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比较一下中、印的社保医疗差距

(2007-03-23 22:25:45) 下一个

--------------------------------------------

一段摘录:

而政府在经常转移中获得的收入税和社会保险交款等转移收入大于社会补助等转移支出,政府在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从 1998 年到 2005 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经费年支出由 598 亿元增长到 3600 亿元左右,年均增长 29.4%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从 5.5% 增长到 11% 。尽管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增长很快,但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从社会保障支出国际比较角度看,我国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 一般在 30-50% 之间 ) ,甚至远低于印度、泰国等国的水平。

原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最终格局的变化
http://www.studytimes.com.cn/txt/2006-08/10/content_7068106.htm

-----------------------------

印度的老百姓为什么看病不难

原址:http://www.southcn.com/opinion/soc/200603020482.htm

2006-03-02 14:37:5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林江枰

  印度不太富裕,并且人口众多,但是,印度百姓看病不难。原因是什么?《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印度百姓看病不难》的通讯,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

  首先,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建立系统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据统计,印度共有1.2万所医院、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和2.7万个诊疗所。这些遍布全国的政府医疗机构满足了大多数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政府也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贫穷患者适度减免医疗费用。

  其次,农民看病不花钱。印度的农村医疗网络很健全,占印度人口72%左右的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医疗。1996年以后,政府推出了社区医疗中心的规划,每10万名农村居民配备1个社区卫生中心,一个中心约设30张病床和4名医生,并配有化验室和基本检查设备等。社区卫生中心无法处置的病人一般都送往设施较好、医护人员齐备的地区医院。

  再次,做到公平公正。据了解,印度政府2005—2006年度用于农村公共健康事业的总资金投入约24亿美元,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并不算多,但是,印度政府把有限的投入公平地配置到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地方,在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上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不走市场化道路。印度人认识到,医疗卫生体制如果完全按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印度医疗保障制度始终坚持“两手抓”:既扶持政府医院的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兼顾利益平衡,使印度的富人和穷人患者各有所依、各得其所。

  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疗卫生领域问题迭出的今天,印度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财政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比例依然偏低。以2003年为例,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个人支付的高达56%。而在欧洲发达国家,政府负担80%-90%卫生总费用。比如丹麦,其全国财政支出总额中,仅与社会保障有关的费用就占去了38.9%(养老金10%,失业救济金8.9%,教育医疗等社保20%),如果再加上其他公共性项目开支,公益性投资占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

  医疗服务是公共产品,本应由政府承担。如果政府投入跟不上,相应的缺口就只能转嫁到公众身上,成为医疗乱收费问题之源。不仅如此,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反过来要求“医院反哺政府”。据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介绍,广东省某经济欠发达地级市,政府财政不但不投入,还从人民医院提取500万元给政府公务员发工资;某经济发达市,从一家大医院提取1000万元用来发展经济……

  除了卫生资源总量投入不足,更大的一个问题是公平公正问题。目前,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导致卫生资源供给不能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在我国,80%的卫生资源分布在城市,城市卫生资源的80%又分布在大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人们不愿到社区医院就医。据3月1日的《健康报》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一项北京城区居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民意调查结果,有41.4%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家中有人得小病,他们不会选择去社区医院看病。

  这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必然结果。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城市集中和向大医院倾斜,使得整个医疗体系发生扭曲。既造成了大医院的不堪重负,引发了乱收费等问题,也造成社区医院处于惨淡经营的状态,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从经济实力上来看,印度没有中国富裕,然而,他们在医疗服务方面,却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使得民众不受看病难等问题的困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印度与中国的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人口大国,因而,研究印度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或许,能给我们解决医疗难题,提供一个更为实际和具体的参照。(编辑:付刚)

-----------------

印度医疗体系的现状

原址:http://www.cnss.cn/xyzx/hqsy/200611/t20061101_84001.html


  我从印度的社会保障、语言、教育、经济简单来谈一谈吧,呵呵,10年超过中国好象有点刺眼,具体多少年等讨论后再下结论。
    
  先说社会保障吧,所谓社会保障,是由英语中“Social Security“一词中翻译而来,也可翻译为“社会安全”,最早使用这个词语是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主要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教育、自然及人为灾害、生活困难等各方面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所达到的某种程度,我先说印度吧,印度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的市场化、全球化改革颇见成效,近年得以保持年均6%以上经济增长幅度;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能源短缺状况难以改善等原因,印度制造业短时间内还难以形成同中国制造业竞争的态势。但与此同时,印度在IT与通讯业、生物制药业、钢铁业等领域进步迅猛,即使放眼全球考量,行业地位也不可小觑;而且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开放程度和服务水平超过中国。我们比印度早开放了将近20年,暂时领先印度是理所当然,但我们别忘了,20年来发展经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了吗?就我所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等仅仅是部门操作,在法律上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没有法律的保证,谁敢说这些钱不会被贪污、挪用?另外,我们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恶化,这直接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世界工厂即意味着廉价劳动力、低成本的产品带来的贸易纠纷会越来越多,西班牙发生的事就是明证。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而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建设必要条件。
    
  印度自1990年代初期在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就把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虽然还很不完善,但最起码在法律上确定下来了,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相信社会保障体系会日趋完善,现在有人喜欢拿GDP和印度对比,我不知道我们的GDP是否也包含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这一块,但有一条我敢肯定,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根本就没有什么保障而言,在我国,GDP增长靠什么?靠的是外资的引进,民营资本的投入,是所谓的来料加工,带来的后果是大批的制造业萎缩,产业工人下岗。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跟上,这些人怎么办?
    
  再谈语言,我们的语言主体是汉文,印度是英文,与西方主流国家交流存在很大困难,想让1亿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估计很不现实。

  在经济竞争中,语言有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正在发生的情况是,当前,继制造业转移以后,美国制造业正把相关售后服务可转移部分业务(比如消费者来电接听)移往劳动力价格低廉国家。这些业务年产值达数百亿美元,接受国为印度等英语国家。由于在语言上没有竞争均势,中国将失去承接此次转移的机会。这一点我们想不承认也难啊。
  
  教育 印度的初级教育是免费的,我不否认印度目前很贫困,但一个贫困的国家能提供免费的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我们目前的状况呢?9年制义务教育好象还是一个空想,只能说是9年制半义务教育,如果真的是全免费的话,我想希望工程早就取消了。大学我就不说了,全球前200名大学中国好象没有一所。
    
  社会制度 韩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中也是在一党领导下腾飞的,但我们想到没有,它们之所以腾飞,也是在60--70年代西方资本冲击下起来的,再加上其本身就是亲西方制度。为什么我们没有受到冲击,现在国家开放,历史的机遇又来了,可我们却有个台湾问题,它时刻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进程。
    
  军事 目前中国比印度强,我承认,在这里不讨论。
    
  综上所述,印度的白领行业领先中国,蓝领行业落后中国,就是本楼主对印度发展充满信心的理由。

----------------------------

『国际观察』从印度和中国谈起社会保障及其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原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0945.shtml

作者:zyjmoon 提交日期:2004-10-2 18:04:00

任冲/文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 发展中国家,但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它保证了绝大多数人享受近乎免费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一般老百姓看病 的费用绝大部分是由政府支出,这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具有借鉴作用。

  印度医疗体系的现状

  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建立了几乎免费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国民健康花费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政府支出。1949年印度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只要不是大病,无论是谁都可以接受免费医疗。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自己也需要负担一部分费用。对于急诊病人,他们采取的政策是先看病,后交钱。

  据统计,印度全国现有1.2万所医院、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和2.7万个诊疗所。这些遍布全国的政府医疗机构满足了大多数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在印度看来,医疗卫生体制如果完全实施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会违背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破坏社会公平,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印度医疗保障制度坚持两手抓,既扶持政府医院的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这种公立、私立医院并存的现象使得印度的富人和穷人病患者各有所依。

  近10年来,印度的私人医疗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整个医疗行业支出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4%,其中有将近20%出自政府投入的公共卫生部门,另外都出自私营的健康及医疗行业。由于政府鼓励私人医疗行业的发展,印度的私营医疗服务业以其出色的医疗技术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很多外国企业已经利用印度训练良好、会讲英语的低成本劳动力,将其与医疗相关的服务外包到印度。这类服务包括x射线和血液分析、远距离诊断等业务。

  印度公立医院尽管存在资金短缺和条件较差等问题,但它们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宁愿背着巨额的财政负担也要维持这些医院的运转。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就制定了在全国农村逐步建立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宏伟目标。这一网络包括保健站、初级保健中心和社区保健中心三部分,免费向广大穷人提供医疗服务。免费项目包括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急诊抢救的一切费用,甚至还有住院病人的伙食费,但不包括药费。2004年,印度政府还宣布,今后10年内将斥资9000亿卢比,用于医疗设施基础建设和购买医疗卫生器械,确保未来10年印度各大医院的医生和床位数量增加一倍,护理人员增加两倍。

  从2005年开始,印度着手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全国农村健康计划”,以加强印度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落后地区的医疗体系。他们正在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原有医院进行现代化改造、对医生和护士进行培训等方面。在这项计划中,届时将会有14.5万个乡镇健康中心、2.3万个地区健康中心以及3222个大型健康中心来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医疗服务。在这些政府医院体系中,病人都可以免费得到医生的诊疗以及基本的常用药,即便遇到重大疾病需要输血或手术,患者也只需要负担其中的5%左右。如果病人生活在规定的贫困线以下地区,他还可以动用“全国健康优惠基金”来得到全免费的治疗。

----------------------------------

下文则比较具体地列举了印度的一些相关措施与数据,太长就不转贴了: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
http://lwwzx.com/Freepaper/Administrativepaper/internationalpolitic/200608/Freepaper_25107_2.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