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国风流》- 李牧(下) -- 又是反间计!

(2017-04-07 15:19:15) 下一个
长平之战后,赵国混得是一日不如一日。赵王迁元年(公元前235年),赵军在武遂吃到长平之战后又一次大败仗,‘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兵锋直逼赵都邯郸。时廉颇已一怒奔魏,赵王迁屁滚尿流,北方边防也顾不上了,急调李牧率边防军南下,以大将军身份抗击秦军。
 
李牧率跟随自己多年的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不期而遇。对付劳师袭远的秦军,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筑垒固守,俟敌疲惫,伺机反攻。这法子廉颇在长平之战初期用过,惜乎被赵孝成王换将中断了(详见《白起》)。李牧又是壁垒坚守的行家,如今是毫不犹豫就祭出了这一招。
 
秦将桓齮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位桓将军想与李牧斗心眼,他留一部分人看守粮草辎重,自己则率主力佯攻肥下,企图诱使李牧破垒而出救援肥下,这样两军主力就可实施决战。
 
李牧当然也想保肥下,但依然不想与秦军硬碰硬。老到的李牧也效法孙膑玩了一把围魏救赵的把戏。
 
李牧并不率军增援肥下,而是对看守粮草辎重的留守秦军发动突袭。这群留守的兵油子们还以为李牧肯定去肥下了呢,防守上吊儿郎当,结果在李牧的突袭之下根本没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就稀里糊涂把什么都丢了。
 
桓齮大惊,急忙舍了肥下回师相救,希望抢回点大军口粮。李牧故伎重演,以少量兵力用兵车布成壁垒守住正面,精锐尽埋伏于侧翼。桓齮急急忙忙赶回来,中伏被围。赵军先是招待秦军吃了一顿箭雨,然后四下里一个冲锋,十万秦军就这么交代了。主将桓齮看看混成了光杆司令,回去没法交代,畏罪逃亡入燕。
 
李牧因功封武安君——与秦将白起当年封号相同,不祥!
 
三年之后(公元前232年),‘秦攻番吾’,李牧与部将司马尚兵分两路,司马尚坚守南路,李牧则出击北路秦军,再次击败秦军,秦军溃败回国。这大概是赵军最后一次战胜秦军了。
 
在秦军数次全力打击之下,赵军毕竟综合实力远逊秦国,赵王又没那个魅力争取外援,终因伤亡过多而无力大面积用兵,令李牧率军开始退守邯郸。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息尚存的赵国于赵王迁五年(公元前231年)发生大地震,六年(前230年),又发生特大旱灾,几乎颗粒无收‘大饥’。致使这两年赵国的休养生息一片空白,而秦国却顺风顺水,元气大复。
 
赵王迁七年(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利用赵国连年天灾之机率大军攻赵,分南北两路夹击邯郸。此时的赵国那里还有力出城反击?李牧与司马尚仍旧采用壁垒固守、伺机驱敌的策略,致使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王翦都强攻数月不胜。
 
一日秦军再次强攻被击退之后,王翦看着部下一个个精疲力尽的,不竟也对李牧钦佩起来:“我秦兵数倍于敌,围攻邯郸一座孤城,竟然数月不下,李牧这老头有一套!用兵不在当初廉颇之下啊,了不起!”想起廉颇,就接着想当初秦军是怎么击败廉颇的,跟着又想起了那个出卖廉颇的赵王宠臣郭开...王翦忽然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一想起郭开,王翦有了主意。这个郭开,乃赵王迁宠臣,打小就把敛财做为终生的奋斗目标,只要有人给钱,让他自刨祖坟他都眉开眼笑,当初赵王想重新召回奔魏的廉颇,派人去魏国考查他,结果搞出了‘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屎矣’[廉将军虽老,饭量还不小,只是陪臣坐着侃山,一会儿就拉了三泡屎了]这么一个荒唐的考察报告,就是这位郭先生做的手脚。俗话说物以类聚,赵王迁尽宠信郭开这种人,他本人那副德行可以想象。
 
王翦派人扛了一大包金银珠宝就偷入邯郸,找到郭开。包袱一打开,这扛包袱的人立马就成了郭开的爹了。他“爹”说了:“这只是定金,事成另有重谢。”郭开就问:“您老人家要成什么事啊?”他“爹”说:“很简单,让李牧不再为将,用什么办法你自己看着办。”
 
诬陷好人,那是郭开的拿手好戏,第二天就去跟赵王说:“臣听说李牧与秦兵合谋,要把大王献于秦王,秦王将封地与李牧以谢。你看秦军今儿都不攻城了呀。”
 
这次轮到赵王迁拿郭开当爹了:“天哪,寡人...寡人可怎么办呀?”郭开说:“还不撤了他?”
 
次日赵王临驾李牧城防大帐,李牧接驾行礼毕。赵王迁一开始还摆出一副王者的“威严”相:
迁:“李牧,知罪否?”
牧:“臣只知死守邯郸,无罪!”
迁:“秦兵这两日何以不攻击?”
牧:“秦兵前日为臣击退,正修整间。”
迁:“放肆!再容尔等修整,寡人即为尔等所戮!来呀,拿下李牧!司马尚削去爵位官职,由赵葱及颜聚代。”
 
李牧霍然而起,大喝一声:“谁敢动我?”李牧身材高大,虎威四射,竟无人敢上前拿他。李牧激动申辩:“臣曾守代地而御匈奴,王祖怒臣不进而罢臣,后因北境不利而复召;廉颇将军曾守长平而与秦,王祖又怒其壁守而代之赵括,致使长平之败。大敌当前而易将,大弊明矣。如今邯郸危在旦夕,大王不思赴前而旺士气,却听信谗言而忌大将。王祖后尚以罢臣及廉将军为憾,今王欲效长平之败乎?俟战事熄,王欲罢臣,可。敌尚在城下,不可!”
 
‘李牧不受命’,赵王迁反被吓得矮了半截,一面称:“一切由将军。”一面慌慌张张起驾回宫。急急又找到郭开,俱告以事。这一提到廉颇,正触动了郭开心中的鬼。赵王也怒李牧斥之如小儿,这俩王*八蛋凑在一起,定下斩杀李牧毒计。
 
是夜,赵王诈称燕国有使者来,愿出兵救赵,着人传李牧议定盟约。李牧率部守邯郸委实已至极限,听闻有救可请,不疑有他。寻思所谓议盟云云,无非是让赵国割地以谢耳。李牧于是一边思考哪片地可舍,哪片地必握手中,一边随召者入宫。不料暗处飞出一箭,中右腿,左右所伏甲兵齐出,将李牧五花大绑,立刻推出宫门,‘斩之’。时赵王迁八年(公元前228年)。一代虎将,纵横四十年,没有战死疆场,却死于谗臣昏王之手...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邯郸玩完了,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作苟延残喘。六年后(公元前222年),‘秦进兵破嘉,遂灭赵’。
 
李牧是东方六国最后一个良将,在李牧死后,东方六国加速崩溃,仅七年时间即尽为秦所并。赵武灵王兴赵之后,历经惠文王何、孝成王丹、悼襄王偃、幽缪王迁(及代王嘉),共四代,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孝成王狂妄自大,换将上瘾,致使长平一战,元气大丧。不过此公知错了还能改,李牧、廉颇均获复职,赵国得以一息尚存。
 
到了赵王迁,临阵换将不算,还干脆宰了算了。混蛋如明崇祯皇帝,尚知等清兵退去再拿袁崇焕开刀呢,赵王迁更是敌军未退就斩杀良将。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赵国不亡,真是没有天理了!难怪司马迁都要在《史记》里写上‘赵王迁,其母倡也’,这与我们骂“赵迁,你个婊*子养的”没有区别。
 
李牧用兵极善转敌之优为劣、转己之劣为优,破匈奴之战,以骑兵见长的匈奴兵最后恰恰是以步兵在迎战赵国骑兵,此长彼消,堪称经典。肥下之战,李牧避实击虚,围魏救赵,又深得孙膑之精髓。在军事上,李牧与白起齐名,此名不虚!
 
个性方面,李牧极有主见,棱角分明。因不善阿谀,开罪君王权贵是家常便饭,是以独掌大权于北戍边几十年能相安无事,一旦入朝侍君,则冲突不断,终招杀身之祸。李牧这等人才,非汉高祖刘邦类型的明君不能用也。
 
正是:我自孤狂我自高,任尔俗子无知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千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JM' 的评论 : 谢谢高看。存货么,有,但不是这个风格的。贴出来会被严肃的史评者们骂。
NJM 回复 悄悄话 精采宏文,感謝!可有存貨,可以先校(睹)為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