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一天 2008-12-18

(2008-12-17 22:36:41) 下一个
2008-12-17

我每天早晨7点20准时从家里出来,一般都来不及吃早饭,第一因为起不了那么早,睡多早都起不了那么早。第二因为家外面各种早餐选择太多了,不吃白不吃,谁会在家里锅碗瓢盆得麻烦。

我住在陆家嘴附近的一个人口密集的小区,该区银行职员和外地民工混杂,都是不太会做早餐的主儿,因此早餐种类也很丰富复杂。

院门口有三个摊,一个卖韭菜馅饼,一个卖上海煎饼和一种长条的炸糖糕,另一个卖山东棒子面煎饼。他们往往设备简单,一个黑色的大平锅,各种作料摆在周围,一个装油的空饮料瓶,瓶盖上扎个孔,边煎边往里挤油,动作极其熟练迅速。

大家也知道可能他们油不是什么好油,作料里面也可能味精过多什么的。但,生活就是如此,大家长此以往也就接受了。就象若干年前,北京的油条很多都用报纸包,大家没办法,也就那么天天吃。我在来上海半年以后,彻底接受这东西。早晨往往随手就买一个边走边吃。

这些摊子有时候还备一个热锅,锅里保温着塑封的,对了水的甜豆浆,一块钱一杯。也有卖好一些的品牌豆浆的,2块一杯,味道和营养,估计都好了不少。

我一般每天早晨吃两个“巴比馒头”的肉包,一般要小小地排一下队,有时候也要买一个黑芝麻豆浆,等我的公车的那7,8分钟,这些东西就都下肚了。我的身后,就是顶部仿佛一个提篮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贸,东方明珠。。。,也不知长此以往,我要吞掉多少陆家嘴路上各类汽车扬起的灰尘。

所以我在考虑要不要牺牲一些早睡早起来一会儿在家吃早饭。避免吃灰。

每天等公车的那几分钟,我总会准时看见两个7,8岁的小男孩。他们象兄弟俩。每天早晨,毫无例外的,都要在东昌路地铁口那个位置,正好碰见他们拿着一个鸡蛋煎饼,一瓶豆浆,无比投入地边吃边走。书包一般都已经从肩膀上滑下,掉到了胳膊上,他俩基本没任何心思去管书包。我想,在这个时刻,就算有人从他们书包里把他们的书都拿出来他们都没知觉。因为煎饼和豆浆的吸引力太大了。

俩孩子里的哥哥有时候走着走着,会回头看一眼弟弟,估计是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过,别光注意早餐,丢了弟弟。

兄弟俩一般都头发蓬松,估计早晨梳都没梳。

要工作了,日记结束。明天再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