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莱拉的书架

文章都是转贴,为自己看起来方便, 谢谢各位作者了。
个人资料
正文

元宵节的习俗(组图)

(2007-03-03 08:28:28) 下一个

元宵节的习俗

资料图片

新华网天津3月1日专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4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到了吃元宵(即“汤圆”)的时候,这个节令食俗举国一致。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吃元宵呢?

天津市民俗专家高成鸢解释说,汤圆曾普遍叫“元宵”,这个词儿本意是“上元节之夜”,“上元”是灯节,精彩活动在夜晚,所以叫“宵”。后来此夜吃汤圆的习俗大流行,便管特定的吃食也叫“元宵”了。

高成鸢说,有人说唐代有吃“粉果”的习俗,推想就是元宵的前身。可靠的记载见于宋代,有著名诗人周必大的诗为证。诗曰:“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诗的题目有些啰唆:《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坐间成四韵》,但却透露了“元宵煮浮圆子”是前人没有谈过的。

“元宵”的名字明代普遍流行。《明宫史》说:“初九日后,吃元宵。”还有详细的描述:“其制法,用糯米细面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元宵又叫“汤圆”,清同治年间的《巴陵县志》说:“‘元夜’做汤圆,即呼‘食元宵’。”周必大诗句说“团圆事事同”,是说元宵之夜月是圆的,汤圆也是圆的。吃汤圆的意义,还是过年的主题:象征团圆。

说起汤圆,近代史上还有一个掌故。话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举国反对,心虚加嘀咕,手下逢迎者引《巴陵县志》说“圆、元语同又有完了义”,出馊主意愣说“元宵”谐音“袁消”,乃诅咒之词。袁听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汤圆”。但这个传说一直未见文字依据。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元宵节观灯猜谜习俗自宋代开始流行

元宵节的习俗

资料图片

新华网天津3月1日专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元宵节,我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说,猜灯谜,宋代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天津市民俗专家张金丰介绍说,隋唐以来,正月十五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当时这种悬在灯上任人猜射的谜语,人们称之为“灯谜”,灯谜多“文义谜”,人们把诗句制成谜条悬挂在灯上,称为商灯或商谜。“拈诗成谜,悬灯以招猜者”。

张金丰说,人们将“文义谜”写在绢灯上,有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委巷丛演》曾记载:“杭人元夕,多于谜为猜灯,任人商略。”灯谜这个名词从此出现了。当时杭州还成立了谜社组织,涌现了不少猜谜的行家,其中多半是文人。明末扬州马苍山把诗歌形式移植到灯谜中,写了《广陵十八格》,开辟了灯谜的新境界。清代灯谜继续发展,文学家还把猜谜活动写入小说中。《红楼梦》里,就描绘了许多贾府猜谜的生动场面。

民俗专家指出,灯谜的出现,使猜谜发展成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受到广大人民欢迎,因而历久不衰。
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的习俗

资料图片

新华网天津3月1日专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正月十五,人们在观灯、猜谜、吃元宵之余,不要忘了这天还是中国的情人节。有专家指出,元宵节比西方的情人节更有内涵、更有传统,而且韵味十足。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也注定了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诗情的节日,是一个瞬间产生爱情的节日。

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首席专家王来华介绍说,由于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节这天才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不少多情男女借机物色心上人,擦出爱的火花,因此,元宵节这天也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著名潮剧《陈三五娘》就是以元宵节为背景,讲述陈三邂逅黄五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古戏《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也是在元宵夜海誓山盟。

其实,说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还有诗词为证。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描写的就是情人之间的思念之苦。

在我国历代的文人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元宵节的浪漫温馨丝毫不亚于现在火暴的西方情人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土汤圆”的风头还盖过了“洋玫瑰”。最为著名的是《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堪称千古绝唱。而辛弃疾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让无数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王来华表示,元宵夜,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传情达意的渠道,情侣们或密笺赴约,或互赠诗帕,体现的是一种纯洁的男女之情,这种感情含蓄内敛,韵味十足。


元宵节观灯始于汉代,在我国已延续2000余年

元宵节的习俗

资料图片

新华网天津3月1日专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又称“灯节”,在这天观灯、赏灯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内容。专家解释说,燃灯之俗始于汉代,在我国已延续2000余年。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其夜即上元夜,亦称“元宵”。据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罗澍伟研究员介绍,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朝廷号召百姓于上元夜放灯,以示对佛的尊重。此风俗历代相沿,到唐宋时期,达到极盛。当然这也得益于东汉末年蜡烛的出现,以及蜡烛在魏晋时期的广泛应用。唐代,在上元夜,不仅百姓燃灯庆贺,连皇帝也不时与后妃出宫“微行观灯”,甚至“放宫女数千人看灯”。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达,城市的上元夜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传统城市的光文化也随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先是在市中心用不同的灯光、灯具布置成各种巧夺天工的艺术造型或装饰主题,其次是用灯光、灯具作为联欢之夜各项活动的起止标志。

唐宋时期,上元夜的各色灯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民间创制的灯笼品类繁多,“凡数千百种,极其新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低档的有玉栅小球灯、奇巧玉栅屏风灯、棒球灯、走马灯等等;高档的多为苏州、福州等地制造,如珠子灯、罗帛灯等。

罗澍伟说,唐宋以后,中国政治中心北移,经济中心南移,今天的北京成了元、明、清各朝的首都。在此期间,虽然灯的品种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上元夜观灯也是举国若狂,但由于专制统治的加强,其规模和豪华程度,却远不及唐代和两宋时期了。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7-02/27/content_5779929_3.htm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7-03/02/content_5790859.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