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军购
我们要说说50年之后中国历史中最重要,却也不为人所重视的一段,就是56年之后毛泽东的宏伟计划:在62年左右攻占台湾。台湾对毛泽东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当时台湾还是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台湾政府为中国合法政府。为了夺取这一位置,也就是建立中共政权的正统地位——和毛泽东本人的正统地位,毛泽东认为攻占台湾是惟一办法。但是周恩来等人认为用外交方法也能达到这一目的。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周恩来是正确的。但是毛泽东缺少国际知识,外交途径为他所十分不熟悉。根据他的“矛盾”理论,他只相信且热衷于“一个吃掉一个”。把台湾吃掉了,联合国席位只能是中共的。
在1955年赫鲁晓夫开始采取“缓和政策”,也就是东西方互相防御而不进攻。苏联采取这一措施,因为苏联经济相当落后。急需把二战留下的战时工业经济,改变为和平经济。赫鲁晓夫计划部分裁军,减少军费,发展农业和民用工业。为配合这一长远计划,苏联不能支持中共攻打台湾。按苏联自己的估计,他也没有力量帮助中共攻占台湾。但是最主要的是,苏联认为中共攻占台湾对苏联并没有好处。
为此中国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对付在台湾海峡的美国舰队。1954年12月2日,美国已经和台湾协定了【共同防御协定】。在此之前的朝鲜战争期间,第七舰队奉命封锁台湾海峡。(但是在53年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让第七舰队撤出台湾海峡。但是这次短暂撤出,并非为了给中共攻台方便,而是为了给国军攻打大陆方便,以强迫中共在朝鲜撤退。)。【美台共同防御协定】更明确规定,有一方受到攻击,则另外一方有责任协防。但是该协定并没有把紧靠大陆的离岛包括在协防范围内。也就是根据这个协议,中共在1955年1月,发起浙东海战,攻占一江山岛,而美国则协助蒋军实行“金刚计划”,把三万军政人员从大陈岛撤至台湾。但是【美台共同防御协定】使中共攻占台湾更为困难。毛泽东认为或许核武器可以把美国的舰队吓跑。为此毛泽东的二五计划包括了购买核武器,导弹和核潜艇,大型军舰等等装备。
在此之前,中共也曾企图说服苏联,帮助中国攻占台湾。估计中国要求苏联承担的角色,是威胁美国,使其不能参与。特别是在1957年8月26日,苏联成功地试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SS-6(射程八千公里)。对美国有了真正的威胁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毛泽东57年11月在苏联的讲话:一是“东风压倒西风”。一是“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前一个说法是力劝苏联向美国采取进攻而非防御战略,第二个说法是让苏联别怕美国。鼓励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帮助中国威吓美国。但是苏联并没有这么作。主要原因我们在上面说过,苏联并不认为两岸统一对苏联有好处。苏联也确实“压”了美国一次,就是在58年10月开始的柏林危机:苏联用核战争威胁美国从西柏林撤兵,并没有成功。说明苏联即使帮助中国威胁美国,美国放弃【美台共同防御协定】可能性也不大。现在学者多认为58年8月的金门炮战,和10开始的柏林危机,并无关系。但笔者认为在这是中苏联动。58年7月赫鲁晓夫访华,大约和毛泽东商定中苏配合——中国攻占金门,苏联使美军撤出西柏林。由此体现57年11月共产党会议的精神——东风压倒西风。但是美国硬是要抵抗东风。中共在58年8月开始炮击金门,到了9月苏联向中共提供情报,说美国已经把金门也纳入协防范围。说明美国不退反进。西柏林在东德境内,四周被苏军包围,苏联用核战争威胁美国撤军,并封锁西柏林的陆路通道,美国就是不撤。所以在58年这东风硬是被西风顶回来了。
但是,毛泽东仍然要借这个“东风”。毛认为如果有了苏联的导弹、原子弹和核潜艇,外加飞机军舰,还是能把美国从台湾海峡吓跑——这种思想到现在也还相当普遍——至于是否真能这样,因为没试过,所以不知道,甚至也不能说毛的想法是错的。但是买这些东西都要花大钱。为了筹这笔钱,就需要彻底地否定陈云或计委制定的二五计划。并把经济领导权从务实派手里夺过来。而夺取经济领导权,就靠那几次运动。首先是反反冒进,然后是反右派。这反反冒进和所有政治运动一样,是说一套做一套。说是反反冒进,实际上是借中共主体——工农干部之力,夺务实分子和知识分子的权力。但是毛泽东不能说,打击你们,是为了夺得经济大权,把钱都用于军购。他不这么说,而是说你们打击了工农干部,把人家的干劲打击没了。务实分子在上面反冒进,知识分子在下面向领导提意见。他们说工农干部不懂业务,不懂科学,浮夸虚报。毛泽东说,这就是打击工农干部,夺取中共的领导权。毛泽东这么一说,工农干部当然很高兴。他们很支持毛泽东。他们并不知道毛泽东是要花钱大军购。而是认为毛泽东为他们撑腰了。他们打了几十年的仗,好不容易当了官,现在务实分子和知识分子说他们不懂,胡搞,不是要把他们赶下台?打江山不能坐江山,这个理怎么说?毛泽东发现这一个诀窍,就是中共的主力是工农干部。只要有他们的支持,务实分子根本不是对手,知识分子“只有求饶的份”(毛语)。工农干部也很喜欢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总是为他们说话。说知识分子最愚蠢,工农分子最聪明。说知识分子应该被改造,而工农分子应该对其实行改造。简单地说,工农分子应该修理知识分子。于是,工农干部的权位就稳当了。
反冒进和“大鸣大放”(右派)同时,这两个行动是上下配合。毛自己说,反冒进为右派提供了弹药。实际上不只这种关系。实际上“右派”的首领多是周恩来系干部——有些是秘密党员,假冒民主人士,有些本来该入党,但是周恩来让他们留在党外,起党内人士不能起的作用。56——57年的时候,这些人士就起这种作用——他们挑头,发动知识分子,和上层务实分子配合。这就是大鸣大放。也就是说,当时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中共务实分子之间,是盟友关系。到后来仍是盟友关系。我们知道在62年周恩来、陈毅在广州会议上,为知识分子“摘帽加冕”,说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也被毛泽东算作“62年的右倾”(毛:我的第一张大字报),给予坚决打击,彻底否定。
毛泽东实在不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他攻占台湾有什么用处。在大跃进的时候,曾经想来个军备大跃进,中国自己设计制造先进武器。空军的项目就是“东风—113”新式战斗轰炸机,和东风117轰炸机。抗衡目标是美国的F-105和B58。58年开始设计,到了59年要求生产出一个样机,给国庆十周年献礼,虽然工人天天敲锣打鼓,到设计院要图纸,但是设计院的知识分子却说,别说今年明年设计不出来,就是十年以后能不能设计出来也不知道。所以毛泽东根本就不指望中国的知识分子。他完全把希望寄托在从苏联买新式武器上面ii。
毛泽东在57年大获全胜。他依靠工农干部,夺取了经济领导权,这样他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自己的“军购——攻台”大计划。这也显出他缺乏国际知识,看不出国际形势变化:苏联不想帮你攻台,台湾却有美国协防,攻占台湾明显无望。再说中共已经占据大陆,坐拥九州,雄霸海内。占不占台湾有什么关系?在如此局势下,不如与国民党隔海共处,和平发展。再用外交手段争取国际地位。这是当时的战略势态,看不明白这个,非强行攻台,则必然碰壁。
当时务实派看清这种国际形势,所以他们的想法正好与毛泽东的相反。他们认为应该和苏联一起搞“缓和”,在亚洲建立无核区,和国民党隔海和平共处——同时迫使蒋军放弃近岸离岛,以使两岸脱离军事接触。这样就能大幅减少军备开支,增加对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投资。这是两条路线,正如毛泽东后来一直强调的,毛和走资派是“路线斗争”。但这两条路线是什么,怎么斗的,什么时候开始斗起来的,却很少人知道。
军购开支和三面红旗
二五军购是一五军购的继续。一五(53——57)期间苏联援建156个大企业项目。据董志凯先生所说,实际是150个,其中军工占44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军民两用。但是一五的军工生产水平,不足以攻占台湾。二五军购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其重点是核武器、导弹和先进的海空军。核武器的作用是威胁美国,使其不得按54年12月2日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协防台湾:如果你的航母舰队来了,扔一个原子弹,让你的舰队全报销,你美国就受不了。如果没有原子弹,对美国就没有威胁手段。故此在57年10月和苏联签订国防新技术协议,购买苏联的核武器技术和空军装备、及生产设备。在此之前的1955年,毛泽东已经要求苏联援助中国的核武器计划。有些核武器专家在56年就已经在中国工作。比如苏联“中型机械部”(核工业部)的某局总工程师Arshak A. Zadikian,作为顾问在中国从56年工作到60年。他的专业是铀矿的勘探和浓缩。iii
但是最重要的是海军。毛泽东在57年以前不停地向苏联建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建立海军舰队。在此前苏联已经给中国五种小型舰艇的生产设备和有关技术和图纸,和生产许可。但是对于攻占台湾来说,这些小型舰艇远远不够。攻占台湾需要能夺取制海和制空权,并能够压制海岸炮火的大型军舰。海岸炮的口径都很大,射程很远,要压制海岸炮火,没有大军舰不行。而夺取制海制空权需要军舰、导弹和飞机。毛泽东对核潜艇还表示了极大兴趣。有了核潜艇,和带核弹头的导弹,就能威胁美国的航母舰队和美国本土,迫使其放弃协防台湾。中共向苏联提出核潜艇的购买要求,苏联在57年7月提出反建议:和中国建立“联合潜艇舰队”。毛泽东拒绝该建议,同时问苏联如果不搞联合舰队,还卖不卖给中国海军装备。苏联的回答是卖。苏联卖武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赚钱。二是符合苏联的国际战略。苏联需要中国在太平洋威胁、牵制美国,分散美国的兵力。因此以前的苏联和现在的俄国都愿意向中国提供次先进的武器——不是最先进,但是对台海有威胁的武器。除此之外,赫鲁晓夫在当时另有特殊打算:他正致力于提高苏联的农业产量。当时苏联的农业还没有恢复到1917年革命之前的水平。他当时做了一些改革,以求在他当政后(56年大权独揽)后,马上出政绩,比如在哈萨克斯坦开荒种玉米,但是否成功他也不知道(后来的事实证明效果不稳定)。但是最简单经济的办法,还是把对苏联来说已经落后的武器和军工技术和设备卖给中国,换来优质廉价的农产品——这样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马上就能提高。基于以上理由,中苏在56至59年中签订了若干个军购协议。据公开资料,这些协议包括:
1956年7月,中苏两国共同起草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原子能工业方面提供技术援助的协定(草案)》。
1957年3月底,中苏协定【特种技术援助协议】包括喷气推进技术,在三个月后附加固体火箭,长程制导,和无线遥控技术。
1957年10月15日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协议共5章22条,在协定中,苏联政府答应在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生产与研究原子武器、火箭武器、作战飞机、雷达无线电设备以及试验火箭武器的靶场等方面对中国政府进行技术援助。
1958年8月3日【八三协定】(购买长波电台协定。本来苏方提议双方合资)1958年9月29日签订的《关于苏联为中国原子能工业方面提供技术援助的补充协定》(简称《核协定》),其中对每个项目的规模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1959年2月4号【二四协定】。(海军舰艇、导弹等装备的协定。)
其中以【国防新技术协议】最大也最重要。按照这些协定,苏联在58至62年交货,提供苏联在1951年爆炸的原子弹有关技术。据戴超武先生研究iv,这些技术还包括:“有关原子能工业发展的绝密技术(包括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可以发射核弹头的SS-1(8A11)和SS-2(8ZH38)型号的战术导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SLBMs)以及液态燃料的火箭R-11FM,提供了这些导弹和火箭的技术资料、设计、组装和生产。这些都是苏联当时最新或较为先进的装备。”而中国也在这段时间付款。中国付出的只能是农产品和矿产品。其中农产品占主要部分。从此我们可知58年至60年粮食大出口的原因,其中59年粮食出口比58年提高一倍——为了上述军购付款。
我们看到,以上几个协定的签署时间,正好是毛泽东反反冒进,反右派和大跃进期间。这期间内毛泽东已经把经济领导权从刘周陈等人手中夺走。可以随意调用国家资源,用于这些庞大的军购计划。
而周恩来等人则和毛泽东背道而驰。在58年1月27日,赫鲁晓夫向周恩来建议,在亚洲建立无核区。周恩来在2月1号即回答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都同意。并按苏联要求,和印度商量,让印度首先提出该建议。张闻天还主动提出由中共说服日本左翼政党,使日本也加入提案国行列(因为日本被原子弹轰炸,所以右翼党派也不能拒绝——到现在日本坚持无核化)。如果中印日三国都同意,则这一建议就可能变成正式条约。一旦该条约成立,则57年10月的【国防新技术协议】就有一大部分作废。我们看看日期:57年10月协定国防新技术协议,而两个月后苏联就提出无核区计划,并得到中共大部分领导人士的支持。这等于是中苏两党内部有一部分人合作,否定毛泽东的计划。没有了核武器,毛泽东的“军购——攻台”计划也就作废了一半。直到58年5月,中共还一直表示同意并积极地推动这一无核区计划。
但是在58年7月,毛泽东找到了一个借口,借以否定苏联的建议。这个借口就是“联合舰队”。58年7月苏联大使尤金向毛泽东提出该建议后,毛泽东激烈反对。其激烈程度让苏联吃惊并大惑不解。现在看来毛泽东的过激反应另有企图,就是借此机会否定无核区计划。无核区和联合舰队就此一起完结。对于联合舰队,毛可以用“民族主义”,反对“租借权”等理由,来反对。使苏联马上收回这一建议。连无核区计划也不再谈了。
1958年北京附近的核反应堆(作为57年国防新技术协议的一部分,由苏联援建、调试)建成之时,苏联派出“中机部”(核工业部)的副部长艾菲莫夫(Dmitriy V. Efremov)到北京祝贺。“他的行程包括会见毛泽东。这次会见对没有心理准备的艾菲莫夫是一个震惊。他回到旅馆时几近崩溃。他躺在沙发上。很明显他有过可怕的经历,并且茫然无措。后来他说,在他和毛的会见中,他奉命向毛澄清苏联领导对台湾危机的政策。这时这位中共领导人突然表现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态度。他不让艾菲莫夫再说什么,自己却滔滔不绝。从那时起,他不再称艾菲莫夫“同志”,而称“外国人”。艾菲莫夫在会见之后立即说,虽然用比较委婉的方式,但毛强调他已经把艾菲莫夫看作敌人。这一个半小时的会见,实际上是毛泽东在攻击挖苦对方。艾菲莫夫意识到一个巨大而且不祥的过程开始了,而他则犯了一些错误”。v
苏联的态度是给中国的核援助,但是不支持毛泽东攻占台湾。这当然毛泽东的计划相抵牾。
虽然毛泽东否定了联合舰队,但是苏联还是愿意卖武器。而且,中共从别处也买不到武器。所以在59年2月中苏之间还是协定了【二四协定】。购买大量海军装备。据沈志华文章说:
“根据协定,苏联将向中国出售629型导弹潜艇、633型鱼雷潜艇、205型导弹快艇、183型导弹快艇、184型水翼鱼雷快艇和Р-11ФМ型弹道导弹4枚、П-15型飞航式导弹2枚,以及这些舰艇的动力装置、雷达、声纳、无线电、导航器材共51项设备的设计图纸资料,还有部分舰艇制造器材及导弹的样品,并转让了这些项目的制造特许权。苏联的60名专家随即来到中国,协助开展设计和仿制工作。大部分技术资料和部分设备材料也陆续到货。这一协定的执行,对于中国海军从常规武器装备逐步向新的动力装置和导弹武器过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苏联继续向中国提供核武器的设备和技术,直到59年6月。其间还提供了制作氢弹的设备(所谓“6号”。电磁浓缩设备。可以浓缩同位素锂。苏联的第一颗氢弹用该设备制造。该设备光是其中的磁铁就重250吨)。
但是到了59年9月25日,苏联和美国举行了戴维营会谈。在此前的准备阶段——59年6月20号,苏联给中国来信,说苏联正在和西方商量签署核不扩散条约,故此停止向中国提供核武器生产设备。而在这之前几天,彭德怀在6月13日才从苏联回来(13日到京,从莫斯科返京途中在蒙古停留)他从4月24日离京访问苏联和华约各国,一个多月中和苏联军政高官有多次会谈。苏联中止协议,只在彭德怀访苏回国后7天。按常理考虑,中止“国防新技术协议”,必然先和国防部长交换意见。在彭德怀回国之后一个月,即59年7月,即在庐山会议发表了反对大跃进的信件。参与者彭德怀和张闻天,他们在58年都是“无核区计划”的支持者。而张闻天也在前不久去过苏联。
由于当时还有一千多苏联专家在中国,中国也向苏联订购了大量设备,他们对中国的工农业情况,有比较客观深入的了解,他们向苏联汇报的情报,其准确度远比中国盛行的浮夸虚报为高。所以彭德怀、张闻天等人可能从苏联得知了中国大跃进的真实状况。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中途给张闻天的信中说:“你这次安的是什么主意?那样四面八方,勤劳艰苦,找出那些漆黑一团的材料。真是好宝贝!你是不是跑到东海龙王敖广那里取来的?不然,何其多也!然而一展览,尽是假的”。
这里说的“东海龙王”,就是赫鲁晓夫了。“漆黑一团的材料”,可能有一部分是从苏联得到。“尽是假的”,当然是和中国地方政府上报的材料对比。毛泽东有绝对权力,他说什么是真的,什么就是真的。此前彭德怀在阿尔巴尼亚和赫鲁晓夫会晤的时候,也曾出示他59年3月在湖南考察所得的资料。这时双方交换情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中国国内已经得不到可靠信息。要想了解中国的情况,彭德怀只能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换苏联人掌握的资料。在彭德怀被整肃之后,赫鲁晓夫也给毛泽东写信,认为彭德怀是正确的,毛应该向彭道歉。这使毛泽东更确信彭德怀、张闻天和苏联勾结在一起,反对他的大跃进和军购计划。
但是我们应该认为,苏联人的行为为苏联的国家利益服务。他们的利益在三方面,一是卖武器挣钱。二是保持台湾分裂。三是苏联的国际总战略。从这三点出发,苏联都不应该再继续卖给中国核武器技术。彭德怀提供的信息,可能是让苏联人确定:中国的农业已经崩溃,中国没有能力,按59年,也就是当时的水平,继续出口农产品支付军购费用。59年是中国出口粮食最多的一年,虽然国内大批农民被饿死,粮食出口量却接近58年的两倍。
现在看毛泽东后来的行为,就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毛泽东认为苏联和中共务实分子内外联动,他不再可能买到能够攻占台湾的装备。(实际上苏联自己也没有足以战胜美国舰队的装备)。他的攻台计划要改变。从直接攻占台湾,变为在其他地域打击美国和占领地盘。既然你美国不让我攻占台湾,我毛泽东可以攻占别的地方。而且要狠狠打你。这一计划,用“革命”包装之后,就变成“世界游击战”“以世界农村保卫世界城市,最终占领城市”。这一战略的发起,实因毛泽东不能克服台湾海峡。如果能够打过海峡,则用不着这么麻烦了。直接攻占台湾,获得联合国席位,迫使世界各国承认其正统地位,就完了。但是攻“军购——攻台”被苏联、美国和中共务实派给破坏了。毛只能把攻台计划改为“世界武装革命”。
而这“世界武革”战略,不很需要苏联人的支持。第一是因为这种战争对先进的大型武器依赖程度不高。第二是苏联和中国在世界武革方面是竞争对手。应该把苏联排斥在外。因为第三世界或亚非拉各国,凡是和美国对抗的,比如越南古巴朝鲜,也必然也和苏联结好(阿尔巴尼亚除外)。因为苏联也是他们的支持者。也就是说,中国和苏联,在影响第三世界反美势力方面,是竞争者。首先两国就在越南展开竞争。而越南则两头讨好。到了70年之后,越南倒向苏联。因为苏联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可用于解放南越的武器。而中国因为文革,拿不出什么东西来了。在72年越南发动春季攻势的时候(3月30日),使用的武器90%是苏联援助的。当时中国因为要对付苏联的威胁,必须把武器留给自己(69年珍宝岛战役之后,中苏处于临战状态)。
因此中共对苏联的态度,也随着毛的世界战略而改变。在60年之前,在毛的计划还是“军购—攻台”时,不管愿意不愿意,还是要和苏联维持良好关系,因为只有苏联人卖武器。但是在61年后毛泽东的战略改变为“世界武革”,则和苏联没有必要维持关系。而且由于有互相竞争的关系,双方的冲突逐步激化。这时毛泽东把军火装备从依靠苏联,转为依靠中国自己生产。于是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武器。毛泽东估计在如果发起世界武革,那么美国和西方可能都会受不了。很可能会来打中国。就像现在美国受不了基地组织,打了阿富汗,再打伊拉克,又要打伊朗。这基地组织就是世界游击战的继承者。逼得美国远征中东中亚,作犁庭扫穴式扫荡。毛泽东当时估计美国可能对中国来这一手。为此中国必须建立大后方。这大后方就是62年开始提起的大三线。从“二五军购”到“三五大三线”的转变,对应从“军购攻台”,向“世界武革”的战略转变。
另外一个战略转变,就是从避免打美国人,变为专打美国人。我们知道在58年8月,中共发起金门炮战。在炮战之前,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不能打美国人。开炮前还问前线指挥叶飞,会不会打着美国人,叶飞说说不准。有人建议向美国透风,让美国人撤离金门,免受伤亡。这是因为毛泽东那时处于“军购——攻台”战略之中。而攻台之前提是美国不参与协防台湾。如果把美国人炸死了,则会激怒美国,美国协防台湾的可能性会更大。到了60年,苏联停止军售,毛认为直接攻占台湾已不可能,改为世界武装革命,战略方向从台湾改为东南亚。这导致了中共对越南的支持突然增加——本来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苏联让越南南北分治。对此问题最好参看【B同志(黎笋)的讲话】。在“军购攻台”期间,中国要求北越不要对南方采取行动。但是在60年代初,毛泽东采用世界武革战略之后,即倾全力支持北越进攻南越。中国为此出资200亿美金,出兵32万。在其后几年中,越共把美国人打死了几万。不知道美国人是否明白,这几万人的死因,实因为美国不让他毛泽东过台湾海峡。如果让他过了,他毛泽东也懒得管越南,美国人也不至遭此劫难。
再看三面红旗
从以上分析可知,毛泽东大搞三面红旗,实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意。这三面红旗表面上看是为了“快速建成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为攻占台湾作准备。其中公社化和食堂化是关键。除了可以提高征购效率之外,还有“全民军事化”的作用。我们知道,管住了粮食就管住了人。在中国只要有粮食,就能建立军队。食堂化之后,粮食全在公社,也就是全在政府,以前不听话的散漫农民,如今要他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不干没饭吃。如果没有食堂化,农民不干了可以回家,在家也能吃饭。但是是食堂化之后,你回家就没饭吃。所以公社化食堂化非但提高征购效率,也大大提高动员效率。大修水利,大炼钢铁,正好是一场“动员大演习”。在前面说过,估计毛泽东计划在62年左右攻台。攻台的战术,和现在经常说的一样,叫做“万船齐发”。军队登上台湾岛之后,又有更繁重的增援补给任务。如果按清军攻台的模式,先占澎湖再占台湾,则战争可能长达数年。为此把上千万人投入战场(包括后勤补给),也不一定够。所以必须有极其强大的动员能力。这动员能力是胜败的关键。如果大家都有口粮在家,数百万人一看波涛汹涌,炮火连天,不上船去台湾,跑回家也有饭吃。你怎么管?如果老百姓不但有口粮在家,日子还过得不错,谁还愿意舍命攻台?49年10月的攻占金门失利,主要原因是无法动员足够船只和船工。已经参战的船工,一看战斗激烈,炮火凶猛,或怯战逃匿,或冲滩搁浅,致使增援补给不能按计划进行。为防止这种情况在攻台时发生,必须在58年就建立强大、广泛的,以口粮管制为基础的,高效的军事动员机制。并在其后的几年之中,反复演习。到了62年攻台时刻,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大跃进不光是农业的大跃进,工业上也搞了大跃进。我们应该考虑到,毛泽东对工业确实不懂。如果说他不懂农业或农民,这个值得怀疑。因为他到底是农民出身,自己种过地,在农村住了大半辈子,他自己也说最懂农民。当时的农业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所以对他相信亩产十六万斤,我们最好“存疑”。比较大而化之地说,他搞农业大跃进是三分不懂,七分故意。这七分,就是实行他的军购攻台大计划。这三分不懂,是考虑到了苏联的李森科假科学的坏影响。毛泽东受他多少影响,我们不知道。但是毛泽东在工业方面的所作所为,可能是五分不懂,五分故意。他从小不懂数理化,进城之后思想僵化,工业问题也太复杂。如果不是大学工科毕业,确实难以了解现代工业的基本情况。苏联专家向苏共汇报:中国派了一个兽医,作他们援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总经理——他们不知道,兽医算是知识分子,能派个兽医来算是不错了。赫鲁晓夫说:在大跃进之中,“他们把一切都毁了”。这“一切”就是苏联远见的那些东西。毛的这种做法,有一半是因为他不懂。对于现代工业,外行比破坏分子的破坏力更大。中国有叶渚沛这样的国际水平的专家vi。政府中有陆达这样在柏林工业大学毕业的官员,破坏分子骗不过这些人。但是毛泽东把这些专家知识分子打得灰头土脸,哑口无言,然后推广宋朝的炼铁方法。陆达在大跃进中是鞍钢的总工程师,被当作“白旗”拔掉。叶渚沛早在53年就成为“反苏分子”。因为叶认为苏联专家的采选矿方法落后,浪费了很多稀有资源。叶渚沛在55年提出当时最先进的三高炼钢技术。并没有得到政府领导的支持。如果让叶先生,和诸多专家来领导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真能发展很快。我们知道经济不是不能“跃进”。日本意大利都发展很快,形同跃进。人家的发展靠科学技术,和全世界的资源。也依靠科学家和有国际知识的人才。如果毛泽东也这么作,中国的发展速度也不会慢。但是毛泽东不这么作,应该说有一半的原因是不懂。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是因为不懂,还有一半原因是故意:那就是他需要数字,堵住“务实派”的嘴,以维持他对经济的领导权。他认为小高炉能非常方便地给他这种数字——小高炉小炒炉(直径一米五左右,和小坟头一样的炼钢炉)散布于全国各个角落,谁能调查它们生产多少钢铁或炉渣?如果这数字超过了陈云制定的二五计划,那就说明咱毛泽东夺取你的经济领导权,夺得有道理。至于这数字是一些浮夸虚报,那他并不关心,因为他并不指望用中国炼的钢来攻战台湾。他对中国的武器制造水平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在58年军工系统也搞了大跃进,由哈尔滨军工带头,在沈阳112厂设计生产中国自己的新式战斗机【东风—113】和轰炸机【东风-117】,(抗衡目标是美国的F-105和B-58)。国防部长彭德怀要求由中国自己设计,向苏联保密。准备59年在国庆十周年献礼,结果没有搞出来。又要求设计人员在61年,也就是中共40周年献礼,112厂的工人天天敲锣打鼓,到设计院去要图纸,以便下料开工,但是设计人员(在大跃进的时代,居然)说:别说今年明年,就是十年以后,能不能搞出来都不一定。因为缺少各种设备和材料。所以,在毛泽东的攻台计划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钢铁,不起作用。或者说,知识分子的作用就是活靶子,钢铁的作用出假数字,真正能用于攻台的装备,得从苏联买。后来,到了61年,虽然天天骂“苏修”,还是从苏联买来了米格21的图纸、材料和生产设备。
我们已经引述过他的名言:“打麻将十三张牌,基本靠手气,谁知道搞钢铁这么复杂,要各种原材料,要有客观条件,不能凭手气。”笔者认为毛说这句话,实在有点假装天真了。他毛泽东能以为炼钢凭手气?为慎重起见,我想我们还是不要轻信毛的说法。我们还是这么考虑:他毛泽东虽然不懂,但还没有不懂到把炼钢和打麻将分不清的程度。但是,他急于要数字,那怕是炉渣的数字。炉渣的数字对他也很重要,因为这些数字,可以巩固他对经济的领导权。就像“亩产十六万斤”,他知道这个数字有问题,但是他还是要钱学森给这个数字作论证。因为这个数字对他的高征购有好处。他需要这些数字帮助他完成大军购,一旦军购成功,飞机军舰原子弹都齐备了,然后大军过海,攻占台澎,什么过失都烟消云散。饿死人也不算事,炼炉渣也不算事——浮夸虚报非但不算过错,后人还会认为那是高明的策略——他毛泽东用非常之手段,欺骗和鞭策怠惰踟蹰,安于享乐的共军,驱使其冲破美国防线,一举攻占台湾。按中国的传统:“胜则全是,败则全非”。按世界战争传统:“胜利者不受审判”。按后来的说法:“宁失千军,不丢寸土”。不管怎么说,他毛泽东都有理。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跃进,那就可以解释很多难解之谜了:大跃进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为攻占台湾作准备。既然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那么“兵不厌诈”。虚假的东西越多越好。粮食和钢铁的虚报产量好比“疑兵”、“假情报”。好比是曹操进军江南,号称“八十万大军”,吓得东吴一大伙人要投降。毛泽东也想把台湾国军吓成这样。而且把美国吓得撤走军舰,远远地看着他百万雄师过大海。我们知道毛泽东熟读历史,特别喜欢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领袖专会使用诈术欺骗部下,从宋江挖出石碑排座次,到元末起义,先假称“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然后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把一个石人埋在土里,让人挖出来,民工就信了。实际上古今中外,不用诈术而能兴兵者稀。布什先生攻占伊拉克的理由有两条,一条是萨达姆和基地组织有联系,第二条是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来攻占了巴格达,把伊拉克翻了个底朝天,这两条一条也没有。但是没关系,伊拉克已经打下来了,美国人还是挺支持布什。说到底,布什还是用诈术兴兵。连美国小布都少不了用这招,毛泽东用也是很自然了。毛泽东用诈术可是老手。土地改革,分田分地,都是诈术。他要用分田分地动员农民当兵参战,一旦中共夺取政权,就把那土地收回了。
三面红旗是为实现军购攻台的大诈术,着实骗了不少人。本国人民基本被骗倒,甚至连毛泽东本人都可能受骗。外国人民也受骗不轻。据说到了70年代中日建交之后,日本还有人来问大炼钢铁的实际后果。50年代末,日本正在发展超大高炉,以提高质量和减低成本。但中国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做一些小高炉。按科学道理,日本人觉得中国这一套不行。但是,后来看到数字,硬是比他们的大炉子“多快好省”。令他们疑惑不解。他们就没想到中国的钢产量是“诈术”。
所以,表面上毛泽东好像大傻瓜一样地相信浮夸虚报,而且鼓励浮夸虚报,实际上他是有目的——他需要这些数字,哪怕是假的。一来巩固对经济的领导,二来威吓美蒋,三来鼓动大陆民众积极参军攻台。我们在前面引用过他在59年庐山会议时给张闻天的信:“你找来的漆黑一团的材料,尽是假的。”毛泽东靠什么反击张闻天彭德怀的进攻?靠虚假数字。根据下面上报的数字,说你的真数字是假的。这假数字就是毛泽东的武器。既能威吓美台,又能用来镇压务实分子和知识分子。这么有用的武器当然越多越好,越厉害越好。
毛泽东通过反反冒进,鼓励浮夸虚报,要的就是这些虚假数字。反反冒进是57年初开始的,说明毛泽东在大跃进开始之前,在反右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制造并使用虚假数字,用诈术为“军购—攻台”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反右,就知这是毛泽东故意把中国人搞得傻乎乎。好让他能用“诈术”兴兵。但这虚假数字是双锋利刃:中共内部的的信息系统全部被其破坏,真信息都消失了,就剩下假数字了。结果中共干部也被唬住。连赵紫阳等人,也相信农民还有很多粮食,征收不上来,是农民瞒产私分。应该说中共干部如赵紫阳等,还是比较认真务实的。如果他们都对农民的状态有如此错误的认识,说明中共的信息系统崩溃,下面送上来的全是假情报。笔者认为连毛泽东本人也是受害者。要说使用假数字,中共也有传统。当年平型关战役之后,毛泽东亲自把上报战果夸大数倍。在抗美援朝期间,东北空军司令部的上报数字,也比实际战果夸大一倍有多,由东北空军司令段苏权揭发,段却因此在空军挨整,最后离开空军。也是在朝鲜战争中,在发动狙击运动的时候,上报的战果,击毙的敌人居然超过了美军的建制。假数字是中共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有破坏自身情报工作的负作用。但是没关系,中共还是打赢了。所以毛泽东对玩假数字不但熟能生巧而且乐此不疲。特别是为成就军购攻台的大事业,他不光是要骗国军,美军,还要骗自己的的共军。怎么骗?干脆从最底层上报的数字就作假。他只有骗过了自己的共军,才能维持他对经济的领导权,才能把他的军购攻台五年计划完成。
这个军购攻台计划,在50年代是公开的。到处都张贴着“解放台湾”的广告,“解放台湾”的口号天天重复,甚至被编成大型木偶戏,小学也组织学生观看。而大量军购也是公开的。因为解放军的装备都是苏制的,或苏联援建工厂制造的。保密的只是时间表。从这个意义上看,反对三面红旗,就是反对他的军购攻台。当然中国人没有力量制止他的计划。倒是苏联人管用。苏联59年6月停止核武器的援助,60年7月停止几乎所有军工项目的援助。毛泽东就只能放弃攻台。
这下子让毛泽东意识到,他犯了错误,他的军购——攻台计划太依靠苏联人,如果苏联人不卖给你武器,你就没办法。你就是接着搞大跃进高征购,也没意思了。你征收来再多的粮食,人家也不卖你武器。这时候他知道继续把持着经济领导权,也没有意义。只好在60年底——苏联停止军售3个月后,把经济领导权交出,让刘少奇去收拾烂摊子。在60年毛泽东在杭州研究苏联经济。这事也比较奇怪。中国经济被他搞成这样。他研究苏联干什么?中国的经济和苏联的经济还是有很大不同。笔者认为他研究的题目是:为什么苏联就不要中国的粮食了?他以前的估计是苏联一定会要中国的农产品。不然苏联人没法活。所以他认为无论如何,也能从苏联买到攻台装备。但是60年苏联就硬是不卖了。
如此解释他的行为,并不否定在前面说的:到了60年底,他看到二次跃进彻底失败,故放弃经济领导权。如果他的经济政策很成功。他当然还是愿意继续把持经济领导权。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苏联的行为,是以他们的国家利益为基准。我们已经再三讨论过苏联的国家利益,现在再进一步分析:苏联的国家利益大约有这么三条原则:1,用落后的武器赚钱。2,大陆和台湾分裂。3,让中国在东方威胁美国。吸引美国的兵力。从1950年起,直到现在,苏俄始终一成不变地按上述三原则行动。这第一、三两条都好理解。至于这第二条有什么道理。我们可以从越南对中国的情况看出来。越南统一了,就来打中国。如果朝鲜统一了,那中国的东北就可能出事情。我们再看大陆台湾分裂对俄罗斯有多大的好处,那就更明白这一条的战略意义了:苏联分裂之后,俄罗斯的军工产业在很大程度上靠中国的美元维持。中国为什么这么起劲地给俄罗斯送美元,购买连印度都不要的飞机?因为中国有个台湾问题。
我们再看台海分裂对美国有多大的好处(台湾也用大把的美金买军火),也就明白了,这台海分裂是美苏或美俄两国的共同利益。这个分裂是由两个超级大国共同维持的。在59年的时候,苏联和美国都认为中国有攻台的企图。按赫鲁晓夫的话说,毛泽东是好斗的公鸡。所以认为应该控制中国的军购,在当时就是停一停。如果卖的太多了,会使毛泽东认为“长缨在手”,真格地渡海攻台,甚至扔原子弹(如果苏联早早地卖给他)。那不是很麻烦?所以在60年苏联就把军火买卖停了。等到毛泽东认为军购攻台无望,放弃了经济领导权,苏联又恢复武器买卖了:61年同意卖给中国米格21和制造图纸,设备,生产许可。后来还有防空装备、坦克、装甲车等等。这些装备对苏联来说落后,而对中国来说还是很先进。也就是说,苏联根据自己的利益,控制着中国的军购速度。又要挣钱,又不能让中国给他惹麻烦。台海两岸的军备水平,分别在苏美的控制之下。苏美两位大佬维持着两岸的分裂和军购竞争,从中大笔捞中国人的血汗钱。台湾海峡就是苏美或俄美两国的ATM。这么一个好地方,苏美两国怎能让毛蒋二公破坏?毛泽东看不清这一势态,蒋介石也看不清。中共内部的务实份子,还是比较明白。所以他们愿意搞“无核区”,“吃穿用,农轻重”,而攻台不感兴趣。
苏联有时候也很愿意,甚至主动卖武器给中国。那是出于第一、三条原则。卖给你武器,挣大钱,何乐而不为?你有了厉害的武器,作出攻台姿态,美国就紧张了,必须在西太平洋部署强大舰队。苏俄在地中海和波罗的海的威胁就小一些。
对于大跃进,还有一点值得深入讨论。那就是食堂化。食堂化在某些地方,一开始很受欢迎。因为中国农民世世代代吃不饱。在56年高级社的时候,把农民的牲口土地“入社”集体化了。在57年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挨饿,甚至饿死。一旦食堂化,农民发现能放开肚子大吃,自然欣喜非常。再听说以后的粮食吃不完,更加兴高采烈,大吃猛吃。
笔者的感觉,这有点像文革刚开始的学生造反。学生在造反之初真是高兴。少说也有90%的人是真高兴。他们高兴什么?首先是不考试了,然后是坐火车不要钱,随便你全中国到处玩。各处接待站还提供免费食宿。这多好啊。笔者认为毛泽东在大跃进和文革时的手段,基本一样,就是让你高高兴兴地把自己赖以为生的资源破坏,同时高兴地交给他处置。大跃进之前,农民吃不饱,毛泽东说,咱们来个痛快的,把你的口粮都拿出来,送到食堂来,我让你们猛吃,大吃。农民很高兴。把口粮拿出来送给食堂,毛泽东一方面让大家猛吃,一方面从后门把粮食往外运。送给苏联换了核技术和米格飞机。如果不搞食堂化,粮食在农民手里,他就不能从公社仓库里直接运走粮食。农民一边大吃,他一边猛运。你吃的高兴,他运的方便。等到没粮食吃了,农民饿死了,他的武器也买到了。文革也是这样。学生说,我们多苦啊。升学压力这么大,功课这么多。教育这么差。毛泽东说,那好啊,我们把学校砸烂吧。学生就高兴了,造反了,可是学校砸烂了,学生更没学上,别说好的教育,连坏的教育也没有了。学生只好统统下乡。这么一来,这些学生本来在城里吃的口粮,还有本来应该给教育的投资,都省下了。毛泽东拿这些东西干什么?搞他的大三线,发动世界革命!
同样,我们在前面说过,公社化食堂化是一种动员机制:管住了口粮就管住了人,谁不服管没饭吃。文革也仍然是建立一套动员机制。毛泽东公开说“红卫兵是解放军的预备队”。除此之外,在农村受过吃苦锻炼的广大知识青年,是比学生好得多的兵源。大量知识青年直接去了建设兵团,那真身就是解放军的一部分。兵团和农村很苦,而毛泽东掌握着户口和粮食,只要一招兵,大家莫不奋勇报名。毛泽东对此太有经验了。他知道只要有粮食和城市户口在手,必然有踊跃报名参军之人。如果不把学生赶下乡,首先他们不太适合当兵,其次城市户口和工作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如果没有文革,他们都有城市户口和工作。我们知道黑五类出身的遇罗克,在文革前虽然没有上大学,但是拥有北京户口和技术工人的工作。在文革之前,对于城市青年来说,城市户口和工作不稀罕。但这在文革时期,却变得十分稀罕宝贵。连大学生都梦寐以求而得不到。为这东西,人们就能踊跃地当兵打仗。由此可知。文革和大跃进一样,为毛泽东提供了非常有效的,以前没有的动员机制。
逐鹿中南
中南半岛就是东南亚的大陆部分,包括越、老、柬、泰。马、缅等国。毛泽东的世界武革,包括一个进军计划,方向为中南半岛。我们知道在50年代毛泽东的战略计划是“军购攻台”。但是经过金门危机和60年苏联拒绝继续贷款军售之后,攻台计划不能继续。毛泽东的战略方向改为东南亚。应该说南进本来就是毛泽东的第二方案。第一方案当然是攻占台湾。既然攻台不成,毛泽东才被迫改为第二方案。对毛泽东来说,进军中南半岛也很多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占领更大的地盘,按毛的说法,这可以安置中国过多的农民。但这是表面理由——毛泽东如果真为农民着想,可以采取更容易和有效的措施。而且那里本来就有很多华人,掌握着东南亚的经济。如果打过去对当地华人是灾难。所以毛泽东绝非为中国人民着想,其真正的理由是满足毛泽东自己执着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梦。如果毛能在东南亚占据一块地方,并用建设兵团将其巩固,则毛泽东的武功就可超过忽必烈。同时可以得到心理幼稚的一些中国人的崇拜。至于为此付出的经济和人命成本,则在传统上是不被考虑。
另外一方面,南进计划也是对美国的惩罚——是美国阻止了毛泽东攻占台湾。对于毛泽东,中南半岛是台湾的替代。你美国不让攻台,我就南进。对于毛泽东的南进计划,请参看【冷战中国网】上之【黎笋谈越中关系的报告】vii。该报告大约发生在1980年,也就是“自卫反击战”之后不久。文中说:
在1963年赫鲁晓夫犯错误时,中国人立即发布了一项包括25点的声明,邀请我党前去发表自己的观点。长征兄弟和我以及其他兄弟一同前往、、、、、
在我们离开之前,毛会见了长征兄弟和我本人。毛坐下来和我们聊天,最后他宣称:“同志们,我想让你们知道这一点。我将是五亿渴望土地的农民的主席,我将派一支军队一直打到东南亚。” 邓小平当时也在座,他补充说:“这主要是因为贫困农民的境况是如此糟糕。”
“ 毛问我:
——老挝,有多少平方公里(土地)?
我回答:
——大约20万(平方公里)。
——人口有多少?(毛问)
——(我回答)大约300万!
——(毛回答)那不是很多嘛!我要让我的人民到那里去,就这样!
——(毛问)泰国有多少平方公里(土地)?
——(我回答)大约50万(平方公里)。
——那么有多少人口?(毛问)
——大约4,000万!(我回答)
——我的天!(毛说)中国的四川省有50万平方公里,却有9000万人。我还要让那里的更多一些的人去(泰国)!
对越南,他们不敢以这种方式谈论迁移人口的事。然而,他(毛)对我说:“同志呀,贵国人民真的打败了元朝军队吗?”我说:“的确如此。”“你们是不是真的打败了清朝的军队?”我说:“的确如此。”他说:“也打败了明朝的军队?”我说:“是的,还有你。我也打败了你。 你知道吗?”我就这样对毛泽东说话。他说:“知道,知道!”他想拿走老挝,拿走整个泰国……还想拿走全部东南亚。让[他的]人民去那里生活。当时情况复杂(到如此程度)。
(以上摘自冷战中国网)
黎笋的这个讲话很重要,想理解中国文革的人,都应看看这片文章。该文章有很多内容,黎笋首先说中国从54年到60年,不支持越共南下:
朝鲜的战斗结束以后,压力全都落在越南身上,当时他(周恩来)说如果越南人还要继续打下去,那他们就得自顾自了。他们不会再帮助我们,压我们停止战斗。
当我们签署日内瓦协议时,正是周恩来将我国分为两部份。我国以这种方式被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他曾又一次向我们施加压力,要我们不要对南越做任何事情。他们禁止我们起来向美国支持的越南共和国进行斗争,但是他们中国人无法阻止我们。
我们说:“我们不得不和美国作战以解放南越。”但毛说:“你们不能这样做。南越必须坐等很长一段时间,从现在起等一辈子,五到十辈子,甚至二十辈子的时间。你们不能和美国人打。和美国人打是危险的。”毛泽东害怕美国到如此程度……
、、、、然而,我们不同意。我们继续秘密地发展我们的力量。当吴庭艳拖着他的断头机在南越许多地方往来巡游时,我们发布命令组建群众武装来反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从吴庭艳政府手中夺取权力。我们并不在意中国人。当夺权起义开始以后,我们前往中国,会见周恩来和邓小平两人。邓小平告诉我:“同志,既然你们的错误已经变成了既成事实,你们就只应该以一个排以下的规模作战。”这就是他们向我们施加的那种压力
但是在1960年中国的态度突然变化,据沈志华先生的文章:
1960年初,越劳党中央开始在南方一些省份的农村发动总奋起。5月,周恩来、邓小平在与越南领导人商谈南越斗争方针问题时即提出:总的说来,要搞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在城市里,一般地说是搞政治斗争,但最后要搞垮美吴集团,没有武装力量不行;南越农村有广泛的群众运动,有武装斗争,但武装斗争中也有政治斗争。[11]这表明中国的对越政策此时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数月后,越劳党三大就进一步确定了解放南方的战略任务。12月2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宣告成立,中国政府率先予以承认。翌年2月15日,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宣布将南方的革命武装力量统一为“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
我们在上面说过,60年也正是毛泽东的战略大改变的时候。从军购攻台,转为世界武革——而南进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这一南进计划,笔者几十年前已有所闻,并非全信黎笋之说,而是根据之前之后的事情,作一推断:毛的计划,是和越共,巴特寮(老挝共产党),和柬共和马共,联合夺得东南亚的政权,或全部或一部。中共作为上述行动的参与者和投资者,理应获得回报。
也就是说,在50年代,越南是中共手中的筹码。如果美国放弃台海,则中国压制越共,把南越交给美国。中共从54年的59年,6年的时间,也就是毛泽东的军购攻台计划期间,一直压制越共,不让他南进。而美国就是乘这一段时间,在越南建立了南越政权。说白了,这就是用南越换台湾。如果用现在的情况作一类比,大约相当于现在朝鲜的台湾的角色:美国对待台独的态度,大约也就是中国对于朝核的态度。这里面仍然有个交换。但是在50到60年代。美国并不接受这种交换。中国在54年签订了越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从55年周恩来就企图和美国接触。就台湾问题谈判。中方的立场一直是“中美不战,中共攻台”。让美国放弃台湾,但是总要给美国一个报酬,那就是东南亚。但是美国认为自己有足够力量,既保住台湾又保住中南半岛。所以美国一方面坚持协防台湾。一方面建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但是这个条约的参与国,主要是西方国家,中南半岛中只有泰国。所以说美国在中南半岛的势力相当弱。如果中国支持越共,并自己大举南下,美国也会吃亏。根据这种判断,毛泽东认为美国可能会权衡南越和台湾的利弊,或许有可能和中共用台湾换南越。但是美国当时的国务卿杜勒斯,采用所谓“边缘战略”,就是一碰上共产党,就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进入战争边缘——多半就能把对方吓回去。杜勒斯认为在58年金门危机(8月开始)和柏林危机(十月底开始)时,用这种策略,都成功了。中共在58年8月开始炮击金门,在9月从苏联获得情报,说美国改变54年12月签署的美台防御协定,把金门也纳入协防领域(该协议只允诺协防台澎)。中国即降低了炮击力度。在58年10月开始的柏林危机,苏联威胁要进行核战争,迫使美国从西柏林撤军,美国也作出打核战的姿态,于是苏联也没敢怎么样。既然两次成功,杜勒斯在中南半岛也沿用这一策略。我们并不知道中美在此期间,有没有在南越和台湾问题上讨价还价。我们只知道美中华沙会谈在1957年12月中断。中断的原因是中国要求过签订一个中美之间不使用武力协议。但是美国要求附带一个中共对台不使用的武力条款。双方谈不拢,会谈中断。金门炮战(58年8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美国恢复已经中断9个原的中美谈判。谈判的目的还是那个:用南越换台湾。显然中美之间没有做成交易。现在看来,即使中共和美国之间有畅通的交流管道,这个交易也很难作成。一是这种交易必须以牢固的互信作基础。而中美双方到现在也没有建立这种互信。二是对美国这种有制海能力的国家,台湾比南越更为重要和容易防守。
到了60年,毛泽东发现苏联不卖武器,而美国在金门表现出寸步不让的的态度。“军购攻台”无成功的可能性。被迫采用第二方案,也就是世界武革和南进。所以在60年,中国对越共一改以前的态度,全力支持北越军队大举南下。这一转变的公开表现是60年5月的中越会谈(在苏联正式停止对中国军援前一个多月,当然,中苏都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同时也是在60年,老挝在四月选举之后,巴特寮在中越的支持之下,发起武装斗争。
毛泽东的计划,应是让北越军队南进攻击美军,拖住美军主力,并消耗其有生力量,逼迫美国按照朝鲜模式,派出地面部队进攻北越。中共也按朝鲜模式大举派兵南下。因为越南形状狭长,周旋不便,所以战争必然伸延进入西部的老挝、柬埔寨和泰国。战争展开之后,中国军队将以以西部(老挝柬埔寨)的山地和丛林为根据地,美军则以东部的海洋为基地。
中国大规模参战的时机,应在美军地面部队进入北越之时。这一点也是公开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1965年3月22日发表声明:“如果美帝国主义者继续派遣美国及其仆从的作战部队到越南南方并继续将战火扩展到越南北方和老挝,那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将呼吁各国人民派遣青年和军人来越南南方,同南越人民一道消灭共同的敌人”。
在65年的时候,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华约国家也都提出派志愿人员到越南参加抗美斗争。而中国要求越南拒绝他们,只接受中国的军队。
也是在60年,由中共直接支持的马共,从马来西亚转入泰国山区,同时缅共武装也在中共的支持下活动。
马共首领陈平和毛泽东。陈实际为中共干部,现住中国,2003年曾要求回马来西亚,被马国政府拒绝。
美国也明白毛泽东的企图。美国坚持两大策略。一是不派地面部队进入北越。二是大规模空袭老挝。
为了阻止中共南下,美国从60年开始,不停地向中共传达信息,说美国无意与中共为敌,对中国绝无侵犯之意。并说如果中共不支持越共南进,则美国马上打道回府。但是这些事情都没有奏效——因为美国没有在台湾问题上让步。中共反而更努力地鼓励越共南进。我们知道,这是毛泽东的南进计划在起作用。美国在增兵南越的同时,也就是在64年,一再向中共和全世界保证,不派地面部队进入北越,不试图占领北越——也就是说,越南战争不是朝鲜战争,所以大家别按朝鲜战争的模式行动。除了美国之外,不希望中共南下的还有苏联和越南。苏联一直想把越南拉到自己的一边。越南有自己的生存问题,喜欢投靠大老板。在文革之后,中国虽然倾其所有,还是比不过苏联。特别是67年夺权,全国局势混乱,生产停摆。虽然专为支援越南,在全国发动“清仓挖潜”,但是和苏联的财力和装备相比,中国就差远了。特别美国大量增兵之后,战斗力显著加强。越南在战场上遇到严重挫折。在68年1月底,越南发动大规模的春节攻势。虽然获得政治利益,但是军事上损失惨重。共37000人阵亡,更多的人受伤和被俘。据北越军管说,共损失了二十万人。而美军损失2500人。事实证明越南需要大量先进武器。于是在69年,越南已经决定投靠苏联。从那时期,苏联已经成为越南的主要武器供应者。其武器质量和数量都大有改进。到了72年3月越南四个师,开着苏制坦克,由苏制远程大炮掩护,冲过南北越军事分界线,这时越南的装备的90%,来自苏联。越南因此义无反顾地倒向苏联。苏越两国形成联盟,按毛泽东的想法,应该对苏联进行警告和报复,于是就有了珍宝岛战役。但是这么一打,使苏联把中国当作第一敌人。苏联更积极地支持越南,只等越南统一之后,苏越立即形成对中国南北夹攻势态。
在60年代,珍宝岛战役之前,毛泽东还很着迷于他的南下战略。他从被三面红旗严重摧残的中国经济中,每年拿出50万吨食品,无数武器弹药,和数目不明的美金,支援北越,使北越军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大举南下。毛泽东在62年否决了务实派的“吃穿用,农轻重”方针,而把资源投入大三线和对外军援。他估计美国可能在70年左右进攻北越——也就是他挥师南下的时候。在此之前应把大三线基本建成,并把成昆铁路修通。成昆铁路联系四川和云南,也是大三线向中南半岛的补给线。特别是向老挝进军,不能使用靠近东边海岸的中越铁路。成昆铁路在从64年大举动工(在大跃进58年修了61公里就停了),到70年建成通车(全长1141公里)。真是按他的南下时间表修通了。但是通车之时情况已经大变,中苏之间战云密布,南进战略流产。这条进军通道变成了撤军通道。
在中国的支持下,北越军队大举南下。迫使美国逐年增兵。以下是美军的越南的人数:
1962年,美军顾问1200人,
1963年 美军顾问15000人
1965年 战斗部队二十万。
美国飞机轰炸北越。65年4月,约翰逊下令向越南增兵6万,并把同盟国南韩和澳大利亚的军队也派驻越南。在65年5月,越共出动三千正规军,攻占南越省会Song Be,当时已经和美军进行三个团以上的规模的战役。在65——66一年之中,驻越美军猛增一倍。
66年底 战斗部队四十万
67年 达50万
68年 达54万
可以看出从65到68年美军加速增兵。战争迅速扩大。在65、66年期间,毛泽东推测,美国可能在70年之前从地面进攻北越。美国承诺的不派地面部队进攻北越,很可能被迫作废。而中国也就加紧准备,在美军北上的同时大举南下。
也就是说,在毛泽东的时间表里,文革开始于南进大战前夕。目的之一是肃清务实派的阻力。这些务实派显然是不想打仗。而是想搞“吃穿用,农轻重”,给百姓温饱安乐。特别是在毛泽东热衷世界武革和大三线之时,刘少奇通过四清,建立了小队核算,阻止毛泽东调用更多的粮食。也阻止他建立以口粮管制为基础的动员体系。另外,九大的召开早已在日程上,自1956年召开八大之后,到了65年已经有九年。到了66年无论要开,不然十年不开代表大会,说不过去。这时刘少奇的威望与日俱增,一旦召开九大,则毛泽东很可能失去绝对领导权。所以为了保持权力,和实现毛心目中的宏图伟业,必须首先把刘少奇等人赶走。务实派和南下计划之间的关系,见以下摘录:(自沈自华先生的文章【关于1950-1970年代中越关系的几个问题—简评黎笋谈越中关系的文件】):
1962年,王稼祥提出的在老挝和越南问题上,当前要注意避免把美帝国主义的锋芒全部集中到中国来,中国 “不宜突出,不宜打头阵”;援外工作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等正确意见,被康生等人扣上了“三和一少”的帽子。此后,毛泽东即把所谓对外搞“三和一少”、对内搞“三自一包”,以及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向资产阶级投降”作为中国党内有修正主义的主要例证,反复点名批评、、、、
所谓三和一少,当然是否定南进计划。量力而行当然也就不能大举下南下。从这个意义上看,毛泽东在65年对罗瑞卿的整肃,也和这一计划有关。罗认为南进必须和苏联联合。罗从军事角度考虑,中国不可能既南向攻美,又北面防苏,如此两面作战为兵家大忌。在65年美国加速增兵越南的时候,中国应该和苏联联合。罗瑞卿的意见,实际内容和周恩来张闻天和刘少奇等人的意见一致,这几个人在和越共领导会谈的时候,多次表现出来这种态度。对于务实派来说,如果不能阻止毛泽东的南进计划,那就只能和苏联联合——中国没有力量既反苏又抗美。但是毛泽东不愿意。毛为什么不愿意,我们只能猜测。第一个原因是他想作过国际共运的老大,如果和苏联联合,他只能当老二。第二原因可能是他认为,一旦和苏联联合,南进根本就不能进行。就像50年代赫鲁晓夫一直阻止他攻占台湾。如果站在苏联的立场来考虑,苏联一定会支持越南,遏制中国南进。基于这种考虑,毛泽东会认为罗瑞卿的意见的实质,和王稼祥的一样。如果采纳,毛泽东既要当共运老二,又不能开疆扩土。那他还能干什么?
由此也可明白林彪整肃罗瑞卿的理由,叫做“用军事冲击政治”。罗瑞卿的建议,表面上完全是从军事策略出发,但实际上破坏毛泽东的政治计划。什么叫做政治?毛泽东对政治有自己的定义:政治就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关键是夺权。对毛泽东来说,当时的政治有两大重点,一是防止刘少奇为首的务实派夺权,二是争当国际共运老大。罗瑞卿在这两方面都不为毛泽东出力。所以林彪说罗瑞卿“用军事冲击政治”。这个理由十分乖巧,完全迎合毛泽东的意图。说明林彪“脑子就是灵”。于是毛泽东罢免了罗瑞卿。当然他也会想到罗瑞卿是务实派在军内的代表,整肃了罗瑞卿,也是为整肃刘少奇、贺龙作准备。
但是从军事上说,苏联在北面确实是个威胁,足以阻止中共南进。毛泽东以其“打麻将十三张牌,主要靠手气”的赌徒态度,认为不用理睬苏联。因为北约在欧洲牵制苏联,苏联没有力量攻击中国――苏联也不想两面作战。如果苏联不想两面作战,他不会打中国,那中国也不会两面作战。我们看到,基于这种考虑,他很放心地和苏联在边境搞摩擦。甚至用“珍宝岛战役”惩罚苏联。他认为既能和苏联搞小战争,又能南下。
至于务实派为什么反对南进计划,那是基于当时的事实和历史:南进比攻台更难于成功。攻台的敌人只是美蒋。而南进的敌人将是美苏越泰老柬六国。中南半岛部族众多,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中国人不适应。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共在那里“天时地利人和”三利尽失。从历史上看,攻台屡屡成功,南下往往失败。再加上云南广西有很多少数民族,安抚都不容易,更别指望让他们打仗——毛泽东说他想让壮族苗族士兵南下老挝。中国的经济也经不起远征大战的折腾。南下对中国人民和中南半岛的人民,都有害无利。
?毛泽东也知道南进是个无底洞。所以他在文革期间也建立起一套动员体制。红卫兵就是解放军的预备队。下乡知青变成兵源。从城市里抽调大批资金,用于南进。
但是我们看见,越战和文革都没有按毛泽东的设想进行。在越南美国坚持不派地面部队北上。而中国的文革迟迟不能结束。67年夺权不成。大批军队散布到地方军管。68年建立起各省革委会,局势算是稳定了。这时毛泽东认为在70年前就可以南下viii。于是在68年4月发表了支持黑人反暴斗争的声明,该声明最后几句,大约就是“反美战争总动员”:
“我呼吁:世界各国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一切愿意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人们,行动起来,给予美国黑人的斗争以强大的声援!全世界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向着我们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们发动持久的猛烈的进攻!
可以肯定,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的彻底崩溃,世界上一切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彻底翻身,已经为期不远了。”ix
69年三月就发生了珍宝岛战役。这也给了美国一个信息:中国是不能南下了。所以美国在70年4月30日,在柬埔寨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当时西哈努克正在中国访问,国内政变了,他在北京建立流亡政府,号召在发动柬埔寨反美战争。按说这是中国出兵东南下的绝好机会。但是,毛泽东知道自己已经没这个力量。只能坐失良机——从69年3月,中共已经开始从越南和老挝撤兵。也是在70年,美国支持的南越军队进入老挝,这也是毛泽东等待很久的进军机会。当然,这也是美国知道中国不能南下,才派南越军队攻入老挝。毛泽东在70年5月发表了【5、20声明】。这时候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南下计划,只是在时间上有所推迟。柬埔寨和老挝仍是该计划的中心。在此前的5月11日毛泽东和越共总书记黎笋的谈话中,说:
毛泽东:将来老挝决胜的时候,可以到广西招一些壮族人,到云南招一些傣族人。壮族人很能打。x
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还特别向黎笋提到他当年是国共两党的跨党分子。笔者以为毛泽东在这种场合说话都是语义双关,意思是让黎笋在中苏之间“跨党”,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给他毛泽东留下一些地方,供他南下开疆扩土。不然他不是白花了这十年和三千多亿人民币?后来我们知道,越南一点面子也不给,硬是把老挝柬埔寨全占了。
如果毛泽东有些微国际知识和历史知识,他应该看到,中南半岛的共产战争,只能摧毁华人和中国的势力。他还想着让壮族和苗族南下,实际上那里早就有很多华人,还掌握着当地经济。
但是南进计划实际上在69年就已经不可能了。中共军队在69年3月开始从越南撤退。这是因为珍宝岛战役发生,除了毛泽东,所有当时的领导人都反对南进。连江青也反对南下。因为国内太乱。女人在战争中也显不出什么能力。周恩来和林彪也反对。如果让毛泽往下搞,那就是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他们个人的灾难。
美国并非不知道中国对老挝的企图。艾森豪威尔在60年交接总统权力给肯尼迪时,特别提醒他,老挝是他的重点之一,也是东南亚“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艾森豪威尔说:“为了不让共党占领老挝,我们不惜战斗”。在60年代,中共派大批部队进入老挝和柬埔寨修路,并有军事代表(段苏权)在巴特寮常驻。这些公路联通中老柬越,一旦大战爆发,中共军队就可通过这些道路直捣老挝泰国和柬埔寨。中共并没有派出很多作战部队进入老挝。因为老挝境内的敌人,只限于美国支持训练的苗族(的一个部落)。总共有几千人。主要的敌人来自美国的空袭。
美国招募的苗族战士,1975年小部分移民美国,大部分被越南军队消灭
中、越。美三国在老挝的战争,美国叫做“秘密战”。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名字。现在网上对段苏权将军的纪念网页,对其任驻巴特寮顾问组长一事,也一字不提。美国对老挝战争的沉默程度,和中共不相上下。但是这场战争却是非常惨烈。美国在老挝投下两百多万吨炸弹,超过二战美国扔的炸弹的总重量,几乎合老挝每人一吨。在某些省份和每人两吨。据美国人说,由于扔了太多炸弹和落叶剂,现在老挝有些地方看上去和月球一样。苗族人帮助美国,保护美国飞行员,打击中越寮共产军队,后来在75年被越共灭族。在此前美国把两千苗族人接到美国。
珍宝岛战役给了美国一个机会,到柬埔寨去扫清越共的补给线。这个补给线主要是苏联使用的。苏联的重装备(大炮坦克导弹)主要从苏联运到西哈努克港,然后通过柬埔寨的胡志明小道送给在南越的越共军队。珍宝岛战役之后,美国知道中共不能南下,才敢于在柬埔寨发动政变。
但是珍宝岛战役也使使美国看出,这个世界并非是原来想象的共产——资产两极。美国和苏联没打过仗,中国和苏联倒是打起来了。中南半岛的局势也因此而改观:如果美国待在越南,则是越中苏三国对付美国一国,美国受不了。如果美国撤走,则能形成中美对抗苏越的局面,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大为有利——因为美苏之争的重要性和规模,远大于中南半岛。故珍宝岛战役之后,美国把60年代信奉的“多米诺”和“升级战”理论,统统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用放弃中南半岛,换取美中的反苏同盟。这个策略很高明,应该说美国的国际战略水平,因此提高一个档次。美国从69年从越南撤军。到了69年底,驻越美军比68年底的54万减少6万。为48万。
69年三月的珍宝岛战役,真是一件近代史上的大事。就在这个月,中国也开始从越南撤军。中国从64年到69年,派出32万军队进入越南。从69年3月开始撤军,以增强北部防线。69年的8月,美国国务卿和越共代表在巴黎秘密会谈,商讨撤军计划。从此美国撤军已成定局,只剩下时间表的问题。
与此同时,苏联的国际战略也有重大变化。苏共在1969年6月5-17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共有75个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现阶段反帝斗争的任务和共产党、工人党和一切反帝力量的统一行动》,和有关中国和越南等问题的决议。这次会议标志着苏联代替中国,成为越共的第一投资者。也标志着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的开始。我们应该注意,在个会议后两个月,苏联即主动发起铁列克提战役。该战役说明从此苏共放弃以欧洲为重点的战略,改为以大洋为进军方向的全球战略——说明勃列日涅夫和毛泽东一样,也有“雄主之梦”。他如果作一首诗,应该是“伊凡雷帝,略输文采,叶卡林娜,太过风骚,一代天骄,彼得大帝,只识木船泛水泡。具往已,试争霸五洋,还看今朝”。勃列日涅夫也有南下战略,目标是太平洋或印度洋——比毛先生的中南半岛之梦, 气派大多了。毛泽东的南下之梦,做到70年就醒了。不全醒也是迷迷糊糊,不能接着往下做。但是勃列日涅夫的大洋之梦,一直做到90年(他的接班人接着做)。着实比毛氏的梦又大又长,结果当然也是又大又坏:把一个苏联给做掉了。如果让毛氏也这么作梦,中国也已经被他做掉了——而且是赶在苏联解体之前。毛泽东在铁列克提事件之后,了解到勃列日涅夫不是赫鲁晓夫,而是和他一样执迷于“雄主”的人物。和勃氏一比,他就软了。后来联美反苏时的口号,叫做“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三句话是从朱元璋那里抄来的——洪武皇帝是毛泽东经常学习的好榜样。原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是这个“不称霸”当时就有人认为不妥。因为以中国的实力,离称霸着实遥远。连台湾海峡都过不去,自己的领土还被别人分裂,如何谈得上称霸?那么这“不称霸”从何而来?就是从毛氏对勃氏的嫉恨——碰上勃氏,就得让他老勃称霸,他老毛就得从中南半岛撤退,雄主之梦破灭,最高目标也就只能是“守成”。如果碰上的不是勃氏,还是赫鲁晓夫,那这个南下梦还能接着作。这个勃氏真敢下狠手:后来突进阿富汗,直逼印度洋。如果中国在70年代陷入中南半岛的泥沼(正如苏联陷入阿富汗泥沼),那在80年左右,苏军坦克可能就不去阿富汗,而是沿着林彪将军北逃的路线,直插山海关,再建满洲国。我们应该感谢珍宝岛战役,和铁列克提牺牲的烈士。他们让毛泽东的南下迷梦破碎,不然中国没有今天。
1969年的时候,毛泽东已经76岁,头脑转得慢。珍宝岛战役之后没有马上拐弯。在越美会谈(69年8月)的时候,中国驻越大使奉上峰之命,要求北越把美国的地面部队,吸引进入越南北方。显然还处于“美国北上中国南下”的计划之中。实际上,从66年到69年,越美双方都避免出现这种“北上南下”局面——如果出现了,对美国和越南都不利。所以到了69年还要求越南“吸引美军北上”,实在是把越南人当傻瓜了。如果毛泽东的脑子转得快,珍宝岛战役之后,马上就应该停止应该援越,改为援美。并封锁苏联的援越通道。如果有中美两国的支持,柬埔寨也不会被越共占领。老挝可以保留一半。中南半岛华人势力也可以保留一半。越南不能也不敢和苏联南北夹击中国。但是,毛继续支持越南到76年。此前和苏联开展“援越竞赛”。新生产出来的武器,来不及装备中国军队,就给了越军。甚至把中国军队的现役装备,检修后交给越南。如果要评比近代史上最糟糕的内政和外交,毛泽东一定是双料冠军。
除了脑子转得慢,毛也太缺乏国际知识。所谓国际知识就是现代知识,当时国际上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国际市场、资本和科技。这些资源可在全球范围流动,既容易获取也容易获利。当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和南欧国家,正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都突飞猛进。而毛泽东的国际思维却停留在忽必烈时代,对现代丰富的国际资源一无所知,却盯着老挝的穷乡僻壤。而且,6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各老牌殖民国家,纷纷放弃经营了百年以上的殖民地,他毛泽东却想效仿法国一百年前的做法,殖民中南半岛。真可谓不识时务。而且毛和黎笋的谈话,表现出毛的思维非常混乱,居然说69年5月卸任的中国驻越南大使朱其文是国民党。
毛泽东的南下战略,耗费中国人民将近三千多亿人民币:大三线耗费两千多亿人民币,的越战耗费一千多亿人民币,而1970年的全国GDP也才不到两千两百亿xi,从49年到79年的基建总投资仅为六千亿元 。
花了这么多钱,培养了越南这样一个敌人。自从苏联在70年成为越共的主要投资人,向越共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武器,包括SAM2式导弹(攻击高空目标,可以击落B—52),雷达联动高炮(攻击中低空目标),坦克,装甲运兵车,130野战炮(M46,射程达27公里,平射可穿透250mm装甲)。这些武器中国当时不能制造,手里有的也是从苏联买的,还不如越南的先进。在此之前中国只能向越共提供107火箭弹,和手动37高射机关炮(只能目测瞄准)。一旦换上了苏联武器,越共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军。当然更超过中国军队。非但有力量赶走美国,更能和苏联配合南北夹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