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庚款留美学生乘坐波斯号邮轮(s.s.Persia),船长为A.Lockett,该船1911年8月7日自香港出发,8月10日自上海起航,搭载第三批留学生,仍然走同样路线,途经长崎(8月13日),神户(8月15日),横滨(8月18日),檀香山(8月28日),于1911年9月4日抵达旧金山港,移民局的记录,跟第二批学生同存于上一个文档(September 10, 1910, SS China - October 24, 1911, SS Columbian(ID=102052291, “1910年9月10日抵达旧金山的中国号邮轮至1911年10月24日抵达旧金山港的哥伦比亚号邮轮”)中,第三批留学生记录自该档中第387图开始,下图是其中第388图。可惜有缺页,记录不全,只能依靠轮船公司的乘客名单了。
而轮船公司乘客名单档案系列中的另一个文档:August 11, 1911, SS Mongolia - December 14, 1911, SS China(ID= 120140684),记录了这批学生的信息,包括他们的中文签名。
  中国方面的档案记录仍然来自清朝游美学务处的报告,第三批庚款留美学生共63人,而美方档案中,这批留学生团队共有75人,除去3名领队官员,1名妻子(另一名妻子本人也是庚款留学生),1名留学生的儿子,共70名学生,比中方记录多出7人。下表仍然是按游美学务处的名单为基础列出。中文签名列出这批留学生姓名,包括官员和家属:要说明的是,签名栏是在原档案纸张的右边缘上,可能是纸张上下叠放的缘故,几乎每个人的签名的最后一两个字都落到了后面的纸张上(见下图),但基本上还可以辨认。
| 
			 中文名  | 
			
			 移民局档案  | 
			
			 乘客名单  | 
			
			 签名  | 
		
| 
			 谭其蓁  | 
			
			 Tan Chi Chen  | 
			
			 Tan Chi Chen  | 
			
			 譚其蓁  | 
		
| 
			 柴春霖  | 
			
			 Chai Chun Lin  | 
			
			 Chai Chun Lin  | 
			
			 柴春霖  | 
		
| 
			 梅光迪  | 
			
			 
  | 
			
			 Mei Kuang Ti  | 
			
			 梅光迪  | 
		
| 
			 陈承栻  | 
			
			 
  | 
			
			 Chen Cheng Shi  | 
			
			 陳承栻  | 
		
| 
			 陈德芬  | 
			
			 Cheng Te Fen  | 
			
			 Cheng Te Fen  | 
			
			 陳德芬  | 
		
| 
			 罗邦杰  | 
			
			 
  | 
			
			 Lo Pang Chieh  | 
			
			 羅邦傑  | 
		
| 
			 郑辅华  | 
			
			 Cheng Fu Hua  | 
			
			 Cheng Fu Hua  | 
			
			 鄭辅華  | 
		
| 
			 顾宗林  | 
			
			 KuTsung Ling  | 
			
			 Ku Tsung Ling  | 
			
			 顧宗林  | 
		
| 
			 梁基泰  | 
			
			 Liang Chi Tai  | 
			
			 Liang Chi Tai  | 
			
			 梁基泰  | 
		
| 
			 崔有濂  | 
			
			 Tsui Yu Lien  | 
			
			 Tsui Yu Lien  | 
			
			 崔有濂  | 
		
| 
			 蔡翔  | 
			
			 Tsai Hsiang  | 
			
			 Tsai Hsiang  | 
			
			 蔡翔  | 
		
| 
			 周伦元  | 
			
			 Chow Lun Yuan  | 
			
			 Chou Lun Yuan  | 
			
			 周倫元  | 
		
| 
			 顾惟精  | 
			
			 Koo Vi Tsing  | 
			
			 Koo Vi Ching  | 
			
			 顧惟精  | 
		
| 
			 高大纲  | 
			
			 Kao Ta Kang  | 
			
			 Kao Ta Kang  | 
			
			 髙大綱  | 
		
| 
			 严昉  | 
			
			 Yen Fang  | 
			
			 Yen Fang  | 
			
			 嚴昉  | 
		
| 
			 陈明寿  | 
			
			 Cheng Ming Shou  | 
			
			 Chen Ming Shou  | 
			
			 陳明壽  | 
		
| 
			 赵文锐  | 
			
			 Chao Wen Jui  | 
			
			 Chao Wen Jui  | 
			
			 趙文銳  | 
		
| 
			 卫挺生  | 
			
			 Wei Ting Shung  | 
			
			 Wei Ting Sheng  | 
			
			 衛挺生  | 
		
| 
			 江山寿  | 
			
			 Chiang Shan Shon  | 
			
			 Chiang Shan Shou  | 
			
			 江山寿  | 
		
| 
			 邱崇彦  | 
			
			 Chiu Chung Yen  | 
			
			 Chiu Chung Yen  | 
			
			 邱崇彦  | 
		
| 
			 陈长蘅  | 
			
			 Chen Chang Heng  | 
			
			 Chen Chang Heng  | 
			
			 陳長蘅  | 
		
| 
			 姜立夫  | 
			
			 Chiang Chiung Tso  | 
			
			 Chiang Chiang Tso  | 
			
			 姜蒋佐  | 
		
| 
			 史宣  | 
			
			 
  | 
			
			 Shih Hsuan  | 
			
			 史宣  | 
		
| 
			 梁杜蘅  | 
			
			 Liang Tu Heng  | 
			
			 Liang Tu Heng  | 
			
			 梁杜蘅  | 
		
| 
			 孙学悟  | 
			
			 Sun Hsueh Wu  | 
			
			 Sun Hsueh Wu  | 
			
			 孫學悟  | 
		
| 
			 孙继丁  | 
			
			 Sun Chi Ting  | 
			
			 Sun Chi Ting  | 
			
			 孫繼丁  | 
		
| 
			 张福运  | 
			
			 Chang Fu Yun  | 
			
			 Chang Fu Yun  | 
			
			 张福運  | 
		
| 
			 杨光弼  | 
			
			 Yang Kuang Pi  | 
			
			 Yang Kuag Pi  | 
			
			 楊光弼  | 
		
| 
			 章元善  | 
			
			 Chang Yuan Shan  | 
			
			 Chang Yuan Shan  | 
			
			 章元善  | 
		
| 
			 吴康  | 
			
			 Wu Kang  | 
			
			 Wu Kang  | 
			
			 吴康  | 
		
| 
			 王谟  | 
			
			 Wang Mon  | 
			
			 Wang Mon  | 
			
			 王謨  | 
		
| 
			 黄宗发  | 
			
			 Huang Tsung Fa  | 
			
			 Huang Tsung Fa  | 
			
			 黄宗發  | 
		
| 
			 徐书  | 
			
			 Hsu Shu  | 
			
			 Hsu Shu  | 
			
			 徐書  | 
		
| 
			 杨孝述  | 
			
			 Yang Hsiao Shu  | 
			
			 Yang Hsiao Shu  | 
			
			 楊孝述  | 
		
| 
			 陆懋德  | 
			
			 
  | 
			
			 Lu Mou Te  | 
			
			 陸懋德  | 
		
| 
			 裘维莹  | 
			
			 Chin Wei Jung  | 
			
			 Chin Wei Ying  | 
			
			 裘維瑩  | 
		
| 
			 许彦藩  | 
			
			 Hsu Yen Fan  | 
			
			 Hsu Yen Fan  | 
			
			 許彦藩  | 
		
| 
			 刘崇勤  | 
			
			 
  | 
			
			 Liu Chung Chin  | 
			
			 劉崇勤  | 
		
| 
			 宋建勳  | 
			
			 Sung Chien Hsun  | 
			
			 Sung Chien Hsun  | 
			
			 宋建勳  | 
		
| 
			 史译宣  | 
			
			 
  | 
			
			 Shih I Hsuan  | 
			
			 史譯宣  | 
		
| 
			 朱起蛰  | 
			
			 Chu Chi Che  | 
			
			 Chu Chi Che  | 
			
			 朱启蟄  | 
		
| 
			 陆鸿棠  | 
			
			 
  | 
			
			 Lu Hung Tang  | 
			
			 陆鴻棠  | 
		
| 
			 甘纯启  | 
			
			 Kan Shun Chi  | 
			
			 Kan Shun Chi  | 
			
			 甘純啟  | 
		
| 
			 龙夷  | 
			
			 
  | 
			
			 Lung I  | 
			
			 龍夷  | 
		
| 
			 周明玉  | 
			
			 Chow Ming Yu  | 
			
			 Chow Ming Yu  | 
			
			 周明玉  | 
		
| 
			 费宗藩  | 
			
			 Fei Tsung Fan  | 
			
			 Fei Tsung Fan  | 
			
			 費宗藩  | 
		
| 
			 黄明道  | 
			
			 Huang Ming Tao  | 
			
			 Huang Ming Tao  | 
			
			 黄明道  | 
		
| 
			 陈嘉勋  | 
			
			 Chen Chia Hsun  | 
			
			 Chen Chia Hsun  | 
			
			 陳嘉勳  | 
		
| 
			 邓宗瀛  | 
			
			 
  | 
			
			 Cheng Tsung Ying  | 
			
			 鄧宗瀛  | 
		
| 
			 徐仁锖  | 
			
			 Hsu Jen Chiang  | 
			
			 Hsu Jen Chiang  | 
			
			 徐仁錆  | 
		
| 
			 陆守经  | 
			
			 
  | 
			
			 Lu Shou Ching  | 
			
			 陸守經  | 
		
| 
			 吴宪  | 
			
			 Wu Hsien  | 
			
			 Wu Hsien  | 
			
			 吴憲  | 
		
| 
			 黄国栋  | 
			
			 Huang Kuo Fung  | 
			
			 Huang Kuo Tung  | 
			
			 黄國棟  | 
		
| 
			 王赓  | 
			
			 Wang Keng  | 
			
			 Wang Ken  | 
			
			 王赓  | 
		
| 
			 虞振镛  | 
			
			 Yu Chen Yung  | 
			
			 Yu Chen Yung  | 
			
			 虞振鏞  | 
		
| 
			 张景芬  | 
			
			 Chang Ching Fen  | 
			
			 Chang Ching Fen  | 
			
			 張景芬  | 
		
| 
			 司徒尧  | 
			
			 Sz To Lu  | 
			
			 Sz To Ixx  | 
			
			 司徒堯  | 
		
| 
			 施赞元  | 
			
			 
  | 
			
			 Mr. Shih Tsan Yuan  | 
			
			 施贊元  | 
		
| 
			 谭辉章  | 
			
			 
  | 
			
			 Mr. Tan Hui Chang  | 
			
			 譚輝章  | 
		
| 
			 钟文鳌  | 
			
			 
  | 
			
			 Mr. Chung Wen Ao  | 
			
			 锺文鳌  | 
		
| 
			 何庆增  | 
			
			 
  | 
			
			 
  | 
			
			 
  | 
		
| 
			 胡博渊  | 
			
			 
  | 
			
			 
  | 
			
			 
  | 
		
| 
			 张国辉  | 
			
			 
  | 
			
			 
  | 
			
			 
  | 
		
| 
			 张贻志  | 
			
			 
  | 
			
			 
  | 
			
			 
  | 
		
| 
			 鲍锡藩  | 
			
			 
  | 
			
			 
  | 
			
			 
  | 
		
| 
			 钟心煊  | 
			
			 
  | 
			
			 
  | 
			
			 
  | 
		
| 
			 
  | 
			
			 
  | 
			
			 Lu Shou Wen  | 
			
			 盧壽汶  | 
		
| 
			 
  | 
			
			 Lay Ung Chih  | 
			
			 Lay Ung Chih  | 
			
			 雷恩賜  | 
		
| 
			 
  | 
			
			 Mrs. Kao Luen Ching  | 
			
			 Mrs. Kao Luen Ching  | 
			
			 髙倫瑾  | 
		
| 
			 
  | 
			
			 Tsoh Yoong S.  | 
			
			 Tsoh Yoong Si  | 
			
			 卓縈思  | 
		
| 
			 
  | 
			
			 
  | 
			
			 Mrs Lu Shou Ching  | 
			
			 陸慕蘭  | 
		
| 
			 
  | 
			
			 Dah Kuin Liu  | 
			
			 Dah Kuin Liu  | 
			
			 劉大鈞  | 
		
| 
			 
  | 
			
			 
  | 
			
			 Sung Chen Tsu  | 
			
			 孫承祖  | 
		
| 
			 
  | 
			
			 Kwauk Zang Yien  | 
			
			 Kwauk Zang Yien  | 
			
			 郭向賢  | 
		
| 
			 
  | 
			
			 Lin Chung Chin  | 
			
			 Lin Kyan Zung  | 
			
			 林鑑成  | 
		
| 
			 
  | 
			
			 Chang Chuan Hsin  | 
			
			 Chang Chuan Hsin  | 
			
			 张傳薪  | 
		
| 
			 
  | 
			
			 Chow Yen Hsun  | 
			
			 Chou Yen Hsun  | 
			
			 周延勳  | 
		
| 
			 
  | 
			
			 Ella Sze  | 
			
			 Miss Ella Sze  | 
			
			 施霭蘭  | 
		
| 
			 
  | 
			
			 
  | 
			
			 Shen Shu Ming  | 
			
			 沈溯明  | 
		
| 
			 
  | 
			
			 Tan Pao Sheo  | 
			
			 Tan Pao Sheo  | 
			
			 譚葆壽  | 
		
下面是华人乘客名单:
华人乘客名单档案中p134图,下面是与之对应的p135,有学生签名

可以看到,最右边是签名,但是被“切掉”了一部分,实际上是落到另一页纸上了:

p136,可能是p135这一页签名时压在了p136这页的中见部分,所以写字时,部分字落到p136页上了,把p135和p136两页中签字部分放大


不知贴出来效果如何。
  上面表中最后一栏,即是根据学生签名得出的中文姓名,然后跟左边第1栏中方名单对比。表中谭辉章和钟文鳌不是学生,是负责送他们去美国的官员,还有施赞元,自己是上一年第二批庚款留学生中一员,1911年,他应该尚未完成学业,仍然是学生,也成为陪同学生的官员(见游美学务处呈文:游美学务处谨呈,为申呈事。
本届考选游美学生等情前经呈报在案。查此次学生远涉重洋,人数众多,自应查照向例派员护送,以昭郑重。现已派委本处英文教员钟文鳌、英文文案谭辉章、学生施赞元等护送前往,定于闰六月十三日由沪放洋。
所有派员护送缘由,理合申呈钧部鉴核备案。须至申呈者
右申呈外务部)。他在第二批学生中的英文名为Philip Sze T.,而第三批中的施赞元英文名Shih Tsan Yuan,则是施赞元的另一种罗马化拼法。
  中方记录的63人中,有6人没有出现在美方记录中,他们是:胡博渊,张国辉,何庆增,张贻志,鲍锡藩和钟心煊,其中后四人要到1913年8月,才随清华校长周贻春赴美留学。反过来,美方记录中实际到达的70名学生中,有13人没有出现在中方记录中,他们是:卢寿汶,雷恩赐,沈溯明,谭葆寿,周延勋,张传薪,刘大钧,孙承祖,郭向贤,林鉴成,卓莹思,施霭蘭,陆慕蘭和高伦瑾夫人。这是中方录取名单和实际到达人数差别最大的一次。其中张传薪,有可能是张国辉的别名,这种情况在三批学生中有过多例,前面已经提及,而这一批中的姜立夫,美方记录中签的是姜蒋佐的名,黄汉梁在美方记录中为黄国栋,等等。
  美方记录中,这批庚款留学生中有沈溯明一人,而中方记录中此人在第二批名单中,这说明沈溯明没有跟随第二批留学生赴美,而是随第三批去的。第三批中还有施霭蘭的名字,并注明是女生,她也不在中方记录里。沈溯明和施霭籣后来结为夫妻。这批留学生中还有另外一对夫妻,陆守经和陆慕蘭,陆慕蘭的英文名写的就是陆守经夫人(Mrs. Lu Shou Ching),她的中文签名是陆慕蘭,估计“陆”是夫姓而不是她原姓,并且,陆慕蘭仍然列为这批庚款留学生之一,目的地波士顿,关于这一对夫妻,华人乘客名单文档中第144图中有注解,陆守经下写着:American passport reads S. K. Loh,陆慕蘭下写着:American passport reads Mrs S. K. Loh,意思是说,此二人的美国护照上的姓名为S. K. Loh,及S.k.Loh夫人,这说明他们两人有美国护照,是美国公民。另外,美方名单中有高伦瑾夫人,英文写为Mrs. Kao Luen Ching,高伦瑾本人是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高纶瑾夫人还带了一个儿子,Kao Keh Ting,没有签名,中文名未知,在全体乘客名单中有年龄一栏,Kao Keh Ting填的是2岁2个月,按此反推,他当生于1909年7月,高伦瑾1909年10月出国时他才3个月。这次高夫人也是学生身份,但是她和儿子目的地填的是底特律(高纶瑾此时应该还在密西根大学读书),而不是大多数庚款学生所填的波士顿,中方记录中也没有她的名字,所以高伦瑾应该不属于第三批庚款留美学生,可能是自费留学,在全体乘客名单上,她们两人的记录上写了“on parole”,意思是此两人的入境是有条件的。但是没有指出具体是什么条件。既使陆高两夫人都不算是正式庚款学生,记录仍然显示施霭蘭是,这表明,庚款留美女学生,始于1911年的第三批,具体人数尚待更多资料的发现研究。  
  下面把华人乘客名单档案中其它图上来

p138

p139

p141,把签名贴到一起



p143

p144

p145,仍然拼签名


全体乘客名单档案中的一页

p481 FS

p482 FS
从这些全体外籍乘名名单中华人名单来看,所有学生都标明,旅费由中国政府支付,这能说明这些学生全属于庚款学生吗?似乎并非铁证。
  关于这三批清朝庚款留美学生,中国方面的资料记录的多为国内的过程,比如考试,录取名单等,而美国档案则提供了这些学生抵达美国的实际情况,与中方资料形成互补。第一批留美学生入境美国的日期是1909年11月6日,第二批的入境日期为1910年9月10日,第三批的入境日期则为1911年9月4日。这些日期也确定了这些留学生生平的一个重要日期,甚至填补了很多人物研究中的空白。最为珍贵的,当属留学生的中文签字,这些中国的精英,集体留下他们的亲笔签名,使这些文件除了历史意义外,也具有了文物价值。
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这些入境档案有值得注意的几点。首先,这三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实际抵达美国的人数与中方录取名单都有出入,实际抵达的,总比名单上的多;其次,第三批留美学生中有女生,可能还不止一名,此为庚款留学美国派送女生之始;另外,第二批留学生中,有之前已经到美国留学,这次又参加中国国内考试,然后以第二批官派留学生身份回返美国的,这样的返校生可能有四人之多。这些都是有待深入发掘研究的课题。另外,这些留美学生当中,有数人是美国公民。
  附录:1908年唐绍仪率清朝代表团访问美国随行的留学生
  美国决定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并与清朝政府就此事的互动发生在1908年,那年11月,清朝政府派出唐绍仪访问美国,对美国政府表示感谢。跟随唐绍仪访问美国的,有十几名学生,前往美国留学。美国国家档案馆藏有关于唐绍仪访美前后外交活动的档案(12,下称档六),其中记录了这些学生的名单。档六第514图是大清外务部四位大臣(那桐、袁世凯、联芳和梁敦彦)给美国驻中国公使柔克义(W. W. Rockhill)的信,里面提到学生,称这些学生是自费去美国,随唐绍仪代表团同行,然后附上了学生名单(第515图),共有16名,年龄多在17岁以下,只有一人20岁,一人25岁,最小12岁。
唐绍仪一行乘坐蒙古号邮轮(s.s.Mongolia)于1908年11月22日抵达美国旧金山港,他们入境情况,也记录在前述两个入境档案系列中,其中移民局相应的文档为:October 28, 1907, SS Asia - November 22, 1908, SS Mongolia(ID=102050895),轮船公司乘客名单中同一时间段的是September 15, 1908, City of Para - January 1, 1909, SS Siberia(ID=120134262),现将档六、档七和档八中的学生名单列入表四,档八中这些学生的中文签名,也列入表四。档八中列有每位学生的生日,现据此计算出他们的年龄,对比之下,除了一些较大差别外,多数人的中方年龄都比美方的大一岁,这有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虚岁计算方法。
| 
			 档六  | 
			
			 年龄  | 
			
			 档七  | 
			
			 档八  | 
			
			 Age  | 
			
			 签名  | 
		
| 
			 Kwan Pao-chun  | 
			
			 12  | 
			
			 Kwan Pao Chun  | 
			
			 Kwan Pao Chun  | 
			
			 11  | 
			
			 關寶钧  | 
		
| 
			 Kwan Tsu-chang  | 
			
			 15  | 
			
			 Kwan Tsoo Chang  | 
			
			 Kwang Tsoo Chang  | 
			
			 14  | 
			
			 關祖章  | 
		
| 
			 Chan Wen-kwang  | 
			
			 17  | 
			
			 Jeme Mun Kwang  | 
			
			 Jemly Mun Kwang  | 
			
			 16  | 
			
			 詹文珖  | 
		
| 
			 Chan Wen-tsung  | 
			
			 16  | 
			
			 Jeme Mun Chung  | 
			
			 Jemly Mun Chung  | 
			
			 18  | 
			
			 詹文琮  | 
		
| 
			 Chang Tsu-jung  | 
			
			 18  | 
			
			 Chang Choo Wing  | 
			
			 Chang Chao Wing  | 
			
			 17  | 
			
			 張祖榮  | 
		
| 
			 Chang-chih  | 
			
			 16  | 
			
			 Chang Tse  | 
			
			 Tse Chang  | 
			
			 15  | 
			
			 張智  | 
		
| 
			 Chu Chi-ho  | 
			
			 14  | 
			
			 Chu Chih Wo  | 
			
			 Chu Chih Wo  | 
			
			 12  | 
			
			 龢志朱  | 
		
| 
			 On Ch’ing-ch’u  | 
			
			 16  | 
			
			 
  | 
			
			 
  | 
			
			 
  | 
			
			 
  | 
		
| 
			 T’ang Wen-tuo  | 
			
			 15  | 
			
			 Tong Mun To  | 
			
			 Tong Mun To  | 
			
			 13  | 
			
			 唐文滔  | 
		
| 
			 Lu Ping-yu  | 
			
			 12  | 
			
			 Loo Ping Yok  | 
			
			 Loo Ping Yok  | 
			
			 15  | 
			
			 盧丙玉  | 
		
| 
			 Liang Ying-ch’i  | 
			
			 16  | 
			
			 Liang Ying Chi  | 
			
			 Liang Ying Chi  | 
			
			 20  | 
			
			 梁應麒  | 
		
| 
			 Hsu Shih-chang  | 
			
			 20  | 
			
			 Hsu Shih Tschang  | 
			
			 Hsu Shih Chang  | 
			
			 19  | 
			
			 章世徐  | 
		
| 
			 Tsou Ying-hsien  | 
			
			 25  | 
			
			 Tsou Ying Hsuan  | 
			
			 Tsou Ying Hsien  | 
			
			 24  | 
			
			 憲應鄒  | 
		
| 
			 T’ang Wen-chuen  | 
			
			 18  | 
			
			 
  | 
			
			 
  | 
			
			 
  | 
			
			 
  | 
		
| 
			 Ch’en Ta-chen  | 
			
			 19  | 
			
			 
  | 
			
			 
  | 
			
			 
  | 
			
			 
  | 
		
| 
			 Ch’en Ta-hsiang  | 
			
			 18  | 
			
			 
  | 
			
			 
  | 
			
			 
  | 
			
			 
  | 
		
| 
			 
  | 
			
			 
  | 
			
			 Chun Kee Chuck  | 
			
			 Chun Kee Chuck  | 
			
			 16  | 
			
			 陳其灼  | 
		
| 
			 
  | 
			
			 
  | 
			
			 Tong Yue Kit  | 
			
			 Tong Yu Kit  | 
			
			 17  | 
			
			 唐虞杰  | 
		
| 
			 
  | 
			
			 
  | 
			
			 Tong Siu Hong  | 
			
			 Tong Siu Hong  | 
			
			 18  | 
			
			 唐瑞康  | 
		
| 
			 
  | 
			
			 
  | 
			
			 Tong Su Hua  | 
			
			 Tang Siu Hua  | 
			
			 17  | 
			
			 唐瑞華  | 
		
| 
			 谢洪赉  | 
			
			 
  | 
			
			 Hong Lay Zia  | 
			
			 Zia Lay Hong  | 
			
			 35  | 
			
			 Hong Lay Zia  | 
		
  对比表四中各列可以发现,中方提交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到达的人数姓名也有差别,名字拼写的差异尚在其次。首先,中中方名单是16人,移民局档案和华人乘客名单均为17人,最后一人Zia Lay Hong以英文签名,所以其中文名不详(Zia应该是“谢”20240115补,此是谢洪赉)。此人为这批学生中最年长者,生于1873年,1908年35岁,他可能是基督徒,因为他填的学习专业是圣经,时间为18个月,其他人填的都是10年。其余16人中,On Ching Chu,T’ang Wen Ch’uen, Ch’en Ta-chen, Ch’en Ta-hsianng 4人在美方名单中找不到匹配或近似拼写,而美方名单中相应4人为陈其灼(Chun Kee Chuck),唐虞杰(Tong Yu Kit),唐瑞康(Tong Siu Hong)和唐瑞华(Tong Siu Hun)。
  这批学生,可以说是庚款留美学生派遣的先声,虽然他们不是由庚子赔款的退款或者国家政府赞助,但全部自费也不太可能,极有可能由地方政府出资或者某些机构组织,乃至乡绅家族赞助。
下面是原记录图片:

移民局档案中p438,

华人乘客档案中p342

p341,签名

全体外籍乘客名单中的图片 FS
本文中图下标有字母FS的图片,来自Familysearch,其余来自Ancestry
Hong Lay Zia,中文姓名是谢洪賚(1873——1916)。基督教学者,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