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谈判风云 《俄罗斯笔记3》

(2007-07-02 08:26:36) 下一个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八十年代末,中国民用航空的飞机基本上靠进口,而且主要进口苏制飞机。五六十年代进口了一批伊尔 -18 ,七十年代初,进口了 5 架伊尔 -62 和一批安 -24 客机。八十年代中期又进口了一批图 -154 、伊尔 -86 和雅克 -42 客机。之所以进口苏制飞机,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中俄贸易有顺差,二是苏制飞机比英美法飞机便宜。

        我作为翻译,主要有三项任务:技术考察和合同谈判;空地勤人员培训和飞机技术验收;翻译技术资料和飞机维护手册。

        前苏联有三大民用航空飞机设计局:伊柳申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和安东诺夫设计局。技术谈判就和这三大设计局打交道,合同谈判则和苏联航空出口公司以及航空备件出口公司打交道。

        技术谈判比较简单,主要由设计局的设计师和专家介绍飞机的技术性能,各大系统的结构和新设备的使用特点。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申戈尔特常常亲自出马,介绍飞机的结构和特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说真的对方并不保守,很快作出解答,有时还提供书面资料,这对中国的航空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比较喜欢做这种场合的翻译,因为气氛比较友好。

        最棘手的是合同谈判,一走进谈判室,气氛就开始紧张起来,尤其在价格上争吵不休,有时候甚至闹得不欢而散。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问题,国际贸易和市场买卖一样,讨价还价是很正常的事。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要维护本国的利益,卖方总想多挣点儿,而买方总想便宜点儿。可是在“反修防修”的岁月,一切都提到与苏修斗争的高度。把谈判桌比作阵地,口号是一切为了国家的利益,寸利必争,寸步不让。所以小小的谈判桌上,往往是风云突变,硝烟弥漫,充满着火药味。

        截至九十年代初,中苏之间的贸易航空占两国贸易的最大比重,所以使馆商务处对谈判工作非常重视,往往亲自挂帅,直接参与谈判。

        商务谈判比较艰苦,老毛子的态度也非常强硬。原因有两个,其一老毛子具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军和经互会的掌门。那时的欧共体,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法国的空客公司还没有形成今天这样的气候。所以苏制飞机傲视群雄,在世界航空博览会上独占鳌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捷克、南斯拉夫、东德、罗马尼亚等国,以及中国、朝鲜、古巴都购买苏制飞机,没有更多选择。其二老毛子摸准了我们的软肋,中国自己生产不了中远程大型客机,而买英美的飞机价格昂贵,所以基本上购买它的飞机,由此拿你一把。

        在苏联航空出口公司也有强硬派,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负责飞机出口的涅斯捷尔,一个是负责飞机大修的斯图切夫斯基,和他们两人谈判最艰苦,争吵得最激烈,有时甚至拍桌子。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合同条款,称为外围战。这比较容易,因为条款都是固定的格式,主要是确定培训时间、飞机交付日期和付款方式。第二阶段是确定飞机和零备件价格,这个阶段最难,花的时间最长,称为攻坚战。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时双方僵持不下,我们就撤回国内。我们也摸准了老毛子的软肋,因为对于苏联来说,中国是最大的买主,最大的买方市场,中国不买则已,一买就是几十架。所以最后的结果往往以老毛子主动邀请我们回去谈判、主动降价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而告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充满希望 回复 悄悄话 阁老, 我下周就离开了. 谢谢您的关心. 回去后, 再跟您EMAIL联系
酷宝宝 回复 悄悄话 看来阁老深谙做生意之道,摸得准老毛子的软肋,以退为进,最后大功告成。敬佩!
阁老 回复 悄悄话 满望兄弟,还在美国吗?
充满希望 回复 悄悄话 阁老的经验真是宝贵的财富。
土村大家庭 回复 悄悄话 阁老说到谈判的事情俺又想起俺爹说的了最憨厚的要属美国人了最狡诈的就属英国人了这是俺爹经常谈判得出的结论苏联老大哥那个时候感觉还是比较友好的看来你是属于航天部的拉俺看了这篇文章真是帮俺扫盲了知道了很多的历史啊阁老你真是咱中国人的骄傲谢谢分享
sweetlife 回复 悄悄话 很高兴知道此段历史! 盼望祖国早日有自己的民用飞机!!
阁老 回复 悄悄话 我拍桌子的样子也蛮吓人的。
使我遗憾的是,干了一辈子航空,没有坐过自己国产的客机。
九十年代以后,苏制民用飞机的进口急剧减少,基本上进口波音和空客。但军机的进口急剧增加。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哈,居然让我想起苏制的米格-15,米格-19。 在南飞呆过的人估计
都知道. 南飞的强五就是苏制米格的翻版。 70年代初,父亲曾带队
去北大做过风动实验,那似乎也叫“吹风”, 吹一次风至少要个把月.

显然,商务谈判牵扯到的细节要比技术谈判繁琐冗长,需要更多策略和
耐心. 相信阁老这方面的经验足以给那些在读MBA上那么一课.

嗯,来试想一下咱们阁老拍桌子的样子.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