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祭

1989年6月4日那个夜晚,和随后的黎明,从未远去
个人资料
博文
在美国国会近日审议《国防拨款法案》时,一位极右翼议员提出修正案,试图删除对台湾的军事援助,并声称:“美国不应再挑衅中国。”这类言论看似是在主张和平理性,实际上却流露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对中共的绥靖,以及对其“强大”假象的盲目接受。我们必须直言:不是中国不可惹,而是中共不该惯着。中共值得美国“避惹”吗?当有人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王权与自由》的美服服务器里,我遭遇了一场出乎意料的“意识形态冲突”——但不是发生在政论区,也不是在世界频道的口水战里,而是在一根倒下的树干前,一块怪物频繁刷新的公共狩猎场中。这场没有硝烟的“遭遇战”,最终令一批疑似亲共脚本党下线、骂人、溃退,而我,只是用了游戏本身的规则。起因:申请组队遭无声拉黑那日我在“世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服装面料乱象到利益垄断链的结构性讽刺 在这个国家,你在街头看到的大多数衣服,无论售价几何,无论文案吹得多高,多半都是“塑料袋”。 聚酯纤维,石油的衍生物,低成本、高产能的化工产品,现如今被包装成了“科技面料”、“未来布料”、“垂感质地”,大行其道。从几十元的地摊货到千元“设计师品牌”,都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大陆底层经验到统一台湾幻想的骨感现实一、你不是敌人,但你会被当敌人处理在这个体制下,你不需要反抗、不需要出格,甚至不需要说话。你只要“活得正直,有点声望,还不太听话”,你就成了威胁。他们最怕的,不是敌人,而是“尚未造反的功臣”。因为你一旦拥有功劳,就有了话语资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从《薛仁贵征东》到《薛平贵与王宝钏》,从《包公审案》到《窦娥冤》,中国人讲了千年的戏,讲的永远是一个故事:忠臣被冤、英雄被害、小人得志、青天大老爷最终翻案昭雪。在这些话本与戏曲中,薛平贵身怀绝技,却被奸佞陷害,在军中做饭、扫地、当先锋送死,险象环生;直到某天“圣上钦点”或“青天明察”,身份翻盘,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中共七十余年的统治史中,宣传与信息控制始终是权力的核心工具。但如果说哪两个时代最具**“篡改世界线”的极权特征**,无疑是毛泽东与习近平的治下。他们不仅试图操控舆论导向,更妄图从根本上改写现实、伪造集体记忆、扭转因果逻辑,打造一个虚构的“胜利时空”。相比之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舆论控制虽然严厉,却还保持着与现实之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年来,中共网军热衷于把批评体制的异议者贴上“loser”的标签。他们借用西方俚语试图羞辱不满现状的中国人,仿佛只要你失意、失业、失望,你就没有资格发声。然而,在西方民主社会,“loser”并不代表道德上的失败者,而是社会制度所应保障与支持的群体;而恰恰是中共体制,本质上构成了一个赤裸裸的“Loser体制”——它压迫、牺牲、排斥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乡村微观现实,透视经济衰退与制度性虚伪 近年来,在中国广大农村与城乡结合部,一类“沉默的人”正在悄然增多。 他们不是站街乞讨者,不吵不闹,也不上访;
他们穿得干净利落,说话客气,不伸手向人讨钱;
但他们靠混红白喜事、丧宴、打秋风维生,一顿热饭、一包烟钱,就是他们难得的“收入”。 他们是“体面乞讨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过去数十年,全球化曾被包装为推动世界进步的光明旗帜。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高调宣扬人权、自由和法治的价值观。但当全球供应链以不可逆的方式连接起南北半球,当跨国公司开始以“人权”为口号、以“剥削”为手段追逐利润,西方所鼓吹的道德高地开始崩塌,露出虚伪、双标的真面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外输出人权话语,将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7-08 15:18:12)
在当代中国,关于日本的历史仇恨从未真正降温。无论是教科书、影视剧,还是每年固定节奏的“纪念日”,都在不断强化“国仇家恨”的情绪。然而,真正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到底是在纪念历史,还是在被操控仇恨?答案很可能是后者。一、历史仇恨的被制度化中共政权将对日仇恨制度化、常态化,不仅是为了追责历史,而是出于一种现实的政治需要: 它需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