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贡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锡馨,笔名亚贡、亚贡氏等。沈仲章一生经历丰富,涉足甚广,颇具传奇性。
个人资料
博文

【編者按】10月7日是陳寅恪忌日,預定轉發《陳寅恪自己和至親三代怎麼讀“恪”》。作者答應提供一個刪減版,但因有事插入而稍需延遲。現在,先轉發吳學昭推薦該文的電郵。 陳寅恪(Què):吴学昭致贺美英 (首次公佈於《清華校友通訊》) 美英老师,您好! 上海《文汇报·文汇学人》近顷刊出《陈寅恪自己和至亲三代怎么读“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編者按】交流發生於2025年9月間,兩人原不相識,也不是為發表而交談。後來雙方同意,分享也許可让更多人受益。配圖由AI生成,恕不糾其差誤,爲AI進化過程留個錄。 與讀者談:由《沈仲章唐山三部曲》引發 静君友:刚看了您关于唐山学潮的文章,史料整理得很细致,尤其是大事记里呈现出来的学生抗争片段,让人感觉当年的气氛扑面而来。其实很多人对唐山交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編者按】 本文由作者授權轉發。日前上傳時,看草稿是全文。刊出才發現後部遺失,非常抱歉!當時網頁不讓動,曾以爲是上了首頁的緣故。現已隔了幾天,再點擊“編輯”,仍是亂碼,無法增補。所以,只好將未刊餘部作爲(續),單篇專發。為方便閲讀,從第三大節開始。 正文之前,先就上篇(链接)若干文字及讀者評論,略補信息——方括號内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天津1937:北大与清华携手抢救“国宝”袁帆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京津陷落于敌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长沙,再迁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战时教育”经典案例。在西南联大的教职员名录上,文学院院部有一位助理,名叫“沈仲章”。但在西南联大的八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作者按】复旦校友范明读了前几篇拙文,见示《西南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校史——大事记》1926年页。内中所记,与沈仲章所忆有同有异。我曾打算以对比方式,重写第四节,可惜一直没得空。考虑丁篇拖欠已久,先发原文,日后另写对比文。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三: 捲入學潮(丁) 沈亚明 第四節:收場離校 好一陣子,唐山大學混亂不治。終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編者按】全文較長,分節連載。甲篇含引言及第一節,乙篇是第二節。本篇是完整的第三節,轉載時爲方便閲讀,進一步切分為六個小次節。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三: 捲入學潮(丙) 沈亚明 第三節:散漫閑逛 停了課,學潮也沒什麽可閙,父親每日價無所事事,常跟同學們到外面轉悠。 三·一北戴河度假 父親曾與一位姓熊的同學{15},一塊外出專程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摘《傳記文學》編編輯室手記】這場學潮起因於“教霸”老師蠻橫,學生因而閙學潮,宣佈罷課,最後演變成學生與教師之間針鋒相對,校方無力化解,學校陷於癱瘓,沈仲章竟誤打誤撞成爲學潮的發起人之一。唐山大學閙學潮時,自然有國共兩黨在其間運作……喜歡無黨無派的沈仲章。在學潮期間卻身不由己同時成爲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黨員……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一个德国人,曾担任ISBN(国际标准书号)总干事,用英文评一本中文书,刊发在俄罗斯科学院的学报。本篇选摘译介该书评首尾,不强求逐词对应。每小段汉译之后,附摘段原文,酌情加按。 PismennyePamiatnikiVostoka(WittenMomumentsoftheOrient《东方文碑》)2024第4期俄文内封(局部) 无名英雄:德國学者评沈仲章 (书评选摘译介) 书评作者:HartmutWALRAVENS(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編者按】本文原刊於《傳記文學》2017年第4期,冠以“本期特稿”,列爲首篇。主編介紹道:“沈亞明記父親沈仲章在唐山大學捲入學潮的經理,給予讀者一個理解學生運動的微觀白描……”全文較長,將分(甲)(乙)(丙)(丁)及(補)轉載。而轉發本文的促因如是:'春后雨前SE'評論《沈仲章在唐山三部曲之二:熬過預科(上)》,言及:“沈仲章先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全文很长,仅节选首句(居延汉简是《史记》《汉书》之外,存世数量最大的汉代历史文献)与主要讲沈仲章的两大节。 流沙遗简——战火中抢救居延汉简往事 (节选) 《北京日报》2024年12月10日  本报记者张小英 居延遗址出土的永元器物簿,即汉代军队的装备检查清册。图自台湾“中研院”史语所
居延汉简是《史记》《汉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