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却说赵国求救于齐,齐国得到消息,是救是不救有点两难:救吧,魏军太强,可能赵国没救成,自己也搭进去了;不救吧,万一赵国灭亡,土地并入魏国,魏国会更强大,图谋齐国那是早晚的事。想起这些年在魏国的威慑下过日子这个不爽,齐威王决定冒点风险出兵救赵。 派谁领兵呢?这还用说?‘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却苦笑着辞谢说:“‘刑余之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嘉靖二年的争贡事件不仅导致了中日勘合贸易的停摆,更致命的是把明军在倭寇面前如渣的战斗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日本方面,“倭自是有轻中国心矣”(《明史纪事本末》),直接的后果就是后来的倭人载货来到中国,绝对是为所欲为,根本不把明廷、明军放在眼里;中国方面,奸豪海上走私,组织的护卫队伍也竞相雇请倭人教习,采用倭人兵器,进而发展成数量庞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就在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的第一年(公元前356年),东方的齐国进入了齐威王时代。早在威王即位之前,相邻的魏国经李悝、吴起的治理已然傲视群雄,尚为太子的齐威王时时感受到来自强魏的威胁,所以威王一上来就把强齐弱魏列为战略重心。
齐威王是个明白人,清楚人才才是强国之本,一上台就大刀阔斧整顿官场。首先是严明赏罚,亲自考察官员的政绩,对政绩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天也赐给了卫鞅和秦孝公大展宏图的良机,一方面秦国由于卫鞅的变法,实力呈跳跃式增长,另一方面在魏国,败家子惠王他...他就是不死。上次的败家壮举是错过了大政治家卫鞅,这次又错过了大军事家孙膑,结果被田忌、孙膑所率的齐兵一败于桂陵,再败于马陵,损兵折将,太子被俘,国力呈现跳水式崩盘(详见本系列另一篇《孙膑》)。
消息传到秦,孝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商鞅本不姓“商”,而是复姓“公孙”,因出自卫国,又多称“卫鞅”。
说起来卫鞅与吴起极有渊源:首先二人都来自弹丸小国卫国。看起来卫国虽小,风水却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出这么两个大腕,也算是奇事一件了。这让人想起三晋中最弱小的韩国,虽然在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是最先玩完的诸侯国,然而后来的初汉三杰中却有其二(张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吴起用兵强调兵不在众而在“治”,以首创的精选士卒之法组建“武卒”,免除武卒全家的徭赋,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从而得到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凭着这支王牌部队,吴起在任西河郡守期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招地千里’。在著名的“阴晋之战”中,吴起以五万魏兵,击败十倍于己的精锐秦兵,尽‘夺秦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倭寇纵论之前期倭寇》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1106128.html) 什么事只要一沾上日本,躁动就成了常态,平和只是短暂的奢侈。这话古代成立,近代成立,当代当然也成立,未来呢?很可能还成立。
日本国王足利义满一方面接受明朝的册封,一方面积极剿捕倭寇,中国沿海百姓算是过了几天安生日子。谁知足利义满在50岁上(1408年)正当年的时候不明不白地暴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战国时期的所谓东方六强最终都为西秦所灭,然而在战国初期,七雄中最强盛者却并不是秦国,而是靠瓜分晋国发家的三兄弟之一的魏国。魏国的强盛又离不开魏文侯对吴起的重用。
吴起自然是无可争议的军事家,所著《吴子》与孙武所著的《孙子》被后人合称《孙吴兵法》。仅此一项,就足以说明问题了。然而本篇并不打算在吴起的军事思想以及军事成就上着墨太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03-12 20:49:26)
俗语说:“树大了分杈,孩子大了分家”。看起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然对此话了然于胸了。且看,原本家私殷实的晋国,养出了魏氏、赵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这么六个儿子,时称“六卿”。六兄弟日以强壮,竟不再把本是老爹的晋王室放在眼里。兄弟之间处的并不和睦,家常便饭是喊打喊杀,往来行走是尔虞我诈。
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