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7-05-09 15:00:52)

免费诊所求医记刘振墉  客居美国X市一年多,身体虽没出什么大问题,但常常担心自己的冠心病,最好查一次心电图。友人介绍说,本市有一家免费诊所,穷人、失业者和前来探亲没有医保的人都可以在此看病,我就去试试看。  诊所在市区一条冷落的街道上,是一幢约两、三百平方米的平房。我下午四点钟到达时,还有三四十人在候诊。重病人和急诊病人可以立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4-28 03:50:04)
四月里的暴雪刘振墉进入三月底,天气暖和起来,草地转绿,许多树上都萌出了幼芽。在室外公共场所,能看到穿着背心、短裤、露背服的年轻人。我还没来得及洗刷收藏棉袄棉裤和棉靴,一场暴风雪已降临到美国东北部的大地上。四月五日是星期四,下午从芝加哥旅游归来,车子开出去不久,就飘起了雪花,而且越来越密。渐渐地,天空已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很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4-19 14:49:27)
我见识到的中医药刘振墉    四十多年前,我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乳腺阻塞吸不出奶来,一位师出名门,国学根基甚好的中医师,给开的通奶处方,记得有藕节、通草等,无非是要打通关节的意思。吃下去不见效果,中医师又加了重量级的药物—穿山甲,大概以为,山都能穿,奶头还穿不通吗?想不到奶头比山还要坚韧,就是穿不通。由此我认识到,中医药的某些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7-04-16 07:12:41)

祖父与中国红十字会  
刘振墉
我的祖父刘兰阶,是中国红十字会创立时期的重要官员,曾往日本
考察两个多月,日俄战争期间,又率领红十字会人员赴东北战地救济难民。
我家祖籍江苏高淳,为避太平军,曾祖父举家移居到如皋县之西来
钲(现属靖江县),开一家南北杂货店维持生计。兰阶公虽系家中独子,却
自幼好学上进,回原籍进学,并取得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4-08 01:54:49)

品尝枫糖浆    刘振墉虽然现在还是春寒料峭的三月,枫树此时含糖分却最高,正是农人们采集的季节,所以周末我们随女儿去农场参观“枫树节”并品尝新鲜的枫糖浆。在乡村小道上左转右转,上坡下坡,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这家农场。见不到任何庄稼地,只有七八幢建筑物,围着一大片场院,占地约有五六亩,后面是绵延起伏的山丘和森林,左右邻居都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3-30 09:31:53)
也是慰安妇(苦难的年代系列之一)
刘振墉抗战期间,我在江苏省如皋县磨头区的邓庄初级小学读过三年书。磨头镇的西边半里许,有个小居民点叫西河湾,位于一条大河的转弯处。日寇入侵后,赶走了这里的全部居民,拆毁民房后建起了有多个炮楼的据点,人们就喊它西河湾据点。据点在小学西南方约两千米,由于村庄和树林稠密,在校门口看不见炮楼。但平时大家的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29 08:48:57)
在波士顿钓鱼刘振墉
周末随女婿去海上钓鱼。这个小渔港在波士顿以北五六十公里处,面对大西洋。我们提前到达码头,买了票(半日钓每人70美元)就先上了船,渔人们陆续到来,7点钟渔船准时离开码头驶向外海。
渔船不大,舱面两侧共有三十多个位子,一根根的钓鱼杆从船舷一直伸向船蓬的上面。有两个渔工,一个人管驾驶,另一个人负责舱面服务。船行驶约四五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23 03:51:49)

画押刘振墉  我特别瞌睡,眼皮真有千斤重,脑子里一片迷糊。马先生他们的谈话声音又总是在耳边嗡嗡地响,一会儿由远而近,一会儿由近而远。好几次勉强睁开眼睛,只看到豆油灯的火头在对面跳呀跳的,灯头上还结了大大的灯花,灯光只隐约照亮着桌子大的一片,看不清房间周围是什么样子,总觉得阴森森的,有些使人害怕。马先生他们几个人却在不紧不慢地抿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20 07:56:35)

城柝声声夜未央,
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
犹是逢人说故乡。明王问
高淳圆梦早上离开南京的时候,我带全了洗漱用品,并且跟居停主人打了招呼,说今晚可能住在高淳,亲戚听了流露出意外的神情。我只知道高淳在南京的南边,靠近安徽,境内有固城湖和石臼湖,这点知识还是半个多世纪前听大伯父说的。高淳是我们家的祖籍,记得小时候,逢年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18 07:00:36)
董必武与民国档案      刘振墉位于南京市长江路(前名林森路)264号的南京人民大会堂,原称国民大会堂,建成于抗战前夕。它是一座占地宽阔、设施齐全、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在当时的全中国可以说绝无仅有。建成不久即为汪伪“宪政设施委员会”占用。抗战胜利后,经全面翻修装饰,于四八年三月,在此召开了“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所以,在这座建筑物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