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1-08 13:31:52)
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谷神的神不消亡于深渊,湛然显露而清澈满盈,命名为玄牝。玄牝之门如即将做母亲的少女,少女如天、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1-08 13:22:09)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不能用仁爱来说明。天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1-07 22:54:56)

      昨天回家,在那个十字路口,一幅美丽的画面又一次地映入眼帘。远远的,夕阳正挂在棕榈树梢,阳光透过树丛洒向大地,树脚下,偶尔几个人走动着,给这幅画增添着生气。我每次看到这样的美景都会赞叹,赞叹大自然的美,赞叹劳动的美,赞叹上帝给我们的美。 
      与此同时另一个叫我赞叹不已的画又总会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2009-01-03 10:59:56)
  研究《庄子》,有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寻获《庄子》的钥匙!别的子书,大门都是开着的,只要你肯破费工夫去浏览,不难见它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庄子》则不然,它的大门是关着的,而且还锁上了锁。从远处望去,只能见它的云烟树影,和隐隐约约的几座楼台,至于真实的境地的怎样,那就不是站的门外的人所能想望而知的了。因此,初涉《庄子》者一把打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1-03 09:26:46)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1-02 13:31:09)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原文】
道冲,而用之。
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的无有互相冲和,人观察这两个方面的作用。
有一个作用是不会满盈的,象深不可见的渊海啊,似是万物的祖宗,这是无。
另一个作用是可以理解的,象清光漫天的湛光啊,湛有湛无不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1-02 13:23:14)
第三章不尚贤【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才能人,使天下人不去争做贤人异士。
不宝贵难得稀有的货物,使天下人不去偷抢。
不显现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2-30 12:56:48)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一种美流传,致使天下人都认识这种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2-29 14:23:37)

《老子漫游》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言语来说道,不是恒常的大道;
名,可以文字来命名,不是恒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2-29 12:51:52)
道德经第一章:直观领悟与推理解释道德经是一本用易懂的事物隐喻玄妙道德的书。直观的领悟可以完整地掌握隐喻,但笼统含蓄的领悟需要推理加以梳理和解释。直观和推理交替作用于章节中的隐喻才能让人完全理解和表达经文的意思。一,用直观引导推理理解以下经文:道可道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36]
[37]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