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那一对祖孙。。。纪念我的太奶奶

(2007-01-11 12:47:13) 下一个
 在我的家族历史上,太奶奶是我最敬慕的人,她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强者,在我的心里,她有一种英雄般的光辉。
然而,我却没有见过她。所有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我从当年在太奶奶邻村生活着的姥姥、和后来父亲的嘴里知道的。而那些,便足以让我心里对太奶奶充满无限的敬意了。
我的姥姥是带大我的人,在她带着我生活的岁月里,在谈起她小时候的时候,不时会提起我那个在她心中同样有着高大形象的太奶奶。她每次都会说:“周围的几个村,谁不知道她呀!高高大大的身板,一双小脚(封建社会里一种称为传统的产物),走到哪都带着个小孙孙。现在让我想,我还能记得起她的相貌,老太太真是坚强啊。。。”那个小孙孙,便是我的父亲。
而父亲每当谈到太奶奶的时候,从话音里我都能感受到一种透着悲伤的情感,从他的眼里我都能看到一丝丝的泪光。而每一次,我也都会认真地听着,跟他一起回到从前的岁月,分担着那一份纪念。。。
我的父亲是个遗腹子,他的父亲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牺牲了,死后被当地奉为抗日烈士,还发了一个后来就被发它的人们忘记了的烈士证。我对太奶奶的印象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太奶奶有三个在身边的儿子和一个远嫁了的女儿。在我爷爷牺牲的同一年,她另外的两个儿子也去世了(没有人告诉过我因为什么)。一个老人,在一年内失去了三个儿子。。。
可我太奶奶没有垮掉,很快便仍象正常人一样过着日子,没有人看到过她悲痛欲绝的样子。她不伤心吗? 我不信,我所一直想感悟出的是,是什么让一个贫困农村的老人在失去了三个儿子后,对人生中命运这种东西还依然能够从容以对。很多时候我真的希望,太奶奶要活着就好了,她一定能教导我很多东西,给我面对自己人生的力量。
父亲的母亲在父亲出生没多久就要改嫁,太奶奶是个同情达理的人,没有阻拦。只是,父亲是那个家里唯一留下的独苗,根。在农村,大多继子的命运是非常可悲的。亲妈虽然知道照顾自己的孩子,但通常会在跟别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也会把跟前夫的孩子当成包袱,尤其是在有了新的孩子以后。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吧,她总归是不能接受唯一的孙子将来姓别人的姓,生活在别人的家里。太奶奶自己的女儿已经远嫁,父亲是她唯一的指望。
也是奇怪,父亲在他母亲出嫁的那天,在很远的另外一个村子的婚礼上,他谁都不找,谁抱都哭得很厉害(小孩子,难道真的不会懂得大人们在做什么吗?我从来不信。),只找太奶奶。太奶奶当时就动了心念,在所有人都敲锣打鼓热闹的时候,趁人不注意,抱着父亲便偷偷溜出了那个村。出了村后,不敢走大路,以一双三寸金莲,穿了十几里地的农田,玉米地,还丢了父亲的一只虎头鞋,才将父亲又偷回了家里。而父亲乖巧,只要是奶奶抱着就一声没哭过。
父亲被偷回后,他母亲和她新家里的人没有任何反应,自那以后,也再也没有露过面。多年后,听说他的母亲死于唐山地震。。。
太奶奶于是在拉扯起自己的四个孩子后,又开始全身心地去抚养那个幼儿,农村的贫穷,个中的艰辛,可是能以人言道的。。。太奶奶身边没有别的亲人了,走到哪里,孙子都在身边傍着她。
父亲长大到十岁多,只上了几年小学。太奶奶要他受好的教育,就把他带到了远在大连她的女儿家里,希望他的姑姑能够收留他。父亲的姑姑是有自己的家和孩子的人,自然不愿意。太奶奶就好好地求,说那是本家唯一一根独苗苗了,看在她哥哥当年照顾妹妹的情分上,也要帮着把父亲养大成人啊。好说歹说,姑姑算是答应了。可她对太奶奶很不好,言语之间从没有过一点尊重。而太奶奶只要她的孙子能受教育,始终是陪着笑脸的。太奶奶在大连没住多久,就把父亲放在那里,一个人回河北农村了。
太奶奶走了,她以为孙子能够没事了,因为她看到,姑姑虽然跟她关系不好,对父亲还算是基本接受了的。可是太奶奶走后,父亲却不愿撇下她独好,尤其是自奶奶走后,心里更加记着她在大连为他所受的委屈。一日,他趁姑姑家里人不注意,偷偷把他们家新买的一辆自行车推了出来,用它,走上了回河北寻亲的路。
一个十岁多一些的孩子,骑着一辆比他高不多少的自行车,没有准备,没有地图,从遥远的东北大连南下,历经上千公里的路程,悃了,就在地上睡,饿了,就去人家要一点,只要是醒着,就惦记着赶路,就这样,父亲居然又找回位于河北腹地的家。。。
回到家后,父亲决定不再读书,他要养起他的奶奶。他不会种地,就跟着人做小买卖,可是他又不会算计,跟他一起做小买卖的人还老骗他,所以老赔钱。有趣的是,他练就了一项后来令他能够吹嘘的小本事,就是能把勺子里的油在离瓶口很高的地方把油倒进瓶子里而不撒。遗憾的是,他虽然吹嘘过,我却从未见他表演过。
父亲那个时候就是要守在太奶奶的身边,一步都不离开她,也不要她离开自己。
然而,天命有期,太奶奶最后的日子在父亲仍然十几岁的时候来到了。一个晚上,父亲跟太奶奶在一个被窝里睡觉,他苦苦哀求太奶奶:“奶奶,奶奶,你不要离开我,你要是离开了我,我就是一个人了”。太奶奶也跟父亲说“我不离开你,我不离开你。。。”第二天一早,太奶奶再没有醒过来,当时,父亲还在她的怀里被她抱着。。。
父亲成了真正的孤儿,一个人守在空空的大房子里,大院子中。。。
后来一个军队的工程队路过,其中有个人跟父亲说了影响他一生的话:“去当兵吧”
那个年代,因战争死的人太多了,百姓普遍惧怕去当兵。可父亲在农村实在活不下去了,一天,就把干活的锄往地上一摔,丢下家里的一切,去报名参了军。他走的那天,所有的新兵都有亲人哭天抹泪的送别。可没有一个人送父亲,他的眼里,也没有一滴的眼泪(这些细节,都是父亲曾经讲过的)。。。
父亲就那样离开了他的家。父亲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在军队却十分好学且聪明,练就了一手好字(我在小时候曾学过他的行书,写出来的字也就是自己的名字能看看,其他的,就算是涂鸦了)。还因为毛选读的好,语录倒背如流当上了参谋(据说那个时候,二十多岁就作营参谋的也不多)。那时父亲在军队混得很好,实行军管的时候他管山西一个县。母亲曾说起过在山西的日子有种军阀的感觉,去看电影、看戏只要父亲去,前排最中间的几个座位是一定要留给他的。那个时候还有人送礼,整只整只的羊往家里送, 她每次提起还都遗憾地说,当时怎么没有想起涮羊肉呢?!
父亲苦难的日子在那个时候才开始有了回报。。。

仅以此文纪念我的太奶奶,和那一段祖孙之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