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男人

回忆往事就像水墨画,不经意的一滴墨掉在纸上,慢慢化开。又滴上一滴,化开,和原来的混在一起构成一幅画。往事就这样成了历史的一片。
个人资料
上海大男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5-05-11 04:13:04)

谢谢这儿的朋友帮我确认这是上海法租界的驾照。上网搜索了一下,还真没看见比这更早的驾照。这是1932年发的,以后每年续一次,一直到1941年。1942年日本人占领上海全部租界后,工部局就解散了,稍后中国政府全部收回租界,行使主权。记得有历史资料谈到当年收回租界,在重庆的中央政府和在南京的汪伪政府,都称自己是收回租界的功臣,后来49年后的新政府也宣称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通过仿照,主要是奔驰220S,到62年,共生产了4辆样车。其中2辆进行了2.5万公里的路试。1962和1963两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轿车试生产被迫处于完全停顿状态。
熬过那几年困难时期,从1964年开始,上海逐步恢复轿车生产,不知为何,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轿车。当年生产条件很差,有些工厂是在草棚里干活,屋顶上经常有杂物掉下,在发动机总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几天看到一位老上海回忆,谈到上海牌小汽车,有趣。
出国开车久了,才知道这设计完全是欧洲车型,看它的散热栅格。回到大跃进的1958年,东北长春汽车制造厂首先生产出东风牌小汽车,Logo是一条龙。上海的工人在一位军旅出生的汽车修理技工厂长的领导下,历经4个月,也拼装成一辆小汽车,Logo是凤凰,所以一开始上海生产的是凤凰牌轿车,后来让自行车用上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实际C老师是我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的班主任Z老师教了不到一年,就和丈夫支援内地建设去了,C老师接了班,一直到5年级。
C老师当时中等师范毕业,年龄只比我们大十岁左右,梳着两个辫子,青春无限,就像大姐姐,和我们处的极好。她教我们语文,最记得就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字,嘴里还要把笔画念出来,比如“反”字,就要念成"撇-撇-横-撇-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04-09 21:44:29)


整理旧物,翻出这张1936年(民国25年)青岛市公安局发的驾照。
持照人终身热爱汽车,所以这张驾照保存的很好。这是他念大学时到青岛亲戚家过暑假时申请的,可惜当时的上海驾照没有保存下来。
网上搜索一番,似乎还没见到更久远的驾照。
有意思的发现,当时青岛市区限速15mile,算是很慢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几年前,为收集资料,认识了王老,我叫他“老英雄”。
前几天,他送来这两张照片,摄于1945年4月。
"Iwasgettingmypicturetakeninfrontoftheflyingmachine.ButIneversawtheprintuntilmorethan60yearslaterafterDr.PatLucasthehistorianunburieditfromthepilesoftheU.S.SignalCorps.OurTrip-to-the-WeststoppedoverplaceslikeMyttkyina(Burma,nowMyanmar),Agara(India),NewDelhi,Karachi(nowPakistan...[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由于贪玩,从长风公园的“铁壁山”上冲下来,把脚背上的骨头摔裂了(骨折),记得是12月6日。母亲和送我回家的骑三轮车大爷一起将我送到母亲公费医疗对口医院,延安路上的华东医院,当时已经是大约晚上9点以后。
医院外的情况上文已有说明,这回单表医院内的情况。
应该是送到外科急诊,不像内科急诊室人多,那几乎没有病人,一个年轻的医生在值班,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都知道上海“一月革命”风暴,但这风暴有个过程,而且这风暴中心还在不停的移动。1966年的12月初,风暴中心在延安西路,华东医院的斜对过,医院是211号,200号就是市政府机构,文革前低调的很,一般人认为只是个大机关。
北京来的红卫兵小将却知道200号的秘密,他们是天朝派来的。当时的市委领导开会决定另辟办公地点,康平路是首脑机构,其余在某招待所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阴差阳错,我就在那错误的时间,处身在那错误的地点,幸亏全身而退,留下吹牛的本钱。
1966年12月初,文革进入夺权阶段,要明白这是夺执政党的权,还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现在想来都不敢相信。北京一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狂热的相信领袖的号召,捧着尚方宝剑,杀气腾腾,直扑上海,当然背后的势力现今都不是很清楚,但“长胡子”的一定有。
上海的领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旧文重发
30年前,国门初开,大家都争着出国。当然第一目的地是大洋彼岸。前进补习学校的负责人蔡老师是太太的同事,近水楼台,上课老师不少都是认识的,但向毛主席保证,学费没有少交一个铜板。
忽然,一位朋友问我去日本吗?原来他的一位亲戚因事不能去日本念书,但所有的担保文件已请人搞好(行情是日元5万),现在只需换个被担保的人名即可。“巴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