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理财节目、书籍、博主都喜欢这样告诉你:
“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把钱省下来投资,几十年后就是一笔财富。”
“3%年复利,时间足够长,你的财富就会翻很多倍。”
“选择大概率的安全路径,稳稳地赚钱。”
听起来很励志,但其实这些说法隐藏了不少误导。
1.复利模型的理想化假设
“每天省一点+长期复利”这个故事能成立,要满足很多假设:
投资[
阅读全文]
Tesla正在从一家电动车公司,蜕变成全球最大的PhysicalAI平台。
FSD(全自动驾驶)+AI芯片超算构成了它的AI护城河,Tesla是唯一能把硬件、软件、数据和模型闭环整合的公司。随着算法迭代和数据量持续增长,FSD越来越接近L4/L5自动驾驶,一旦监管放行,Robotaxi业务就可能成为新的现金牛。
Optimus机器人是更大的未来选项。它正在快速迭代,从演示版已经进化到能走、能抓、能[
阅读全文]
昨天贴出短炒的五个原则:
1,顺势而为,只买上涨趋势的股票,绝不买正在下跌的。
2,一旦买入后走势不对,立即止损,切勿硬撑。
3,胜率不是重点,重点是整体盈亏为正,让每一次大赚覆盖小亏。
4,别在回调时贪图抄底,预期回调入场通常风险大。
5,不要向下摊平(补仓亏损股),那是散户的大陷阱。
一、原则提炼
顺势而为:只买上涨趋势的股票,[
阅读全文]
前几年我都是重仓投QQQ,想着稳稳拿指数收益,一年20%,躺平也能慢慢变富。
结果今年我主动选的股票跑赢大盘不少,可整体收益却被重仓QQQ拖了后腿。
这让我真正意识到,稳定虽然好(QQQ1year24%),但也可能成为束缚我上限的天花板。
我写过很多自己的投资思考:
重仓才是投资的灵魂:花了那么多时间研究公司、行业、趋势,如果只轻仓,即便看对了,也赚不到能[
阅读全文]
顺势而为,只买上涨趋势的股票,绝不买正在下跌的。
一旦买入后走势不对,立即止损,切勿硬撑。
胜率不是重点,重点是整体盈亏为正,让每一次大赚覆盖小亏。
别在回调时贪图抄底,预期回调入场通常风险大。
不要向下摊平(补仓亏损股),那是散户的大陷阱。
[
阅读全文]
科技新纪元: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重塑与投资抉择
执行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近期围绕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的一系列重大资本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美国科技界是否正步入一个由人工智能(AI)和地缘政治驱动的“新纪元”。报告的核心发现是,美国政府、软银和英伟达(NVIDIA)对英特尔的注资并非孤立的财务行为,而是多重宏观力量[
阅读全文]
AI+Crypto可能是未来一两年最强的叙事和机会。降息周期才刚开始,流动性会越来越宽松,FOMO情绪可能持续很久。指数未必会大幅上涨,但结构性行情会非常明显,资金会集中涌入少数热点方向。
对还在犹豫的朋友,我的建议是:怕就用少量资金单独开个账户试水,先参与起来,而不是完全空仓看着行情走掉。一旦确认趋势,可以逐步加仓。
但如果要重仓,就必须做功课:[
阅读全文]
昨天市场跌了,对我来说反而perfect,我借机买了不少现货。我卖了coinbase10/24/25到期strike300的put。
不过我这单卖Put却赚了15万,和大家分享一下逻辑。
很多人说直接买现货更简单,比如coinbase当时股价?320,要下单320万才能吃满仓位,但现实是大部分人不会一口气下320万,或者有320万现金,最多出个32万或64万现金。这样涨3%也就赚1万,跌3%就亏1万,风险收益比其实很一般。
[
阅读全文]
炒股一定要做功课。很多人觉得股市就是看运气,今天涨了明天跌了,随便买卖试试运气就好。但我做了这么多年管理,深刻体会到投资跟经营企业一样,是需要认真的研究、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复盘。
我特别佩服“井底蛙”,每天复盘,简直是短线奇才。每天花时间去看市场,分析走势,总结得失,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律和专业。哪怕是做短线,也要有自己的逻辑和计划,[
阅读全文]
最近看了几家公司的二次发行(secondaryoffering),发现一个规律:股票一般会比二次发行价高,而且如果是牛股,几个月后往往会大涨。
波音Boeing:2024年10月二次发行定价$143,当时收盘$150左右。几个月后现在已经涨到$220,涨幅超过50%。
Circle(CRCL):二次发行价$130,公告后短期跌6%,但依然高于发行价。我判断未来有望涨到$150~$160。
Oklo:二次发行价$60,公告后盘前跌5-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