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这样生活

一直都是任性地生活,虽然碰过不少钉子,吃了不少亏,但还是不愿意改变自己。
正文

春天已经来临,踏青还要赶早

(2010-09-18 22:50:59) 下一个
九月一日各大媒体都嚷嚷着"春天来了",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首歌“春天在哪里”。上周末沿着位于悉尼北面的麦考利湖逛了圈,吹了点凉风,觉得乍暖还寒,这周末去BERRIMA真切地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每个分子中,春天就在我们的眼睛里。


一早十点从家里出发,赶到这个卖驼羊毛制品的小店看看还有啥能给家人带的


还可以逗逗店外圈养着的两头可爱的驼羊


小店边上不远靠着河堤边还有大片的草地和野餐亭,坐下看看河面轻拂的垂柳也不错


很久以前这个地方只有400人口,海拔600米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小教堂了,现在这座小教堂只在每月的第一个周日开放半天。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每年开春都要到公园或野外去踏青,来了悉尼后虽然周末一直野在外面,但这项传统还是要好好发扬光大。几年下来,春秋换季看乡间景色成了保留节目,比较喜欢MITTAGONG这条线。


激励我不断拍照的动力是为了有一天能打动父母不远万里来此定居。


照片右边的是当地已经废弃不用的法院,隔街对望的围墙里就是改造中心(通俗点是不是叫监狱?),以前的服务还是一条龙的,右边的判了就进左边。


这监狱的围墙外种的花花草草真漂亮


紧贴着边上还有露天餐座,是不是为了方便观看真人版越狱呀,其实这是监狱管理中心后院


都怪这露天餐座引着我走了偏门,没看到正门入口花园前的告示,虽说隔壁的法院停业了,可这监狱还是正常全功能运作的。当时只看到门口等着很多来探视的人又看到一块牌子上说探视时间为周末和公共假期分上、下午两个时段,下午十二点半开始,我还说来巧了,可为什么十二点三十五了门还关着,而且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先电话约定还要查身份证,觉得这个古迹保护得真好,看到穿现代警服的人来开门放人进去还问这里怎么用警察做保安。结果我家小哥看到了那硕大的告示,忙把我拖走了,他说我要想进去可以把那些树荫下散步的鸭子在大门口烤熟,然后爸爸妈妈一定也会马上飞来澳洲的。这个人平时不声不响,可从小到大我就一直受他的气。


这情形实在跟我印象中的监狱差得太远,看这片碧绿的草地和盛开的鲜花,还有不远处的监狱管理办公楼,都是开放式的嘛,跟上海提蓝桥门口差别很大,四周连个站岗的也没有,小二层高的墙头上也没铁丝网(提蓝桥是在此之前我唯一亲自到门前走过监狱,所以可能对监狱的氛围和环境有种错觉)。


不过对那些等待探视的人还是觉得抱歉,我原以为是跟我一样的游客,所以拿着相机一直在拍,会让人家触景伤情吧。可要是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会觉得这是家正常营业的监狱么?


好了,既然出来踏青,就多看看花草吧,至少不会被抓进去。


午饭就在这家号称澳洲持续营业至今有酒牌的最古老的小客栈吃了,因为喜欢这棵店门前的树


等餐的时候又去后面拍了些花花草草


这家老店原来的建材都是砂岩,我绕到店后拍的红色建筑都是后来扩建的,搞得跟布达拉宫似的。


饭后就在这些小店间游荡,原想看看天气转热了,那些UGG能不能便宜点,可这里好象都做游客生意,一点没有打折。还有两位很NICE的大姐问我“难道不喜欢澳洲产的郁金香吗?”我说喜欢,可惜没人侍侯呀。然后就开始拉家常了,最后双方在友好的互祝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谈话,因为我看到冰淇淋在向我招手了。


其实出来玩不一定非得买东西嘛,就这样晒晒太阳也很不错。


一共拍了百多张照片,昨晚忙着上传,写说明,弄到很晚,今早妈妈观赏后就留了几个字“照片都看到了,人没几张”。她就喜欢我们每天晚上视频,然后多拍那种什么景都要带着人的照片,我以后得多体谅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