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超女现象之我见(漂流杂记之十二)

(2006-05-10 11:45:25) 下一个
“超 女”现 象 之 我 见

        《 2006 超级女声》在百万粉丝的殷殷期盼中拉开了帷幕。

        与此同时,“挺超”和“反超”双方开始了口水大战,双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挺方认为“超女”代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是青年人释放个性、追求自由的表现,是青年人冲破传统的束缚走上社会前的历练。反方认为这是制造疯狂,是对青年人的误导,导致青年学生追名逐利、幻想一夜成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全国政协常委兼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原文化部长刘忠德先生对“超女”的批评。但是他的在我看来并无恶意的批评,却一下子捅了“超女”粉丝的马蜂窝,成了众矢之的。

        笔者远在美国,加之时差的原因,无缘目睹“超女”竞歌的壮观场面,只能收看湖南卫视的点滴花絮。

        说实在的,我对“超女”的最终结果谁能摘取桂冠并无兴趣,因为我毕竟早已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更何况以我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是难以立足社会的。我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出现“超女现象”及其生长的社会背景。

        “超女现象 ” 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要研究这个现象,必须把它放到大社会背景和大文化背景中进行透视。而要搞清问题,需要作一点小小的回顾。

        当中国告别计划经济,大踏步地走入市场经济以后,整个社会发生了剧烈而又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理念、价值尺度、审美情趣同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毫无例外地反映到历来引领时尚的文化领域,其中以演艺界为最。而随着知识产权的确立,以前被称之为“文化软件”的影视歌舞作品,都变成了有价的商品,从昔日高雅的艺术殿堂走向文化市场。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事实:在中国的文化舞台和 T 字舞台上,出现了一个由追星运动转变为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造星运动。

        这些年来,中国搞了多少种大赛?谁都可以列出一串。诸如青年歌手大奖赛,相声大赛,小品大赛,模特大赛,城市形象小姐大赛,等等,怕有不下几十种。虽然这些大赛都由官方组织,但实际上都是一次次声势浩大的造星运动。大赛榜上有名者,则很快成为歌坛新秀,影视明星,笑星,名模, XX 产品的形象大使或代言人。紧接着便是名利双收,巨额的出场费,片酬,广告费,使这些新人新秀的钱包迅速鼓涨,很快有了自己的豪华公寓、汽车别墅,加入了贵族俱乐部。最新的例子就是 2005 超女中拔得头筹的几名迅速走红,又是签约,又是出碟,又是博客,又是做广告,名利接踵而至,令所有的粉丝艳羡不已。尽管她们并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演唱水平也仅仅是在模仿或克隆而已。但是,它使人们看到了大赛速成的名利效应,看到了通往罗马的大路并不是每一条都布满荆棘。

        不言而喻,这些令我等凡夫俗子都望尘莫及的名利效应,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自然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从而产生浮躁的心理。

        无庸讳言,每一次这样那样的大赛,都刮起一阵浮躁之风。

        大赛越多,浮躁之风越烈。

        事实上任何一个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天上不会掉下馅儿饼。任何一个经过社会历练的“过来人”都懂得成就任何一项事业,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我想今天这千千万万个超女的粉丝一定懂得,几十万个报名者经过淘汰,最终操取胜券,获得桂冠的毕竟是寥寥无几。他们也懂得如果不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很难立足于社会,很难适应科学发展的趋势。但是为什么还要趋之若鹜呢?因为人们总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幸运之神能降临到自己头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作百分之一百的争取。如果说他们在追名逐利,我觉得有点偏颇,但说他们具有浮躁心理,是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超女的组织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确实迎合了这种浮躁的心理。超女现象已经显露的弊端和它潜在的副作用总有一天也会浮出水面。今天的粉丝们等到涉足社会以后回过头来再看,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刘忠德先生的批评是善意的,对他过分的指责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有一点我想指出,文化艺术界的追名逐利和浮躁之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作为中国文艺旗舰的领航人物,如果在他任上时就及早看到其危害并采取相应的举措,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热得让人头晕的“超女热”。

        为此刘先生的纠偏没有错,遗憾的是没有把握良机,在时间上显然是晚了一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