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11-22 04:55:24)

寒风扫落叶,又是一个严冬的到来。50年代回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女儿郭芹都是寒冬腊月去世的,心中难免又感怀起来。两年前的冬天曾写过缅怀郭芹的文章,立言不再去回顾那段风尘往事。不知怎么,今年又忍不住了,还想写两句。1957年6月7日,郭永怀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写给还留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们》,其中有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林璎这个名字很多人一定没有听说过,但是她的英文名字在美国却是响当当的:MayaLin-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的设计建筑师。 林璎出生于一个“海不归”家庭,父亲林桓1948年从福建赴华盛顿大学学习陶瓷艺术,母亲张朝晖1949年从上海赴史密斯大学学习文学。 张朝晖回忆说,她是偷渡逃出来的。1949年5月24日,解放军攻入上海。就在同一天,张朝晖收到史密斯大学给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华府正在举办一个“愤青摄影展”,从11月2日到明年1月7日,在Hirshhorn现代艺术博物馆。“愤青摄影展”是自己给起的名字,原名是AWindowSuddenlyOpens-ContemporaryPhotographyinChina。以“愤青”取名是因为在看展览时,可以感觉到叛逆情绪,“愤青”二字瞬间在脑海里出现。大部分展品是收藏家LarryWarsh捐给Hirshhorn博物馆的。90年代,一群艺术家集聚在北京一座破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2-11-12 06:49:03)

美国东部最大的跳蚤市场每年都要在华府地区举办五六次。上周末是今年最后一次,决定再去看看,心里还揣着一点疑虑--在经济萧条的叫喊声中,通货膨胀的怨气中,跳蚤市场会有什么不同。从规模上看,跳蚤市场还是没有恢复到疫情以前,跟今年春天差不多。一些商家大概没能挺过去,在疫情中破产倒闭。从顾客人数上看,绝对看不出有经济萧条的迹象,车水马龙,一大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唐有祺,1920年出生于江苏南汇,1942年同济大学毕业,1946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1951年回国。 唐有祺回国经历很曲折。当时韩战已经打响,美国开始阻止学理工的学生回国。唐有祺决定利用开会的机会,绕道欧洲回国。那时回国都要途经香港,而途经香港必须有英国签发的香港签证。英国1950年与中华民国断交,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没有建立外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2-11-07 05:27:25)

上个世纪40年代,丈夫告别妻子出国留学大约有110人左右,不包括未归者。妻子告别丈夫出国留学的人数不多,大约十几人,几乎都回国了。许汉光是例外,她没有回国,与丈夫许天禄隔海相望41年,却夫妻一生。许天禄是中国神经解剖学奠基人之一,1906年出生于福建的一个牧师家庭。1936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赴纽约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1939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山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2-11-04 06:06:43)

中国人熟悉的指挥家中,舍尔兴这个名字不像卡拉扬、小泽征尔那么如雷贯耳。舍尔兴,全名赫尔曼·舍尔兴(HermannScherchen),1891年出生于柏林,比卡拉扬几乎早一代。年轻时拉小提琴,以后成为指挥家,灌制了许多唱片。1935年,舍尔兴在布鲁塞尔开设指挥课,班上有一名中国女生,叫萧淑娴。在上课过程中,44岁已离异的舍尔兴与30岁的萧淑娴发展出一段异国情缘。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2-11-01 05:21:40)

中国的国花为牡丹,四季名花分别为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眼下正值秋季,是赏菊花的季节。 国人爱菊花,殊不知美国人也酷爱菊花,殖民时期就从欧洲引入菊花,培育出许多新品种。早在1883年,宾州就举办了美国第一个菊花展。1954年美国成立了一个全国菊花协会,几乎每个州也有自己的分会。菊花协会主要是为业余种植爱好者提供菊花苗的选购,指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2-10-30 04:14:34)

不久前,中国政局发生动荡,世人看到前主席胡锦涛被离席的视频,白发苍苍、走路颤颤巍巍,令人唏嘘。想起另一段视频,胡锦涛2008年春节去看望钱学森,感慨万分。他肯定是染了发,但是记忆清晰,思路敏捷。 再看钱学森,全然相反。年轻的钱学森还是十分英俊潇洒的,穿西服也好,穿美国上校军装也好,都显得很出众。从视频上可以看到珍贵的历史镜头。造物主不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2-10-27 05:16:15)

老海归回国后都受到礼遇,到处参观游览,同时接受思想改造,等待工作分配。在填写工作分配表时,要填写“回国后有何感想”,大家都对祖国欣欣向荣的新面貌感到欢欣鼓舞,从人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态到城市街道、工厂农村,无不加以赞扬。钱学森回国受到最高礼遇,“感想”显得格外重要,回国一个月后便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做“回国观感&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