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斋重在用料讲究丰富. 做法请参考本文后面的ZT. 我的简化版做法如下. 材料: 烤麸, 竹笋, 木耳, 香菇, 黄花菜, 毛豆, 胡箩卜. 调料: 生抽,老抽,盐,糖. 做法: 烤麸用油表面煎黄. 锅里留少许油, 加入其它材料和调料翻炒, 加水炖入味. 收汁, 装盘. 我没有勾芡,所以表面不够油亮. ZT二篇相关文章 美味素菜罗汉斋 ◎撰文─朱振藩 中国人吃素源远流长,早在周代时,素食便与斋戒一体奉行了。而寺院开始吃全素,则始自梁武帝。笃信佛教的他,以大护法、大教主自居,严守一日一餐,曾下《断酒肉文》诏令。这些寺院在断酒肉後,素馔即应运而兴,取得了重大发展。 唐朝礼佛风气极盛,大小寺院林立,且均设有膳房(注:称香积厨),除自行料理伙食外,亦对香客供应素馔及素席。佛门并称此为「素斋」或「斋菜」。由於搭伙的人实在太多,寺院只好烧大锅菜应付,罗汉斋这道菜於焉产生。 罗汉斋又名「罗汉菜」,一般用料在十种左右,如多达十八种,则称「罗汉全斋」(意即十八罗汉,一个不少)。因而历代人士在佛门设素席时,莫不备办此菜,以示隆重之意。 到了清朝,不光寺院有罗汉斋供应,民间甚至宫廷亦常制作,变得有点家常菜的味道。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便载有罗汉斋的用料和做法,很有参考价值。他说:「罗汉菜,菜蔬瓜 之类,与豆腐、豆腐皮、面筋、粉条等,俱以香油炸过,加汤一锅同焖,甚有山家风味。」 至於宫廷内的罗汉斋是怎麽烧的?这可从爱新觉罗.浩(注:末代皇帝 仪的弟媳妇)所着的《食在宫廷》一书内找到答案。她说:「在满族的习俗中,从新年的第一天至第五天都要吃素。这些素食大多是模仿寺院的斋食精制而成,......罗汉斋即其一例。」 其做法为:「将白菜切成叁公分见方小块。将胡萝卜和山药削去皮,分别切成长叁公分、宽一点二公分的滚刀块。将豆腐切成叁公分长、宽一点五公分、厚六公厘的薄片。用开水将口蘑浸泡二十分钟,然後切成叁公分长、宽一点二公分、厚六公厘的薄片。用开水把腐皮浸泡二十分钟,然後划成叁公分、宽一点二公分的薄片。木耳用开水浸泡十分钟後,摘洗乾净。乾黄花(即金针)用开水浸泡叁十分钟後,每根切成两段。将鲜姜切成末。」 当这些前置工作完成後,「锅内倒入香油,烧热後将山药、胡萝卜和豆腐分别炸约叁分钟捞出」。随即「在另一锅内放入酱油,烧开时投入姜末和白菜,稍炒後加入水,烧开後下全部原料,加入适量盐,改用小火煨四十分钟左右,待白菜软烂而不碎时,即可起锅供膳」。 当您在享用此宫廷菜时,切记「趁热食之最美」,在万不得已情形下,「凉後加热再食也可以」。只是风味逊色不少啦! |
另一篇. 但出处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