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闹钟朋友,我们继续,昨夜想了很久,也无头绪,胡乱堆砌罢了

(2006-09-05 10:59:47) 下一个
我们还是用大海来比喻“觉”(也是经教中“本体”“道”“佛性”“法身”“本有智慧”“本来面目”“真如”等等名词)。用大海来喻其宽阔无边,容纳一切。而大海是水构成的。也就是说,“觉”的性质,我们用水性来类比。

我们每一个人,好比是一滴水。只是平时扰动和执着惯了,不能够净下来,无法体会我们的水性,而一旦“狂念顿歇,歇即菩提”,就体会亲证本来的水性。而同时,也就明白此水和彼水皆是水,没有分别。这也是佛法中说的佛与众生,本无差别。只是,没认识水性的时候,执着水形成的各种形状的波浪,涟漪,有的执着于水形成的冰,雹,雪,蒸汽,云----这时,就是众生。认识到上述各种形式都是水,不再执着迷惑的,就是佛和菩萨。


注意,您这里明确地说了“体会水性”,那么,我们用严谨的话来说,就是用主观去认识客观的水性,因为既然体会,则必然有一个体会的主体和体会的对象(客体)。

我理解的本体,应该是有点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意思。比如说,我们看到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但其实其本质仍然是分子,原子,有人就看到这一层。分子和原子仍然有区别,所以算不得“本无差别”。更高的境界是看到夸克,其区别就很小了,世界上一共才六种。但仍然有区别。更高的境界是看到了弦(目前该学说还只是假设,但很有希望是真实的),那就几乎没区别了,本质都是一维能量,只是振型不同。而如果能看到能量本质是什么,就是佛了,因为到那里,我估计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如果是我说的这样一个意思,那么我能理解,因为这仍然符合逻辑。但请注意,这里的意思,完全不同于包含了所有主观客观。这里仍然区分有认识和认识对象,既主观和客观仍然是不一样的。不过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摆脱这个框子,就把觉看做一种认识,该认识的主体是人的意识,而其认识的对象(客体)是客观世界和人的各种认识本身。注意,这里我包含了人的认识本身,就好象我们反思自己的认识是不是正确一样。认识本身,又成了再认识的客体。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您说的“包含所有主观客观”的意思?



这里的意思是放下所有的相对概念的判断,去掉一切思维意识。当我们不再区别对待一切时,我们就逐渐平静下来,如同水面波澜不起,逐步就如同镜面一样,这时,本有的佛性,自然显现,如同平静的水面能够反射出天上的明月一样。

这个我还不能理解接受,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去掉一切思维意识,那么所谓的佛性,显现在哪里?难道不是我们的意识里吗?如果不是,我们凭什么感觉到这个佛性呢?


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如果我们不去注意电视剧的情节,不在乎情节里面的悲欢离合,那么这部电视剧就无法让我们随着情节喜怒哀乐,我们虽然在看着电视,但是我们很清楚,那是戏,不是真实的。----- 其实我想说,我们被 生活/人生/生命 这出戏,左右了很久很久,而没有觉察。最后连我们自己都彻底忘记我们完全是可以脱下戏服的。

这里的意思我大概能体会。但问题出来了,我们脱下戏服后,有怎么知道我们不仍然在演戏呢?如何区分您说的真实,和非真实呢?


你的思考相当深刻!你说得太对了!---- 这个觉察本身,究其根本来说,也是妄念,只是一开始不得不用一个妄念来代替所有其他妄念。当其他妄念都没有时,就慢慢做到“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此时就会在常照的状态中,突然间,能所双亡,根尘脱落,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就是“明心见性”。不过,此时只是刚断见惑,许久以来的习气还没有根除。所以要继续观照。久而久之,习气会越来越少,思惑慢慢除尽,这个时候,才能做到了脱生死。

但是,生死虽然了脱,无明没有破除尽,所以还要在度众生过程中,进一步破除无明。这时,要连这个觉察本身也空掉,当觉察空掉以后,要把这个空也忘记。到这个地步,就是金刚经里所谓的“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因为此时的你已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当然,这是做功夫一步一步的阶段,扯远了。呵呵。。。



真听上去非常有道理。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模式化,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模式。

一是覆盖模式。有人想制造一块看不见的布,他造出来了,一看,仍然看得见,于是就用另一块布去覆盖这一块。当然,原来那块是看不见了,但后来覆盖上来的这层,有被看见了。于是再覆盖,第二层是看不见了,第三层又被看见了。于是再覆盖...。 这个模式下,永远不能达到看不见的结果。原因是,每层覆盖的本质是一样的。恕我直言,我觉得您这里的不断破除无明的过程,有点类似这个模式,因为我看不到每次破除的过程,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二是稀释模式,也叫阻尼模式。有人想冲淡一杯盐水,于是加了一倍的水进去。果然淡了。但仍然有味道,于是再加一倍水进去。这样一直下去,水会变得非常之淡,最后可以成为现实中的无盐水。这个模式,结果类似于您说的不断破除觉察,但请注意,这里和覆盖模式不同的是,我们加进去的,是淡水,和原来的盐水不同了。套在您说的过程中,应该是每次的觉察,都已经不在是一个认识过程。即,认识的本身已经不在是一个认识过程。但如果不是一个认识过程,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理解,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过程呢?


但老实讲,您这段应该是给我启示最强烈的一段,具体应该怎么做,本质是什么,我现在还没底,但我想应该是这么个过程。


像你这样追根问底,不打破砂锅不算完的认真态度,现在已经很罕见了。大多数佛教徒,都越来越不求甚解。所以,现在的情况是迷信的人多,正信的人少。

我接触佛法一开始,的确也是大动脑子,自己反复根据经典推敲多年,在逻辑上的确成立以后,还是不信。而是按照其方法,开始尝试,尝试之后,才自己亲身验证了经典上面说的境界后,才知道,以前的祖师们,没有骗我这个后生小子。从此以后,开始尽量少动脑子(少起妄念),道德经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随便谈谈自己一点体会,权当茶资。呵呵。。。。


对我来说,挺难的,呵呵,我自己都觉得思考本身是一种执着,但问题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还有比逻辑思考更有可能自洽的理论,所以在没有找到任何替代的情况下,我也只能相信逻辑思考。要破除我对逻辑思考本身的执着,我现在连门在哪里都不知道,老实说,也不相信可以破除。所以我觉得挺难的。

茶不好,时间太长,其味执本,其烟缭乱,兄台见谅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