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给自己定的年度主题很简单:短期的任务,就是紧盯AI+Crypto。
降息周期才刚开始,流动性越来越宽松,FOMO情绪可能持续很久。指数未必大涨,但结构性行情一定很猛烈,资金会集中涌入少数热点方向。
在这种行情里,真正的风险不是崩盘,而是你没上车。
我的投资框架:三大块,稳中有攻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试错,我把投资组合梳理成“三大块”,目标是既[
阅读全文]
关于投资OpenAI、AI泡沫、ASIC的竞争...黄仁勋回答了这一切
来源:硬AI
作者:李笑寅
黄仁勋表示,OpenAI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很遗憾没有早点投资。未来5年内,AI驱动的收入将从1000亿美元增至万亿美元级别,现在就可能达到了。关于ASIC的竞争,英伟达放话,即使竞争对手将芯片价格定为零,客户仍然选择英伟达,因为系统运营成本更低。
?
近日[
阅读全文]
投资没有唯一正确答案,最重要的是逻辑自洽、风格自洽。
你可以定投指数、慢慢积累;
可以买国债、吃利息睡得香;
可以做空、逆势而行;
可以做量化、让模型跑策略;
甚至可以用期权、杠杆放大收益。
关键是: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策略,让你理解、能坚持、能睡得安稳。
我常说:用自己的认知赚钱,不拘泥于“长持”还是“短炒”,不拘泥于用不用[
阅读全文]
晓炎说我太激进,有钱还短炒股票,是“千金搏四两”,意思是拿大本金去搏小利润,赚了也都交税,得不偿失。
完全错误。
1.千金搏四两,是敢用筹码撬动未来
“搏四两”不是短炒,也不是梭哈赌博,而是:
用大筹码去押注大趋势,而不是小打小闹
敢于承受波动,敢于拿得住,也敢于割舍
用时间、耐心和认知去博取不对称的回报
有时候机会很短暂,需要[
阅读全文]
在投资和创业的世界里,有两个词经常被提起:雄心(Ambition)和激进(Aggression)。这两个词看似相近,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分别代表了两种驱动模式。理解并平衡它们,可能决定一个投资决策的回报率,也可能决定一家初创公司的生死。
雄心:定义你的“北极星”
雄心是一种长期的、面向未来的力量。它回答的是一个根本问题:
“我们想改变什么?想创造什么?[
阅读全文]
如果我们觉得circle值得投资,我设计了一下投资方法给大家参考一下:
Circle目前股价约130美元,市值约300亿美元。假设我打算投资100万美元买入Circle正股,但不想完全裸奔,我会这样做:
1.建仓
用100万美元买入Circle正股
当前股价130美元,约可买入7692股
2.风险对冲思路
我的目标是防范短期突发下跌(例如监管新闻、市场暴跌),而不是完全放弃上涨收益。
因[
阅读全文]
Circle目前股价约130美元,总市值约300亿美元。最近Tether传出以5000亿美元估值进行融资的消息,计划募集约200亿美元。这一估值让Tether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私人公司之一,与OpenAI、SpaceX等科技巨头并列。
基于这次融资,我用可比估值法推算了Circle的合理估值:
基础对比:
Tether发行规模约1766亿美元,CircleUSDC发行规模约733亿美元,发行规模比约0.42。
按比例推算:
Circl[
阅读全文]
先聊聊“马太效应”。这个词来自《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后来用来形容“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放到今天,就是赢家通吃:资本、资源、用户都会向头部集中,优势被放大,飞轮越转越快。
看看“Mag7”(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英伟达),就是这个逻辑的最佳样本:
网络效应和生态锁[
阅读全文]
从CoreWeave到OpenAI,再到Intel:英伟达的三步棋,Intel股价翻倍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步:CoreWeave:先供货、后入股、后加持、再保底
先供货:CoreWeave的云平台几乎全部基于NVIDIAGPU,率先部署H200/Blackwell等最新代际产品,成为NVIDIA最重要的外部云客户之一。
后入股:在IPO前,NVIDIA已持有CoreWeave约6–7%股份,把客户关系升级成“客户+股东”的双重绑定。
后加持:①业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