撼世界》与《世界是平的》,写的都是席卷商业世界的重要力量。然而,《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为全球化描述了一个乐观并且两极分化的远景。金奇则表示,他有意避免受到争辩的束缚。他认为,那会有碍所述主题的复杂性。

正如金奇在序中所言:“大国的崛起,以及随后由盛转衰……很少会遵循一种简单的,直线性的方式。其间,充满了迂回曲折,虚假的黎明和蒙蔽人的信号。”

起初,金奇讲述的是“一大串不同的故事”。这与他以前在《金融时报》作记者时的写作风格相符。后来,只是在出版商的压力下,金奇才把这些故事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叙述。

例如,本书并非从中国写起,而是从德国多特蒙德下笔,也就是德国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的一家钢厂的所在地。这家钢厂被拆成一片一片,然后装船运往中国重新组装。

作为中国威胁的象征,这一事例有说服力。正如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在今年最佳商业图书颁奖典礼上所言:“在杜塞尔多夫、在底特律……对与印度和中国在成本上展开竞争的前景,有很多、很多人都感到担心。”

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担心有两种,一是制造业竞争带来的直接威胁,一是经济增长无意导致的后果带来的间接威胁。金奇理解发达国家为什么担心中国的威胁,但他也看到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明显的好处。在谈话中,金奇希望能够消除一些对中国的恐惧。当听众让他指出自本书出版后中国新出现的社会力量时,他谈到了中国中产阶级即将发挥的影响力。

“这些人已开始在国外消费,无论是温哥华、旧金山、澳大利亚西海岸、伦敦或是纽约的房地产,还是古董、股票或是奢侈的品牌商品,我们开始看到一个将再次震撼世界的趋势。”

“大约两三年后,中国的消费能力会对我们造成影响。那时,很多担心中国对全球巨额贸易顺差的人,也许会开始变得更为乐观。”

金奇认为,中国一些被视为展示实力的动向,其实是中国弱点的征兆。例如,许多评论家将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如联想(Lenovo)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或是电器集团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Thomson)和德国施耐德(Schneider),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大肆收购海外企业并论。但金奇表示,中国收购外国企业大多是出于自保:“中国的制造业市场竞争残酷,利润微薄。这些企业走出国门时,是需要这样做,因为它们在国内难以生存。”

不过,令金奇担心的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对峙,会激起中国国内保护主义的反弹,从而阻碍全球的增长和繁荣。他认为,要减少此类风险,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需要更直接地采取措施,帮助解决中国国内的问题,减轻中国企业竞争对国内中小企业和中等收入工人的影响。

与弗里德曼及对全球化持“适者生存”观念的人相比,金奇这一视角更加细致。但对中国的扩张,金奇并非一味乐观。在书中和谈话中,他都给人留下一种明确的印象,即中国无情的经济增长,势必增加地缘政治的危险,导致地缘政治的紧张。中国对从石油到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不加选择,不加言述”。金奇表示: “我认为,中国在苏丹、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地的行动并无恶意。对中国人来说,那只是一个简单的方程式。如果你坐在华盛顿,看着中国成为苏丹等地最大的投资方,支持被美国视为流氓国家的政府,那就会有很多问题。”

金奇认为,结构和政治上的差异,将导致“竞相降低标准”的局面,因为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条件投资的承诺,破坏了西方投资者更高一些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党制的共产主义体系与西方民主期望冲突的必然结果。这种共产主义体系把其市场的扭曲也对外“出口”了。(《中国震撼世界》中有一章名为《共产主义 vs民主》)。

令金奇烦恼的是,这种冲突在世界媒体要闻中占首要地位。它们代表的是对中国自上而下的看法,与金奇对中国人的了解不符。金奇认为,中国人民“对精神的追求与对物质的追求同样强烈”。

“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是以‘以公对公'为主导。这种交流有时令人感到沮丧。这种的交易压力很大,并会令人感到中国政府是沙文主义的。”他说。“中国老百姓不是这样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