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斋食坊

用心做菜, 用菜绘画, 用画装点每餐每日.
个人资料
正文

桂花香 菊花开 蟹黄肥-又到金秋吃蟹时(ZT姐姐的文章)

(2006-10-17 13:29:19) 下一个


妙斋注:姐姐写的吃蟹的文章, 转贴在这儿.

桂花香 菊花开 蟹黄肥-又到金秋吃蟹时

秋风一起,最想念的美食就是蟹了。古人说“九月团脐十月尖”,九月雌蟹卵满,黄膏丰腴,十月雄蟹性腺发育最好、最美,黄白鲜肥。这段时期,正是最佳的食蟹季节。

自小在海边长到,经常吃到的当然是海蟹,什么羔蟹、梭子蟹、石甲红等海蟹带着些许的咸味,第一口的感觉是非常鲜美,那时就以为这是天下美味了。可是后来见识多了,才知道蟹中的门道。原来我以为至美的海蟹竟然在蟹家族排不上号。据说,蟹的等级是这样划分的:一等是湖蟹,如阳澄湖、嘉兴湖;二等是江蟹,如九江、芜湖;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沟蟹;六等是海蟹。后来有幸品尝到位列一等的阳澄湖大闸蟹,第一感觉是膏香肉嫩,果然与海蟹大不相同,本来想说各有千秋,但舌头告诉我不能说谎,于是只得承认,相比之下,湖蟹的确是略胜一筹的。

人们对蟹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愿意吃,主要是嫌麻烦;另一种则是喜爱至极,主要是觉得那味道美不胜收。我-显然属于后者,所以每次和同事或朋友吃饭时,只要有蟹,不管是海里的还是湖里的,总是能享受双份或多份待遇。这时,就全然不顾淑女风范了,双手齐上,十指并用。这样的狼狈相总使我想起来多少年来前看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中提到的吃蟹工具-蟹八件。可是现代人已经没有古人的闲情逸致了,饭店里最多能提供个蟹钳、蟹针什么的。其实,即使工具齐全了,也不见得有耐心将吃蟹的程序进行到底,结果是往往对着皮肉相联的一堆残骸遗憾感慨。

相比之下,古人显然比现代人有情趣多了,吃蟹也能吃出情调来。早在两千七八百年的周代,中国就开始了吃蟹的历史。发展下来,越吃越有情趣,一般来说,赏桂、观菊,吟诗、作画,这是最佳的品蟹的氛围。当然,细节也不能忽略,工具须有精美的蟹八件(锤、匙、刮、钩、斧、箸、镊、镦),酒须配以上等花雕(显然这指的是吃湖蟹。可惜古人不知道,其实吃海蟹配有一杯青岛啤酒是最爽的),调料须配有姜末和米醋。

精美的蟹八件

 

 配蟹喝的花雕

 其实,大家最熟悉也是最有名的吃蟹场景是《红楼梦》第38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描写的。

其中:林、宝、薛各作诗一首:


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顺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如今,薛宝钗的一首已经成为咏蟹经典,每每看到此,总是佩服薛宝钗的聪明,但是这些公子小姐们吟诗时是一派风韵,不知吃蟹时是否还能保住风度和体面?

羡慕古人情调的同时,还羡慕那时他们能吃到正宗的大闸蟹。现代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现在吃什么好象都要注意,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说是那些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绝大部分是假的。因为据统计,市场上号称大闸蟹的蟹量远远大于阳澄湖的产量,况且物以稀为贵,那些正宗的早被非富即贵瓜分一空了,普通老百姓是很难见到了。更有媒体爆料说,那些所谓的大闸蟹的养殖过程有问题,被喂了什么药,所以食之一定要小心。于是乎,有的饭店为了证明自己所进的大闸蟹是正宗安全的,就想出了新招:一只只大闸蟹不是被在腿上栓上了验明正身的铜牌就是在背部的壳上烙上了象征安全的商标。当你面对这样一只被赋予了商业化意义的蟹子时,不知是否还能品出古人口中的那种闲情来?

到伦敦后,发现英国鱼虾蟹等并不多见,至少在那些大超市是这样的。如果说是说它面积小,河流少,河里的东西少倒也罢了,但是它却是四面环海的岛国,不知怎么海鲜都很少。家门口的超市规模不算小,但大约只有两平米的地方是卖鱼的。寥寥无几的鱼、可怜的一小堆虾,从来就没有发现蟹的踪迹。听说星期六的露天早市有海鲜,但不知道这里的蟹是否有家乡的味道,生怕食不对胃,影响了美好的记忆,所以一直也没有去找寻,只待有时间回国再好好过把瘾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妙斋食坊 回复 悄悄话 衣J, 替姐姐谢一声你的鼓励.
衣带渐紧终不悔 回复 悄悄话 妙MM的姐姐好文笔呀!读美文的味道不亚于赏美食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