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71)
2025 (2)
此书对欧洲文明起源的介绍超过对历史细节的介绍。其实也可看做是一本简明欧洲文明史。
欧洲文明是个混合体,它的三个来源分别是: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古希腊学术,古罗马律法);二是基督教文化;三是北方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文艺复兴不是要走向现代,而是要复古,是想回到基督文明之前的古典主义。其实也是对基督教思想统治的一种变相反抗。
马丁路德的宗教没有被天主教会镇压是因为欧洲政权的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再就是得益于印刷术的发明,使教会还没想好如何惩罚路德时,路德已经迅速成名,尾大不掉了。
路德新教的中心教义是因信称义。这是一种反求诸己的内省式宗教。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摧毁后,东罗马帝国又延续了一千余年,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日耳曼蛮族虽然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可他们并没有真正统治这个辽阔的帝国,这些目不识丁的蛮族,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并且全部皈依了基督教,带着粗野不文的蛮族文化融入了原有文化,也给欧洲文明注入了强悍的战士文化。
法国启蒙运动发端于理性主义,但启蒙运动的领导人物并不是民主主义者,如果有开明专制的王权愿意实行理性社会,他们也乐意与之合作。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是汇编出一套百科全书。秉持理性主义的理念,这套全书对基督教持平视态度。这显然藐视了神权。
古典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进步。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未来会越来越好,社会是在不断进步之中。
欧洲进步的轨迹是:15世纪文艺复兴,16世纪宗教改革,17世纪科学革命,18世纪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反宗教的,认为宗教是迷信。
在欧洲这一文明主线之外,日耳曼人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文化。德国的这一独特文化传统后来演化成德国独特的主张个性自由的自由主义文化,这一自由主义后来被哈耶克抨击为伪自由主义。
浪漫一词出自罗曼语,起初的意思并不具褒义,而是特指那些专讲男女情爱的“地摊”文学。
苏格拉底不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支持者,他一直批评雅典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拜拉图的老师,拜拉图是亚里斯多德的老师。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教会了我们如何逻辑思维。
希腊人在所有学术上都胜过罗马人一筹,除了法律。罗马人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开发出一套理想主义的法律体系,周密严谨,公平正义。公元六世纪的《查士丁尼法典》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精美完善的法典。
雅典民主制来源于军队。雅典实行的直接民主制是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制。
西罗马消亡之前,就一直遭受来自北方的日耳曼蛮族的入侵,常年处于征战之中。西罗马灭亡后的一千年里,欧洲几乎一直在不停的战争中,先是日耳曼蛮族,接着是维京海盗,后来是穆斯林入侵和十字军东征。可惜作者没有详细介绍这些战争史,连参与战争的人数和伤亡也不得而知。可以说,中世纪这一千年欧洲没有信史。因为占据了罗马的北方日耳曼人都是文盲,没有留下什么历史文献。维京人是海盗,更没人去写历史。而且海盗都是海葬,这给考古学出了难题,想靠考古复原历史几无可能。穆斯林虽然是文明的,但他们作为胜利者所写的历史也一定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穆罕默德时期的穆斯林对基督徒是宽容的,也是文明的。当穆斯林看到那些粗野的十字军骑士时则大为惊诧。
都说中国历史是血腥的,其实欧洲历史也未尝不是。一千年的征战的鲜血孕育了欧洲的战士文化,也让无数生灵涂炭。只是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历史断了代,我们很难了解当时的悲惨世界。
罗马人最初是君主统治。公元五百年前,因为君主儿子的一次强暴了自己的弟媳的恶行,而导致君主制被推翻,罗马开始实行共和制。
英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制定并不全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而主要是对天主教的敌视。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都是因为洛克的《政府论》一书。
追求民主,自由,博爱的法国大革命,换来的是一个残酷的独裁政权,雅各宾党人的专制。
皇帝和教皇的权力之争一直伴随着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天主教皇曾将亨利四世驱逐出教会,导致后者跨越冰天雪地阿尔比斯山前往梵蒂冈求见教皇。教皇后来心软,取消了驱逐令。
导致英语单词重复词汇居多的原因是英语复杂的来源,其中很多来自拉丁文。在中世纪,不会拉丁文就等于没文化,因为所有学术著作和文学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作的。
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强大,断绝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路上贸易通道所致。
欧洲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权观念的形成得益于欧洲纷乱的历史和分崩离析的政治版图,也得益于碎片化的政治权力。这些价值观随着欧洲的工业革命和强大的国力,得以传遍世界,成为现在的普世价值。而大一统的中国文明虽然长期居于世界前列,但在近代被工业革命一下子甩到后面。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