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高调定位“ 入联公投”,谁将收不了场?

(2007-12-30 15:26:18) 下一个

亦文

 

入联公投在民进党的推动下,犹如不可阻挡的洪流再次席卷了整个台湾。尽管中国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代表中共警告陈水扁,入联公投是变相的台独,美国国务卿莱斯也站出来指责入联公投是对保持台海现状的挑衅,但并未收到任何效果。如果将来公投票数过半,中美双方拿不出能兑现的手段,下不了台的将是谁呢?

 .高调打压将激发台湾岛内民众更加强烈的反弹

入联公投是民进党为选举搞的一次煽情的炒作,其落脚点在选票。恐怕就连民进党人自己也心知肚明,台湾能否进入联合国与入联公投并无必然联系。历史上还没见过哪一政权是由内部的公投进入联合国的。台湾要加入联合国,并不取决台湾的意愿,而是取决于联合国各成员国,特别是几个常务理事国对台湾的态度。就像考生有权申请哈佛,耶鲁,但录取的决定权在学校,不在考生。中美两国,特别是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的这种炒作当回事,缺乏政治智慧,高调定位,上纲上线的把它归为台独,那就被陈水扁牵住了鼻子。越是打压,入联公投高票通过的可能性就越大。

台湾无论是继续使用中华民国的国号,还是放弃这个国号,实际上它是一个独立的政权。它有自己的立法,司法,行政和军队系统,并根据它的宪法,选出自己的总统。不承认这点,就不是实事求是。台海两岸分裂为两个互不相容的独立政权是国共内战的产物。自从中国大陆进入联合国之后,台湾的中华民国日益被边缘化,现在除少数几个小国家还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外,90%以上的国家都只承认一个中国。台湾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二奶,它有着大奶的所有实质性的权利和义务,但没有名分。虽然中共一再宣称台湾只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它却从来无法对台湾这一部分行使它的权利和义务。

台湾所处的这种特殊的国际地位,使得凡是涉及到正名,独立的议题都会得到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响应。每当选举的关键时刻,民进党都会利用这些议题来凝聚民意,而且每每大见成效。无论中国政府,还是美国政府的打压,从来都没能让民进党的精英们放弃他们的主张。上次选举前的3-20公投捆绑大选,中国和美国都曾试图制止,结果还是如期举行。虽然公投结果没过半数,但助长了陈水扁的选情,使其顺利当选连任。许多人说,是两颗子弹帮了陈水扁的忙,其实道理相当牵强,过低的估计了人民的意念。1912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再度竞选总统时被人暗杀,击中胸部,也没影响选情,最终还是落选。陈水扁当选总统应该说与超过半数的选民还赞成或同情民进党的政治理念有关。

此次大选,民进党故剧再演,搬出了入联公投,除了要炒高选情外,与上次3-20公投的过程中,看透了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无可奈何有很大关系。3-20公投,中国大陆曾严重警告是实质性的台独,美国也将其定义为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最后都不了了之。如果说那时多数民众对中共和美国的警告还有几分顾虑,没有用选票直接赞成公投,那么当他们看穿了只打雷不下雨的警告,这次他们还要担心被雨淋着吗?其实,入联公投,只是台湾方面一厢情愿的一种表达,中国大陆和美国可以不同意甚至反对,但是要制止这一行为的发生,道理却不是那么充分。民主社会特别强调民众自由表达和自决的权利,中国大陆和美国高调过度的反应,很容易激发台湾民众的逆反心理,把那些本来并不赞成入联公投和台独的民众推向反面。民众为了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和尊严不可避免的以高调和过度的行为来对抗中美的干涉。也就达成了民进党凝聚民意的目的。

 .高调定位“入联公投”将使中美两国进退两难

维护台海现状,不统不独,美国保留了在该地区的既得利益和影响,也为中国留下未来统一的空间和希望。避免了中美双方得不偿失的冲突,中美都是赢家。但是,如果把“入联公投”定义为台独或单方面改变现状,中美两国将自陷被动的境地。

中国大陆的《反分裂法》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当入联公投被定义为台独,如果在中国和美国的打压下,民众用选票反弹,通过了入联公投,这就意味着已经发生了“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中国大陆必须采取非和平的方式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了。也就是说,要采取军事行动了。

美国政府与中国建交后,一再强调遵守与中国政府签署的三个联合公报协议,坚持  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它同时也要遵守1979年通过的《台湾关系法》。该法案规定:任何试图以和平手段以外之方式,包括经济抵制或禁运,决定台湾之未来,将被认为是对西太平洋和平与安全的一项威胁,为美国所严重关切。維持美國之能力以抵制任何可能危及台灣人民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之武力行使或其他形式之強制行動。美国将维持其能力抵制任何可能危及台湾人民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的武力行使或其他形式的强制行动。(2)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美国有义务帮助台湾抵制中国大陆的攻击。这种帮助的范围在法案中并未明确限定,它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将视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安全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威胁程度为转移。它可以是直接进行军事干涉,也可以通过出售武器,或说服周边的国家如日本,南韩等向台湾提供军事基地,以及其它方式来抵抗中国大陆的行动,来保证台湾不被武装征服。虽然,美国政府在维护台海现状,反对台独,站在中国一方,一旦大陆对台独动武,美国国内舆论和国会马上会转向对台湾的同情和支持,政府不得不执行《台湾关系法》。否则,美国将失去它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同时也失信于它的盟国,特别是日本,南韩等靠美国保护的亚洲国家。

很明显,这种理论上的推导,是中美两国头脑清醒的决策者不愿意见到的。从中国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已逐步与西方经济融为一体,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而且,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是外向型经济,原材料和产品都依赖国外市场。中美一旦为台湾问题卷入战争,可能重新陷入美国及其同盟国的孤立和包围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势头将从此终结,再次失去现代化的机会。对美国而言,与中国交手,美国经济以至全球经济也将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更重要的是,如果发生台海战争,虽然美国在武器装备,特别是海空军上占有优势,但中国大陆也不是省油的灯,它不仅拥有核子武器和各种射程的飞弹,而且,近年来,海军和空军也有很大的进步,并拥有地理上的优势和厚实的战略纵深。中国大陆要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不可避免要以增援台湾的美军航空母舰为主要攻击目标。如果不解决一到两艘航空母舰对台湾的支援,哪怕是让台湾的空军和海军借用这个平台,中国军队也很难跨过台湾海峡,实现统一的目的。将有可能出现既攻不下,经济又受到拖累的两难局面。一旦中国大陆的飞弹饱和攻击打沉一到两艘美军航母,也就宣告了美军使用常规武器抵制中国大陆军事进攻已经失效。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核子武器也就成了美军可能的选择。大国之间直接的战争,不论谁占了先机,随时都有引发核战的可能。最终玉石俱焚,交战的双方,谁也不是赢家。

高调定位入联公投造成法理和现实的矛盾,将使中美双方顾此失彼,顾全法理,将面对痛苦的现实,顾全了现实,将使法理蒙羞。中美双方博弈的结果,只可能是纸上的法理让位于活生生的现实。台湾问题,毕竟不是中美双方鱼死网破的根本利益所在。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再一次让台湾和整个世界看一场电闪雷鸣的无雨结局。中美两国的信誉在这场雷鸣中一点一点地消失的同时,反而成就了民进党人无所畏惧,对抗世界两大超强的英雄地位!

.未来台海局势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可以预料,在入联公投之后,无论民进党能否继续执政,它都还会根据台湾内部的情况和民进党的切身利益,再度推出类似的议题。台湾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民进党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外部的力量无法让它住嘴。同理,反对或不认同这些议题也是中国大陆的自由权利和利益所在。但改变台海局势的现状并非中国大陆目前的最佳选择,而民进党却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如前所言,台湾目前不是没有作为一个国家的权利,而是没有作为一个国家的名分。别说入联公投,即使它公开宣布台湾独立,只要国际社会,特别是中美两国不承认,它就独立不起来,它所要求的名分就无法确立。一个政权内部的权利可由自己争取,而外在的名分则涉及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就像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里宣布自己是所在国的总统一样,没有民众通过选举的认同,这就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淫。中国大陆在经历了几次对台湾的不能落实的恐吓和威胁后将会明白,这不仅无助于拉近两岸统一的距离,反而会把距离拉大,落入民进党设下的陷阱。既然武力解决台海问题不符合现阶段中美的利益,那么,它有必要对台独的定义由现在的泛而广,转向更为明确和实质。事实上,以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世界各国,如美国,俄国,日本和欧洲等与中国有着密切经济关系的大国,都不可能为了台湾与中国交恶。它们将继续维持一个中国的认同。而中国大陆也时时刻刻都在维护和巩固这一局面,只要这一局面不变,台海的现状就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无异于形成了一只看不见的笼子,鸟儿在里面再怎么叫也飞不出去!

冷战结束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全球化本身,就是对过去那种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政治和经济分歧的方式的否定。柏林墙的倒塌,东德和西德的统一,不是北约军事对抗华沙阵营的胜利,而是西方经济扩张的杰作。社会主流经济集团和民众的经济利益,历来都是决定政党立场的主因。自中国大陆对外开放以来,由于台湾民众与大陆民众在血缘,文化,历史背景和语言等各方面的特殊联系,两岸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大陆以其辽阔的幅员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台商前来投资。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消费能力的提高,大陆的市场又成了关系到台商在国际竞争中生死存亡的必争之地。台湾民众也会在两岸的经济交往中逐步感受到这种好处和重要。当两岸经济达到了互为补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程度,任何政治团体要想挑起改变台海现状的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走向,尽管目前还刚刚开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也不是以任何个人和政治团体的意志为转移的!

 

 

 

参见:(1)《反分裂国家法》

参见:(2)《对台湾关系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