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头脑就像一块白板。人生来一无所有,一无所知。人的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白板上才写上了东西。我们现在知道白板论的前提假设并不正确。人脑的基本结构蓝图和神经功能已经由基因决定了。刚出生的婴儿已经显示出先天的认知。有些人的记忆力超常,过目不忘。他们的基因促使神经元细胞里含有大量的结合蛋白CREB。只需要接[
阅读全文]

埃德尔曼认为人的大部分意识都产生于丘脑和大脑皮层联合的神经网络系统。对应于某个特定意识的神经冲动在空间上分布于丘脑-大脑皮层的大面积范围。当然,这个神经冲动图景具有特定的局域特征。克里克和科赫提出的意识的神经关联理论有所不同。他们更倾向于特定意识对应的神经活动区限于一些基本的神经组单元。在时间上,神经冲动的协同连动自然形成了神经振荡[
阅读全文]

当一个具有特定频率的声音被我们的听觉器官接受,传到大脑皮层,就会在颞叶听觉区的特定区域产生神经冲动,一个热点。而用微电极刺激这个区域时,我们就会感觉听到这个频率的声音。这么一个听觉感知过程是已知的物理电学和分子化学的过程。我跟着张学友的磁带学唱的机制也可以类比于电话通讯。一个声波感应器接收到说话人的声音,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
阅读全文]

在前面,我们从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中简略地了解了我们通过感官对于外界世界的感受,通过体感,欲望,和情感对于自我机体的感受,以及它们的神经生物机制。我们也了解到神经结构和由经历,体验,和学习而产生的记忆等神经物质和结构的变化。现在,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意识的本质了。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自从人类有哲学的思考,意识的探索就开始了。古人把它[
阅读全文]

马斯洛在归属和爱的需求之上为人搭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展开讨论。为了叙述的完整性,我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理解。尊严是所有具有人格的人的基本需求。在《简•爱》里,简说道: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正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尊重他人和自尊应该超越金钱,荣誉,和地位等价值判断。但是,价值判断又是人的本能。电视剧《义[
阅读全文]

一个生活在丛林里的生物体时刻面临着外界环境改变带来的危险,以及种群之间和种群之内竞争的威胁。安全是生物体的基本需求,也就形成了与安全相关的恐惧情感和意识。当一只狗看到一条蛇时,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丘脑。这时视觉信息从丘脑传到杏仁核,或者投射到大脑视觉皮层之后再传递到杏仁核。杏仁核里的神经受到激励,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狗就有了恐惧的[
阅读全文]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一度想弄究竟未来做一个怎样的人。最大的启发之一来自马斯洛的心理学。他的理论是很严肃的研究。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像我一样把它作为人生哲学,尤其在当时那个全社会启蒙的时代。现在看来,马斯洛仍然有他的意义。而我自己在经历这么几十年之后,也有了更多的理解。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好几个层次,从底层从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阅读全文]

我们的记忆有多种形式,也普遍存在于我们脑部的大部分区域。前额叶皮层是哺乳动物最后演化形成的大脑新皮层。它掌控着我们的认知行为以及组织协调脑部的其它行为。前额叶皮层因此而具有短期记忆功能。我们在一生中会学会很多技能,比如骑车,游泳,和弹琴。它们属于长期记忆,存在大脑的基底区神经核团和小脑里。这些技能一般很不容易丧失。但是它们不呈现在[
阅读全文]

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为了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学习带来的这种改变最终要落实在我们的神经系统。早在1949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认为沿神经传导的冲动改变着神经元细胞组成的网络系统,促成新的从激励到反应的神经路径以及更高效率的传递。这个新的神经系统构建在我们的认知和意识上就是记忆。到1999年,坎德尔在分子生物学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记忆[
阅读全文]

学习从接收信息开始。信息最本质的形式是感觉神经元细胞上的激励。卡哈尔很早就猜想神经传导的冲动会增强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连接。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神经学家开始意识到神经激励会让神经细胞和突触产生变化。坎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除了音乐,维也纳有几百年多重文化的传统。仅近现代的一百年里,维也纳出现过众多杰出人物,包括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