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之聲

春風何處﹐點點滴滴人間﹔春意何處﹐點點滴滴心裡。-姚雲毅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纯朴的阿米希人(Amish)

(2013-08-20 14:09:39) 下一个
2005年的十月金秋,碧空如洗,白云如丝,为了装配厨房内的新碗橱,玻璃柜,我们一家驱车三十英里,来到阿米希人居住的小村。一辆黑色的马车缓缓地在干燥的泥地中走着,掀起几缕尘烟 (图一) ,



远处传来狗吠鸡鸣,人声嘻笑,身着黑裤黑衫戴黑帽留长须的几个男子聚集在村头(图二),

注视着驶近的汽车,眼中透着几分警惕,几分好奇,似乎是因为难见到的中国人,似乎是因为汽车,但到了我们要找的木匠马克家中,却受到了十分热情的欢迎。不仅是主人夫妇,和那三男五女八个子女,都早已排成两排,站在了门口等着,就连那马棚里的两匹胖马,也从窗户中探出头来,好奇地睁大眼睛,打着响鼻,仔细地看着这一辈子都难见到的中国人,那惊奇张大的马嘴,似乎也要吐出个问候来。和主人握手致意,听他介绍家人时,主妇和五位小女士们都行屈膝礼欢迎,三个小男人们都走来握手,四岁,两岁的两个步履不稳,却都不要扶着,急急地前来,那个四岁的以德语”早安,欢迎”问候,那个两岁的结结巴巴地以荷兰语,或者是他父母都没搞清的牙牙语表示欢迎,顿时引发轰堂大笑。
我们在主人马克的带领下,参观了他的小屋(图三),



院落(图四)和工作的场所,整个农场倒也井井有条,谷仓,猪舍,鸡窝,马厩都是十分的干净 (图五),

因为每天早上五点,他就要起床,和大儿子一起清扫各处,女孩们或帮助母亲作早饭,或看着四岁二岁的小兄弟,或去鸡窝内喂鸡捡鸡蛋,狗儿则跟着四处走动,或追松鼠,或赶鸭子。在参观时,只有那三个星期大的小马驹一直躲在母马身后不肯露面,而那母马也左挡右拦,不让我们看它的宝贝黑儿子。问起他的马为何这么肥时,马克坏笑着说,因为每天给它们吃剩下的甜糕点。美国的糕饼店晚上十点以后便将所有的糕点扔掉,所以马克每晚十点后驾着马车在附近几英里内走上一回,便可以给自己和其他村民带来很多糕点,人吃不完了就喂马,马儿喂得油光铮亮,”反正它们不用减肥,每天要干许多的活。”正疑惑着上次那只最会摇尾巴的狗狗怎么不知踪影时,马克说,它前天出了交通事故,不懂人类的规矩,乱穿马路,给马车撞断了一条腿,正说着,这狗儿似乎听见,瘸着一条腿,一跳一跳地过来。而喂它巧克力时,那几个小孩都眼巴巴地看着,似乎知道好吃,似乎想吃,女儿的书包里有着许多种不同的巧克力和小人书,这是征得马克同意后带来的。看着那几个小孩,叽哩咕噜兴奋地翻着书,颤抖地从他们父亲手里接过巧克力时,真的替他们开心。
阿米希人在家里讲荷兰语,在两周一次的家庭教会仪式上讲德语,在自办的一屋一教师的社区学校中讲的是英语。虽然驾驶马车出去二英里便是现代化的村镇,有电灯电话电影院,有大中小学,但是他们的最高学历是初三水平(美国学校的八年级,即五年小学,加上三年初中),只学写作,阅读和算术,由于其主要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种粮植棉,养猪养马,养鸡养羊,自给自足,所以不推崇高等教育,只崇尚简单,独立,宗教,家庭第一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然而,他们的男子却常常以木匠手艺闻名,女子也精于编织毛衣毛毯,烹调作点心。虽然阿米希人不使用电力,但不排斥用汽油,柴油作为动力,开动车床,铣床,制作家具用的打光机和运送谷物的传送带。马克告诉我,尽管每家没有家庭电话,私人更没有手机,但村里有一部公用电话,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男人们便聚集在村头等着客户的来电,谈论生意。对于汽车可以去坐,但不可拥有,因为好车坏车攀比后人心会不平,世道便乱,由于要去我家仗量厨房的大小,因此希望能带上他的全家九口和那三条腿的狗,一起去开眼界。在去停车场的途中,想给马克全家拍照,但根据他们的教义,是反对拍照的,反对摆谱显耀,可是知道我们没有坏意,就让我在他们走路时拍,两个大人,五个小孩不看镜头,一个女孩还扭过头去,真是强人所难,自感羞愧(图六)。
在四十分钟的路程中,小孩大人还没有看够风景,惊讶笑声不绝,而进了我家后,女儿带他们跑上跑下,又让他们的小孩看米老鼠唐老鸭的电影,结果是全家难动步子,立在电视机前不动。去年,前年他们去医院探望祖父,祖母时也见过病房内,走廊上的电视,但那时讲着股票,金融,政治,体育,他们无法理解,音乐又无法欣赏。”白雪公主”,”美人鱼”,”卖火的女孩”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他们从小就学过,就听过,但没有见过,所以看个起劲。
马克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厨房的尺寸大小,上下高低,卷尺一比,立刻记住,不用写下,碗橱,抽屉,壁橱,储藏柜的长宽高他都能全部心算,心记,从不出错,似乎不比中国菜场上的小贩差。而且由于他的家具全部都是用榫头相结,严缝密扣,精巧细致,价格公道,订单不少,只是效率不高,需耗时三月之久,因为不用电力,打眼钻孔,车刨铣修都是以手工为主,费时费力。他说,他知道电力的好处,省时省力,还可以多挣钱,但是违背教义,只能不用。虽然随着阿米希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减少,传统农业经济难以养活这么多人,绝大多数的阿米希人虽然以不变应万变,但是他们也必须进行一些农业经济外的商业活动,如生产家具,建造木房,生产手工纺织品,酿酒,作糕点来增加收入。这些手艺基本上是各家绝活,口口相传,小男孩八岁,便开始学木匠,学酿酒,女孩七岁也学织衣织袜织毛毯,作糕点。而他们的家具产品,农业产品要推销,木制的房子,手工制作的衣服,被毯的要拍卖,也只能依赖电脑网络系统,请人开设网址,提前公告四方 (图七)。
和马克谈起今后数百年内,阿米希人独特的,农业合作社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能否生存下去,他认为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欧洲阿米希人的消失,固然与历史上天主教,基督教等主流教派对阿米希人的大屠杀有关,但也由于不少阿米希人青年一代的离心,对现代生活的响往而放弃了原来的群体。当然,由于长期生活在与现代社会隔绝的的农业社会,即使有不少青年一代想选择现代的美国社会,其知识面,价值概念,生活习惯的转变,适应,还是很不容易的,绝不亚于从中国的遥远乡村,闭塞的山区走到大城市,从中国来到美国所承受的文化冲击,绝大多数阿米希人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无法接受这种冲击,无法理解这种冲击。
可是,变化也在慢慢的发生,马克全家就正在建造有现代冲洗式抽水马桶的新家,因为受不了无冲洗系统的传统臭马桶,女儿在他家内急时,一见到一排五只大小不同,底下臭气熏人,蛆肥如蚕的坐式马桶时,便宁可憋回家中,也不使用,弄得马克一再道歉,一脸窘迫。问那大女儿,大儿子对现代社会的观感如何时,他们说,灯太亮,音乐太吵,体育太闹,世界太复杂;看童话电影有趣,而其它电影难懂,恐怖片吓人,动作片残暴,好电影不多。而每个家庭里要用这么多电器,洗衣,热饭炒菜,清扫房间,种花锄草割草,样样都靠机器,实在浪费,使人懒惰,不好。想来马克家里,后继有人,不会出现离经叛道的逆子。
马克还告诉我,他们村有个人去其它非阿米希人的地区开了个家具店,作了个中间商,来村中下订单,搞批发,由他转手赚差价,用他的汽车运货。但这个人的儿子却是吸毒的,不务正业,村里的人虽然还要靠他运货,联系业务,但都说是上帝对他的离经叛道给了惩罚,不应学样。似乎在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时,有资本主义商业意识的先行者投机倒把者,在中国农村,在美国阿米希人中,都没有好评。40年前中国农村批卖鸡蛋,卖花生的资本主义行动,在阿米希人的地区现在还是常常进行,只是不搞批斗会,不抄家砸摊子,由贪便宜的人自己斗私心,由响往花花世界的人自己批杂念,重审对教派的忠诚。可是1960年出现的阿米希人两个新教派,便不排斥使用电力和汽车,虽然是有限制地使用,只用于繁重的季节性活动,如用拖拉机耕地,播种,收割,用电动机脱粒,电磨作面粉,以及开动机床加工家具,开面包房,开冰库和造房修路打井。但其每个家庭的照明还是使用汽灯,电视机依然禁用,可是这些新教派的产生和壮大,对老教派是个极大的冲击,他们和部份美国社会都不认为这两个新教派属于阿米希人。
在有些阿米希人教派中,因为知道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部份阿米希人也让人拍照,也带人参观游览,开旅馆招待客人,同时也驾着马车拉客,在现代城市的柏油马路上和汽车齐驱并行,有一些阿米希人的地区也通行公共汽车,供探亲访友之便。对于无法自产的物品,阿米希人每月一次请人开车购物,付别人汽油费,劳务费,通常是每家和邻近固定的”英国人”(他们对非阿米希人的美国白人统称,但肯定不包括亚洲人和黑人),达成协议,每月乘车一次去购买全家一个月的生活日用品。所以他们也穿阿迪达斯旅游鞋,也穿牛仔裤运动衫,棉毛衫,运动短裤,只是上面的大学名字五花八门,并不偏好某一大学。
由于美国的阿米希人都是从近三百年前的几百个老祖宗繁衍而来的,又不可作婚前遗传病的鉴定,怀孕后也不能作羊水穿刺,胚胎染色体的检验,因此先天性的近视,先天性侏儒症,先天性痴呆症,先天性糖尿病,先天性高血压和白血病等常常可见,而异常的血型,奇高的双胞胎率,以及致死的婴儿尿毒症,都有许多报道。为此医生,专家对他们的建议是,和远处的阿米希人通婚,如宾州的和印第安娜州的,甚至是和加拿大安大略省Perth 郡的阿米希人通婚,便可以大大减少遗传病,只是能否行得通,还看各个部落的教规,因为阿米希人教派内的分歧大于遗传病。而因为以马车为交通工具,阿米希人的活动范围常在25英里左右,或许这也是为何美国国务院规定各外交使团的活动范围为25英里的原因,出25英里要先申请。
虽然美国的主流社会对阿米希人是任其自流,但对阿米希人的歧视,偏见也时有所闻。文明些的用照相剪辑讥讽,一架马车朝深谷中跳,一个大胡子阿米希男人驾车,一群女士们站一边推车轮,车厢上写”阿米希航空”,意为”死路一条”(图八)。
2000年4月,有人朝宾州阿米希人的马车扔石头,砸死三个月的婴儿;2004年7月,加拿大有人朝阿米希人的马车扔酒瓶,砸死四岁的女孩。最惨的还是2006年10月2日,宾州阿米希人学校内的枪击案,对十名弱势女童的集体屠杀,这件案子在美国各地都受到了严厉的谴责,而对阿米希人的捐助,关注在美国各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30名摩托车手连夜奔驰420英里,专门送来三万美元。媒体上报导阿米希人的一位13岁女孩Marian对凶手说,”让他们走,我第一个。”的故事更是催人泪下。在10月3日夜晚举行的烛光追思会上,宾州1600 名专程前来的美国民众说,”今夜,我们都是阿米希人。”


可是不同社会结构的人生活在一起,总是会有矛盾,何况400年前的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要并存共睦,还是很难的。阿米希人开马车的生活节奏,和开汽车,乘飞机的现代工业社会节奏差的不是一个档次,美国人赶上班,赶着送小孩上学时是最无耐心的。于是在阿米希马车出现的街上,不得不挂出醒目的马车标记,要大家不要鸣喇叭惊马,不要猛然超车。



有些州的居民认为阿米希人的小孩很小就在农场工作,有违劳工法;有些州的居民认为阿米希人的家庭容许体罚,饿饭,站壁脚,打屁股,涉嫌虐童。而1976年威斯康星州的州最高法庭更是命令阿米希人要让小孩完成12年的高中学习,但美国联邦最高法庭最后裁决,考虑到阿米希人的宗教传统,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强制实行高中学习。1720年以来,阿米希人只出了一名社会学教授,是美国Temple 大学出生于老教义派阿米希家庭的John A. Hostetler,以介绍阿米希人的社会结构,文化而闻名。
美国不少州因为阿米希人不拿社会救济金,而对他们实行免除州税,市税,但依然需付商业税。平时和美国人谈起阿米希人来,虽然有不少人还是认为那是批古怪恋旧,倒退复辟的民众,可是没有必要对他们采取暴力驱除,信仰自由符合美国的宪法,不必强求一致,美国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五花八门,以一种信仰,一个思想统一全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违法违宪的事,政府要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冲突,要解决民生已有作不完的事,”让这些安静的人平静地生活罢。”还有些人认为,他们的社区养老方式,社区服务的结构,这种没有从上而下的层层政府结构,倒是有借鉴的地方。


不过对我来说,把马克全家送回去后,站在那静寂无人的旷野,望着炊烟缭绕,乌鸦飞翔于落日的阿米希人的村庄,想着阿米希人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绝缘的生活方式,有种隔世,有种恍惚,难以使我相信我站立的地方是世界上发达的现代美国,似乎回到了多少世纪前,似乎回到中国农村的插队生活。我能理解,我能尊重阿米希人,但无法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由于视野局限,文化教育程度的制约,他们的生活中还是失去了更多,人生的缺陷还是很大,或许他们的快乐域值不高,能够自得乐其乐罢。
三个月后马克装好了我家的壁橱,碗柜(图九),

拿着支票,糖果和小人书后再三感谢,向我们挥手告别,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不禁叹了一口长气,他的生活实在不易。今年,已是四年过去,又是一年的金秋,那两个小男孩也大了,那匹小马也大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