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驴十八

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
个人资料
FarewellDonkey1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作饭烤饼。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那时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礼仪之邦的人都很有修养,含蓄谦和。所以,一个人越是春风得意,位高权重,越要唱两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不过,一旦受了点委屈,立刻换成:“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久困沙滩。”我好比要问一句,你真的要比杨延辉?不过,杨四郎的故事再离奇,却也不及《四郎探母》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一马离了西凉界。。。这一嗓子出来,如果观众没有喝彩,这出戏就差不多算演砸了。《武家坡》,是京剧折子戏中最常演的。普及程度仅次于《苏三起解》。皮黄戏皮黄戏,这出一水西皮,难得生旦唱腔都出彩。这部起源于清代的,归在《红鬃烈马》名下的十几出折子戏,至今京剧、汉剧、川剧、湘剧、晋剧、北路梆子、豫剧、徽剧、滇剧、祁剧、粤剧、秦腔、扬剧、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我们在看老电影和文学作品时,经常见到生意人把一块大洋“咣当”一声摔在台面上。这其实不是在摆派头也不是在耍脾气,只是一个惯例。因为掌柜的在打烊上板后点钱,也是把银元一块一块地往柜台上摔。为的就是听个响。通过声音,就能辨别是不是真大洋,还能听出有没有挖补,有没有灌铅,甚至有没有被硝酸洗过。袁大头(90%银,10%的铜)更是可以拿两个指甲镊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那一次我坐火车从上海去南京,路上忽然想吃苏州的豆腐菜,就下了车。现在已经记不得是去的寒山寺还是西园寺。只记得那次吃了很失望。可当时有空调全程对号的客车每天只有一对,不想挤站票,只有等到第二天再走。无所事事,就去文庙市场逛逛。
当天不是周末,人本来就少。特别闷热,一会儿又下起大雨,整个市场里摊点稀稀拉拉,顾客更是比店主还少。我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这一对夫妻,三十来岁,端的是郎身材女容貌,琴瑟和谐。待人接物更是无可挑剔,如春风拂面。唯一的缺点就是,除了打麻将之外没什么正当营生。夫妻俩配合也默契,所以如果他们家开麻将席,必定同时两桌。因为牌友们不能容忍他们两个人在同一张桌上打牌。
为了找些打牌的小钱,这夫妻俩也经常临时性干一些勾当。要不是他们在人前永远是清清爽爽的模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乱世英雄出草莽。不是我要把老柴树成英雄。而是他长得确实像一位好汉,孝义黑三郎宋公明。又矮又胖罗圈腿,传神的是脸黑。不过老柴太缺宋江的活络机灵劲,一句客套话都不会说,更别谈与三山五岳的朋友打成一片了。他见到我们熟人也会笑一下,只是笑得有些吃力,似乎是不太情愿的感觉。
老柴是七十年代从地勘队上工伤退下来的。到最后我也不知道他伤着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曾在上海和香港行中医的陈存仁,写过一本《银元时生活史》。其中回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时,有一次他给长辈磕头拜年,得了一块银元作压岁钱。被家中店里的学徒们看到,羡慕不已,纷纷传看。还有一个伙计当场立志要比少东家更有出息,结果后来真的成了上海滩上的大老板云云。真金白银拿在手上,很有励志作用。鲁迅也回忆,当年一发薪水,就赶快冲到新街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据说最早出现在地上的是黄金人类,他们不需劳作,生活悠游。可惜都死光了,死后灵魂化作精灵。然后神又造出了白银人类,他们智力有缺陷,互相征战,被神一怒之下灭了。然后是青铜人类,英雄人类,黑铁人类。我们今天地上的人,都是黑铁人类的后代。。。(古希腊神话)。金银何辜,用来做个人类也要最先灭亡。不过,古希腊人对金银的看法基本还是正面的,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据说远古时分,世界是朴素的,因为人们相信说出什么就是什么。当古人说出“兔子”的时候,毫不怀疑就是眼前这一只正在奔逃的,逮住就有晚饭,否则挨饿。甚至,巫术相信可以通过说出人或物的名称的方式,将法术的力量直接作用到对象身上。而一些部落人很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全名保密于至亲之间,决不能让敌人知晓。这种信念至今在各大宗教里都有传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