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6-10-18 22:40:52)

离开德黑兰又是半夜,转机倒车,回到家已经接近中午。还在门外拿钥匙就听见小儿子在里面大叫爸爸回来啦爸爸回来啦爸爸回来啦。我不知道他之前是不是以为我这一去伊朗就再也回不来了。几天不见,他又长高了些。
写了这么多,远远超出了一次旅行的游记。一下笔就感到有很多话要说。就像我在送别宴会上给伊朗朋友们说的,我觉得我有责任,去让我身边的所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女人。女人!!!
压到今天才动笔写女人,说实话,我都有些快憋不住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一个利比亚朋友,和我关系很好,经常串门。他来我家,从不带老婆来。我去他家,也从来没见过他老婆的脸。每次他老婆都是躲在其他的房子里。偶尔进门的一瞬间,看见他老婆黑衣一闪,消失于走廊末端,空留余影。在客厅里聊得正欢,有时候听见敲门声响,朋友打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四集:伊斯法罕,世界之半伊斯法罕从12世纪起就是历届伊朗王朝的首都,16世纪萨法维王朝更是在这里大兴土木。很早就有伊斯法罕,世界之半的说法,决不虚言。市中心的国王广场上是天安门广场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广场,四周是两层楼高的连环拱廊骑楼,里面是大多是传统的波斯手工艺制品和地毯商铺,展列着铜器,银器,首饰,绘画,陶器,木器等,我第一集里两张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首先说明一点,伊朗人不是阿拉伯人,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是古代闪族语系人的后裔,世居于中东地区。伊朗人是外来民族。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高加索山脉西南处平原迁徙下来的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定居,成为伊朗人。雅利安(Aryan)古词意是“高贵的”,是这个民族征服了当地民族后的自居。伊朗(Iran)就是雅利安这个词的变异。另一支雅利安人继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个题目用在这里并不是很合适。当前伊朗老百姓安居乐业,没什么人在战斗。这个题目是我很久以前读过的一本小册子的题目。上学的时候,经常骑着破车去中关园大树底下的旧书摊上淘书,有一次几毛钱买到了这本战斗的伊斯兰。书三五十页,70年左右出版,讲述前两次阿以战争和中国怎么支持阿拉伯兄弟。笔法上看像是梁效写手的作品,观点鲜明,语气激亢,气氛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一集:一个真正的伊朗
我拜访的伊斯法罕和德黑兰,是伊朗最大的两个城市。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繁华程度上来看,德黑兰可能和国内比较重要的省会城市相当,比如郑州或南京。城中部和南部相对老旧,集中博物馆,古迹和政府部门;新城区在北部,绿化面积很大,到处是街心花园和喷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有很姿态,集中了新兴的商务区和居民区。我住的酒店在新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8-23 02:57:32)

在伊朗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
不对不对,怎么走到魏巍的路子上了?重来!
好,首先问问大家印象中的伊朗是什么样子?
土质低矮的平房?沙尘飞腾的窄巷?战火熏黑的残垣断壁?向以色列士兵投掷石块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明天半夜的飞机去伊朗。还没打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就开始航空管制了。
这几天在MSN上和朋友们瞎贫,一会儿说是要去帮着伊朗人发展核武器,一会儿说是要转道伊拉克,去和穆斯林兄弟并肩作战,一会儿说是去和基地老三谈个事儿,弄得网上几个小丫头崇拜的一塌糊涂,一致公认我是有屎以来见过的尾巴最大的狼。
我在那儿瞎说还是有人信的。当年我在学校,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对Avignon一直很感兴趣。历史上西方天主教庭在阿维尼昂定都长达一世纪,历经5位教皇,并且经历天主教两位,甚至三位教皇并存的混乱时间。这段被称为‘阿维尼昂之囚’的历史只不过是天主教长期权力争斗的一小段插曲,但前前后后的经过还是挺有意思。
这次本来是要去巴塞罗那度假一个星期,开车南下路上经过阿维尼昂。7月初正是薰衣草盛开的季节,老婆激动得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