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中医西医争论说开出
(2010-01-13 12:19:30)
下一个
网上的中医西医争论不少,但争论常常是没有争到点子上,最后都是对骂收场。本人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多年,从基础研究转到肿瘤药物的筛选。提点自己的看法。
要论中医,其实要分清中医和中药两个部分。前者的诊断部分(望闻听号脉一类),就是中医的死忠者估计也更愿意用西医的办法了。看国内各大医院引进的仪器,病人更愿意去名医院就诊,也能看出来中医在这方面的劣势了。中医的指标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在医疗不发达的过去,自然是有用。一个“老中医”的名词实际上就说明了中医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但今天生物科学发达到了从基因水平来诊断,这种凭经验的中医诊断方式又如何能抗衡呢?以本人研究的乳腺癌为例,同样的乳腺癌,在西医上要分许多亚型。粗分的就有雌激素受体阳性和阴型,两种病人在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上的不同,决定了治疗和用药就不一样。这种分子水平的检测和分型,凭望闻听等手段又岂能分辨?不能分辩,又岂能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法呢?
这里要说的是中药。中药其实并不是中国独有。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一些草药治疗疾病的偏方。但中药该是最系统的了。对一些病症,中药的治疗效果是明确的。但由于科技的不发达,中药中真正起作用的部分并不清楚,更不用说作用机理了。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把中药里这些起作用的化学成份分析纯化出来,搞清楚作用机理和副作用,再通过现代化学合成手段和药物筛选,找到更有效但副作用更小的化学物质,恐怕是中药的唯一出路,也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
用现代科学结合中药而找到更好的药物不是没有先例。青蒿素就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用现代科学结合中药偏方成功的典范。青蒿治疗疟疾出自晋代名医葛洪所著《肘后方》。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分离提取并验证了青蒿抗疟疾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青蒿素。在化学结构分析和化学合成的基础上,通过药理和临床试验,合成了更有效的衍生化合物。
在筛选和利用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上,目前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思维就是上面这个青蒿素的方式。利用中药偏方知识,从中草药中分离纯化找到有效成份,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药理研究,合成更有效但副作用小的衍生物。另一种思维就是先不管偏方,用现代分离纯化手段近可能的把中草药中复杂的化合物分离纯化出来,然后构建所谓的“化合物资料库”(compound library)。 通过生物基础研究,在一种特定疾病的机理比较清楚的基础上,这种library可以被用来筛选对应的药物。
本人从事的药物筛选是第二种思维。对雌激素如何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癌细胞生长的机理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在搞清楚雌激素受体与它调控的基因片断(DNA)结合是雌激素促进雌激素受体阳性癌细胞生长的重要一环的基础上,对雌激素受体结合的特定DNA进行化学修饰标记,使这段DNA 在溶液里转动的情况能用物理化学的旋光方法进行检测。由于这段DNA比较小,在溶液里旋转就快。当它和雌激素受体结合后,这个巨大的DNA-雌激素受体复合物(complex)就会旋转慢。在药物筛选时,我们把library里的化合物一个一个加到DNA-雌激素受体的溶液了,看那个化合物能使旋光发生变化,就知道相应的化合物有可能抑制(或加强)雌激素受体与DNA的结合。(该技术已发表, 该文入选Faculty of 1000 Biology, 并被美国内分泌协会2008年年会作为12个项目之一作新闻发布会(Press Release),并由美国内分泌协会资助一年(bridge fund)。多家新闻机构曾报道该项进展。第二代化合物的筛选工作基本完成,等待发表。 该项目目前由NIH和美国国防部资助,。)这些化合物要进一步分析,知道它们的作用机理,副作用等等,再通过化学结构分析,化学合成更多结构相关的化合物,作进一步的筛选和优化,直到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用这种方式成功的例子很多,如肿瘤化疗上用的紫山醇就是成功的例子。
遗憾的是,现有的liabrary里,天然的化合物(从植物里提取出来的)比例还是太少。大多数化合物还是人工合成的。六七十年代苏联倒是分离纯化了一些,后来流入西方市场。美国有不少公司在作这些纯化和收集的工作。希望有一天更多的天然化合物进入这种library。天然化合物的优点是结构复杂,没有目标的人工合成一般是不会合成这些复杂的化合物的。
这些研究是耗钱耗人力的。箐篙素从研究到药,国内有几十个研究单位,几千研究人员的参与。美国的生物科技在上世纪的迅猛发展,为今天寻找药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许多疾病的机理在分子水平有了深入的研究。如许多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已经知道了,并有相关的分子水平的诊断手段。但由于肿瘤相关的基因很多,突变也可以因个体而异,很多肿瘤还没有找到对应的治疗手段。但早期诊断的普及提高了通过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和接下来的放疗化疗的成功率。而找到治疗的方法的前景还是鼓舞人心的。
看西方大制药公司对药物研究的投入,就知道他们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去年去Novartis的研发单位面试(考虑家庭因素,最后没接受他们的 offer。),看他们每年花几个亿,集中在十来个疾病的研究上,就知道对研发的重视。在美国有许多象Novartis这样的公司每年都在研发上花大量的钱。而反观中国的制药行业,在这种高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就少得可怜。中国的生物基础研究落后美国,而在制药的应用研究上企业又不能大手笔,要赶超美国,会相当不容易。
再回到中医中药的争论上。同胞们确实要摒弃那种“祖宗的东西不容说三道四”的心态。落后了,要承认不足。要虚心,从他人的成功中找出自己的路。中医越来越跟不上潮流是免不了的。“老中医”的经验输给现代科技文明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而我们这一代人因思想顽固而不接受新的科学文明,导致落后才是真正丢脸的事。
前几天放假在家陪儿子看“藏龙卧虎”,儿子问为什么那把400年久的剑能砍断400年后的其它武器呢?再想到金庸等的武侠小说,哈哈,中国人的“崇古”原来也是一种“文化”。但千万不要忘了,古董可以增值保值,但不代表古董上的科技含量比现代高。材料科学上的进步,一把青铜制造的越王勾践剑,是不可能与今天的钢铁比硬度的。
(二0一0年一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