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桥 - 李大兴的博客

风中本无桥,桥在心中,心又何在?
个人资料
正文

庄子说了什么真的很重要吗?

(2007-03-28 09:37:31) 下一个

    我知道庄子梦蝶的典故,是十二三岁时读李商隐的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当时少年朦胧的心情,还只能喜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庄子,蝴蝶既无知也没有兴趣。我的少年时代值“文革”后期,反智愚昧的气氛仍然弥漫,即使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大院里,也没有几个小孩子读书。我这一代人,绝大多数小时候都没看过几篇古文,更甭提《庄子》这样深奥难懂的文章了。所谓“学养”,大多是上大学以后恶补的,那种在上个世纪前半叶长大的人们当中偶尔还能看到的国学童子功,我们是不具有的。若论童子功,有的不过是玩弹球,打群架,乃至写大批判文章的童子功吧。所以如今清华校长念个白字或人大校长用错典故,其实不足为奇。套个流行语式,都是“文革”惹的祸。当然如果深究,就不免把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文化进程都扯进去了。所以,搞不清庄子是谁也很正常,而花里胡哨的蝴蝶,在一片蓝制服海洋的时代里,也属于反面形象,首先让人想起《林海雪原》里许大马棒的小老婆蝴蝶迷。一代人审美意识的塑造,往往就是这样不知不觉间完成的。

    庄子梦蝶的原文是“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曾读过一篇亦真亦幻的散文,写几位茶中高手,一道品尝一颗在殽山之巅采摘的绝世茗茶的经历和与此茶相关的故事,起伏之间,写的是对茶道的理解。品茶是一件极有学问的事,比如茶具,沏茶的水质,水温,如何沏,每过茶的品法等等,都颇有讲究。我是只喝咖啡的人,对我国博大精深,如今又流行一时的茶道一窍不通。前年回国时友人招待我在茶室品茗,茶味也不觉怎样,倒是五百多块的价钱,尤其是加壶开水居然要三十块这件事令人难忘。
    虽然如此,品文如品茶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象《庄子》这样似易实难的经典,尤其要静静地读,慢慢地品。比如上面这段,第一遍读,没有什么感觉,大抵是读字面上的意思;第二遍读,可能会明白庄周与胡蝶到底谁梦谁其实说不清楚,这就有点味道了;第三遍读,也许会思考庄周是谁,胡蝶又是谁?两者的分别何在,“物”与“我”的关系又是如何等等的问题,似乎真的读进去了;第四遍读,多半会开始感到文字背后的哲学意识和美学观念,感到“此之谓物化”究竟该作何解并不那么简单,难怪庄子的思想到现在还未必说得清楚。今年是我第五遍读,好象又回到了初始的那种没有什么感觉的状态了,而我早已深深地走进中年。虽然好象回到了起点,但我这次有几点感触:第一,读《庄子》和一个人的年龄,经历,性格,气质很有关系,很多人不适合读《庄子》,读了也不过白读或者误读而已;第二,我无法判断自己是否也只是白读或者误读,就好象当庄子抵达与天地同在的境界时,他人无法想象那里究竟是一片空明澄澈的智慧还是一片混沌未鑿的本真;第三,读着读着,忽然想到,关键不在于说出什么,而在于说出什么是不可说的。琢磨庄子说出了什么真的那么重要吗?光琢磨这个,难道不会掉到“白首穷经”的陷阱里吗?我们围着古人的几部经典解读了两千多年,解读得连篇累牍,解读到了专家可以看着白话译文谈读后感的通俗地步了。
    我读经典,除了查生僻的字和典故以外,极少参照别人的解读。解读者写的,是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经典本身。固然大家的解读,有其自身的思想光彩,可惜这样的大家从来不多。倒是考据文章往往值得一读,比如前些年发现的郭店楚简,其研读对于《老子》的校订似乎很有裨益。而且,重视考据的人,多半说话会小心点。至于在电视上唾沫横飞,口吐莲花或冒泡的男女教授们,我尊重各人的选择,只是,如果名利双收之余,还要以普及文化,教化众生自居,未免有些此地无银地树牌坊,还不如王朔那句“我是流氓我怕谁”来得痛快无耻。在泡沫的年代,经典阅读成为一种作秀也不足为奇。然而,经典与泡沫的区别,恰似好茶与茶叶渣的区别,会品的人一嘬便知。如果不会品,也就大可不必硬累著自己,不妨改读日本漫画或看韩剧,都是很好的消遣。

    品茶是件很私人的事,最好心无旁鹜。读书也是要自己去读,在没有大师的年代不必供奉一位精神导师。但是,如果不触类旁通,只管死抠章句,那些语义多重而模糊的方块字弄不好就成了在眼前飞舞,挥之不去的一堆虫子,古人称之为“翳”。读古书,即使对逝去的时代有所了解也未必有什么心得,但不了解就顶多不过瞎感想一下罢了。虽然不似老子,究竟是不是骑着毛驴出了关谁都不大清楚,庄子的生平事迹也有许多传说的成份,大多只能从故事里折射出一些线索:当过漆园吏一类的小官,后来成了名满天下的大名士。和老子一样,庄子生于乱世,但是那个时代又是很尊重名士的,而且在一个国家呆不下去的话,跑到另一个国家就安稳了。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固然动荡,却还不乏自由。诸子百家产生的背景在此,庄子的逍遥情怀与自由精神也在此。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焚书坑儒,建立了强大的皇权;再到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东汉儒学复兴之后,儒家确立了思想主流的地位,百家局面从此不再。唯一还维系一线而不坠的支流,就是老庄之道。从思想史的大线索看,幸好还有老庄这一路命脉流传下来,我们才不至于完全坠落在一元化的窠臼中,才得以在怀疑,批判与逃避时有所凭依。然而,尽管老庄的影响一直存在,但我以为道家的思想发展早在南北朝之后就一陷于停滞。事实上,此后的道家,更多是以会道门的方式著称于世,有其宗教史的意义,而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则乏善可陈。与此相对应的,是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念日益普及,渐渐浸透甚至可以说支配了中国人思维的潜意识层面。在陶渊明以后,还有谁可以说是老庄思想的继承者呢?老庄此后不过为失意文人提供一个避难所和精神按摩而已。高超智慧如苏东坡,内心深处还是似乎未能忘怀事功的。

    如此,我们能读懂多少《庄子》呢?说庄子“消极”,说庄子“避世”,听上去好象都没有错,可是仔细想想,这种说法背后是不是已经隐藏了某种入世的,唯物的,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呢?戴着眼镜读书,阅读体验就不免沾上眼镜的颜色与角度。进一步想,诸子百家在几经战火频仍后尘埃落定,浴火重生后一枝独秀的,为什么是最缺少想象力,关注世俗秩序,相对来说最无趣的儒家呢?这是一个巨大的无解方程,不过,想一想这样的问题也许比谈论定义模糊的国民性或一厢情愿地探讨道德重建与儒学现代化等等更靠谱一些。在此准商品经济物质利益至上的时代,伦理的困惑和诚信的丧失固然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是否应该想一想,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后,我们的文化想象力,创造力还剩下多少?换言之,我们是否还能够梦见蝴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风中秋叶 回复 悄悄话 读书如品茶,慢品方得其真味。学习!
老杨 回复 悄悄话 同意你的观点,其实,不重要!
诸子百家,成也于此,败也于此.中国人工心计,世故,勾心斗角都是从哪来的?
没有历史也不见得是坏事.美国超过欧洲,可能就是因为他没有历史,也没有包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