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贡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锡馨,笔名亚贡、亚贡氏等。沈仲章一生经历丰富,涉足甚广,颇具传奇性。
个人资料
博文

【編者按】全文較長,分節連載。甲篇含引言及第一節,乙篇是第二節。本篇是完整的第三節,轉載時爲方便閲讀,進一步切分為六個小次節。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三: 捲入學潮(丙) 沈亚明 第三節:散漫閑逛 停了課,學潮也沒什麽可閙,父親每日價無所事事,常跟同學們到外面轉悠。 三·一北戴河度假 父親曾與一位姓熊的同學{15},一塊外出專程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摘《傳記文學》編編輯室手記】這場學潮起因於“教霸”老師蠻橫,學生因而閙學潮,宣佈罷課,最後演變成學生與教師之間針鋒相對,校方無力化解,學校陷於癱瘓,沈仲章竟誤打誤撞成爲學潮的發起人之一。唐山大學閙學潮時,自然有國共兩黨在其間運作……喜歡無黨無派的沈仲章。在學潮期間卻身不由己同時成爲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黨員……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一个德国人,曾担任ISBN(国际标准书号)总干事,用英文评一本中文书,刊发在俄罗斯科学院的学报。本篇选摘译介该书评首尾,不强求逐词对应。每小段汉译之后,附摘段原文,酌情加按。 PismennyePamiatnikiVostoka(WittenMomumentsoftheOrient《东方文碑》)2024第4期俄文内封(局部) 无名英雄:德國学者评沈仲章 (书评选摘译介) 书评作者:HartmutWALRAVENS(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編者按】本文原刊於《傳記文學》2017年第4期,冠以“本期特稿”,列爲首篇。主編介紹道:“沈亞明記父親沈仲章在唐山大學捲入學潮的經理,給予讀者一個理解學生運動的微觀白描……”全文較長,將分(甲)(乙)(丙)(丁)及(補)轉載。而轉發本文的促因如是:'春后雨前SE'評論《沈仲章在唐山三部曲之二:熬過預科(上)》,言及:“沈仲章先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全文很长,仅节选首句(居延汉简是《史记》《汉书》之外,存世数量最大的汉代历史文献)与主要讲沈仲章的两大节。 流沙遗简——战火中抢救居延汉简往事 (节选) 《北京日报》2024年12月10日  本报记者张小英 居延遗址出土的永元器物簿,即汉代军队的装备检查清册。图自台湾“中研院”史语所
居延汉简是《史记》《汉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4-08-22 13:52:11)

原刊《新民艺评》2024.8.21,获允转载。 口述历史与考证 陈保平
现在做口述历史的同人越来越多,如浦东开发、开放初期的历史,上海“一江一河”变迁的历史,包括一些百年老店、小店传承的历史,都有机构和个人在做。“英雄史观”正在渐渐转为“人民史观”,“宏大叙事”也由许多普通人的“微历史”来丰富、完善,呈现更客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8-09 22:00:16)

【编者按】摘自《武康大楼72家房客:百年巨轮,人似浪花》,标题是原文分节标题,《文汇报》2024年7月3日。 侠肝义胆大隐于市
一把青 《文汇报》记者赵立荣摄 除了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若将武康大楼看作微型社区共同体,总有些未必广为知晓的人物,其事迹至今仍在社区流传,影响几代人。 最典型的是沈仲章。 沈仲章生于1905年,1926年入读北京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下篇比上篇精彩,原载《傳記文學》2024年7月号。 羅浮老道賭割頭
──沈仲章領隊歷「苦」記(下) 沈亞明 四、嶺嶠炎蒸 竺可楨聽沈仲章解釋了如何計算,認爲可行,主張上山——看看,誰是領導? 且稱他那撥人為地質組,大多是年輕助教,慣於野外工作,唯竺教授馬首是瞻,都希望以不虛此行。稱另一撥人為文史組,年方三十的沈仲章當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本上篇原载《傳記文學》2024年6月号。该刊希望,等7月号刊出下篇后再转发。 羅浮老道賭割頭
──沈仲章領隊歷「苦」記(上) 沈亞明 父親沈仲章擅旅行喜山水,早年曾被稱「小徐霞客」或「沈霞客」。晚年,他對筆者憶述了一系列難忘的經歷。 其中,他被公推「領隊」與竺可楨等同攀羅浮山……山脚老道用腦袋作賭注「死諫」……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20 20:21:43)

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时代》展 巨涛摄图 亚明兄: 我在兰州甘肃简牍博物馆看到了令尊仲章先生保护居延汉简的事迹,很感动很亲切。现将图片视频附上,请收藏。 巨涛 【相关阅读】
沈亚明《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中华书局2022(分别点击书名与出版社,各自链接一篇书评);纸质版(北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