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作品由小约翰施特劳斯与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1869 年,两兄弟赴俄罗斯演出季,为了让节目更加多彩,他们决定创作一首轻松、讨喜、气氛热烈体面并且与众不同的舞曲。于是就有了这首用全拨弦技巧写成的波尔卡。
咔。
裙摆一动,茶杯跳。
噗。
是谁在笑?不是嘴,是鞋底。
嗒啪。
小狗的耳朵弹了一下。窗帘跟着点头。
快一点,
左边右边,
再翻一次小心桌角。
停。
风不小心踢到了一粒糖。
糖没碎,笑声碎了。
咚!
谁先落地了?
脚?尾巴?还是一粒滑稽的音符?
然后
嗒、嗒、嗒嗒、嗒!
(有人转了两圈半)
有人没跟上,
也没人怪他,
反而
给他多一段独舞。
音符像小珠子,滚得正欢,
碰上门框,就换个节拍。
(有人轻轻捂住耳朵)
太响了吗?
不,是太痒。
最后一声拨弦
像衣服最后一颗扣子,
啪地合上。
故事没说完,
但全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