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半城芬芳半城浊——一千零一夜第八夜 罗马有二帝共治,哈布斯堡乃二元帝国。作为培养学者、工匠、伊玛目和美食家的古老城市,菲斯与另一座皇城马拉喀什并驾齐驱,共同上演了摩洛哥的双城记。 我们决定不走回头路,从撒哈拉沙漠继续北上,看看此皇城与彼皇城,有啥不一样。 都有老城,老城各自精彩。两者最明显的区别:菲斯没有马拉喀什无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只有香如故——一千零一夜第七夜 凌晨五点半,准备起来看沙漠日出。梅梅说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一听,噼里啪啦,帐篷也在摇晃。难道撒哈拉不只下沙,也下雨,下豪雨?纳闷中打开门,天很阴很雾霾,路面却是干的,心想可能是风大,吹干了。浓重倦意袭来,只好作罢,翻身睡过去了。 去菲斯途中,在餐馆遇到同行的人,梅梅问他们看到沙漠日出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驼影撒哈拉——一千零一夜第六夜 进沙漠,骑骆驼。 我们与德国夫妇四人合为一组小小驼队,在柏柏尔人牵驼向导引领下,缓缓前行。甫上骆驼背,很紧张,使劲抓紧护杆。摇晃颠簸几分钟后,渐入佳境,悠哉悠哉,居然可以腾出手来,随着骆驼摇摆的节奏,摆pose拍照。后来发现,出片往往就出在这些不经意情绪饱满的时候——梅梅的经验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居夏暝图——一千零一夜第五夜 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有村落,有村落就有客栈,有客栈就有江湖,说错了,就有山水。山水间,有一家酒店:PanoramaDadesHotel。我真不是托,特此申明。 山是阿特拉斯山,水是Dades河。荒野与生机各自呈现自己的颜色,泾渭分明。酒店在山谷的半山腰。远观有山,陡峭横绝;俯视见谷,小河淌过。 入住后,梅梅高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YSL的精神后花园——一千零一夜第四夜 摩洛哥自1956年独立后,老皇城马拉喀什一直缺乏清晰的定位,兜兜转转,最后决定重新回到了商队驿站的角色上来,立即大获成功。摇摆60年代和摇滚70年代,来来往往的嬉皮士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Gettys,FernandoSanchez,LouloudeLaFalaise,AndyWarhol,MickJagger,披头士,还有对我而言神一般存在的齐柏林飞艇。这些时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千零一夜第三夜:时光的围城 麦地那,Medina,老城,都说的同一个地方。 在阿拉伯世界游历,或早或迟总会听到这个说法,继而真切感受到。比直接叫老城更有韵味。每座城市,大大小小,总有那么一个。厚厚的城墙围着了人们,也围着了时光,任你城外天翻地覆慨而慷,我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老城面容复杂,每一个毛孔似乎都藏着一个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千零一夜之第二夜:今夜广场无眠 以为的卡萨布兰卡到马拉喀什高铁是成都到重庆那种,连乘务员都角色扮演着空姐,带着船型帽,说柔软的国语。结果是时光倒流的穿越,明明标明有空调,却不开,再次梦回少年乡愁的绿皮火车。 隐约似东方快车的包厢里,充满异国味道。妇女都戴头巾,大家面面相觑,只好看窗外,看类似西班牙高铁的窗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一千零一夜之第一夜:北非无谍影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即“白房子”,不知说英语的人会不会联想到WhiteHouse。这么一来,这座城市顺势而为成为白宫。 中国人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有水井处,便有柳词。现在到好,有水没水,都有华人。到某地,若无中餐中国人,反觉得可疑。从卡萨布兰卡机场到市区的火车上,我们遇到一位带高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哪里有压榨,哪里就没戏——“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书笔记 与学术著作一脸正经不一样,读者无不为这本书的作者汪洋恣肆的文笔倾倒。他们穿越时空,古罗马帝国,网络时代,古代玛雅文明,伊斯兰世界。史论兼顾、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有时甚至觉得不是读的经济学论著。 但是这本书的确是一本经济学理论著作,而非一本历史书。作者试图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寻梦启事——人类名梦杂谈 其一:庄周晓梦迷蝴蝶 齐万物,泯是非。天下物本齐,人与蝶,其物理原材料,无非原子。庄子喜欢琢磨一些无用的知识,并不牵扯道德判断,而孔子啥事儿都喜欢往品格上靠,终成一代道德表演艺术家。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无限的概念呼之欲出。轴心时代,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人类智慧少年团,雨后春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