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25-10-17 18:05:44)
可怜无定河边骨刘振墉(原载世界日报2022/08/12).我的老家在江苏省如皋与靖江两县交界的西来镇,抗战期间是共产党的新四军与汪精卫的和平军,两股势力交锋争斗的拉锯地区,下面要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个农村小集镇上的故事。小学同学杨浩翔,性格平和斯文,跟我很谈得来。四九年初我从如皋城回家时,听说他病得很重(肺结核),就去他家看望,他只是躺在床上跟我讲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7 17:55:36)
缅怀先烈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可怜无定河边骨”,(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018/202208/13557.html)里面有一句不知有没有引起注意:“苏来宾曾参加中共如皋县委会工商管理局支部组织,在国民党基隆市党部担任干事,伪造学历考取台南师范学院肄业,因匪谍案被逮捕,------苏来宾因没有自首,从十二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你知道“双十协定”吗?刘振墉(原稿)
----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一九四五年秋天,毛泽东到重庆,国共双方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共识,协议书于十月十日签字,所以通称为“双十协定”。这算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攸关几百万国人生死存亡。奇怪的是,许多年来,在教科书上,在连篇累牍的文献中,“双十协定”却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5-10-10 10:33:51)
阅读 ()评论 (0)
与领养的孩子们一起过中秋节刘振墉1999年的中秋节,我正客居在美国的东波特兰,那是缅因州的小城市,华人较少。中秋节的聚会,借用教会的礼堂和厨房,出面组织者是“华人联谊会”和“美华友好协会”。那天中国人到了有二三十人;美国人也有二十人左右,其中小女孩占了半数,都是从中国领养来的这些小女孩都在两岁到六岁之间,穿着讲究,发育良好,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09-20 22:30:48)
我与预制菜
现在国内对预制菜炒得很热,有点像几年前关于转基因的争论。
坐过飞机的人都吃过飞机上供应的盒饭,热汽腾腾的。每次我都吃得特别满意,因为它的口味比我烧的好吃多了。其实这些盒饭都是预制的,真正制作时间,也许是几个月前,甚至可能在一年多前。
我在平时生活中跟预制菜接触,有两种情况,一是新鲜蔬菜、二是盒饭。
超市里有袋装蔬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最好每年引进一两万个国外新娘不久前看到一条新闻。有个缅甸少女,越境在中国工厂打工,跟一个中国的青年农民工同居,然后两人回到男方的农村老家,生了个男孩,已经五岁了。此时被发现是非法入境,将女方遣送出境。新闻里没有说,小孩子是怎么处理的。我看了这条新闻心里很不舒服,不但生生拆散了人家的夫妻关系,成了当代的“法海和尚”,还让幼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08-14 05:23:48)
祖坟的命运刘振墉
我们刘家的家族公共坟地,可算得上「豪宅」。占地六亩,因为是从曾祖父起始,只埋葬了三代人,坟墓较少,空地全部栽满了柏树。柏树生长很慢,但到我记事时,已经成林成材,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只有在东北角落上砌有两间小瓦房,那是给守墓人住的。最后的守墓人姓蔡,留下这印象的,不是来自扫墓,而是在逃日本兵到达这里时留下的记忆。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07 09:23:55)
用稀土来交换芯片刘振墉稀土是宝,芯片也是宝,可以不可以用宝贝换宝贝?五十年代初,中国特别需要橡胶,而锡兰(即今日的斯里兰卡)因受灾而缺少大米,又没有外汇到国际市场上去买。于是通过协商,以物易物,中国用几十万吨大米,换回了几万吨橡胶。不需要外汇,又不要通过银行,不声不响,皆大欢喜,也不影响到第三者的利益,更不用去算什么出超、入超!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5-19 05:57:29)

看望百歳老人四表哥刘振墉这张照片是2023年拍的,又是两年过去了,我们三人还都健在。托现代医药科学的福,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286岁了,大概是祖祖辈辈都不可能有的事。前年初夏,女儿带我回国时,专程从江苏到福建,去看望百歳老人四表哥。表哥是两次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幸存者,由于他一直在区乡基层从事武装斗争,在敌人的炮楼和封锁线间战斗,九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