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十二岁,上戴帽初中。所谓戴帽初中,就是在小学里上初中一年级。
还是原来的班,原来的同学,原来的老师,几乎没有任何初中生的感觉。我还是那个扎着两个辫子懵懵懂懂的小女孩,每天背着一只草绿色的书包去隔壁的小学校。小学离家很近,不过两百米,从家里可以听见学校里广播体操时激昂的喇叭声。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新开了一门英语课。这是为初中生新[
阅读全文]

昨天看见亮妈的帖子,才想起是腊八了。于是就匆匆忙忙也做一个腊八粥。
我们家孩子都不吃粥,另外泡饭和汤也不吃的,汤面也不吃,但很喜欢炒面。
先生和我倒是都喜欢喝粥,不过关于腊八粥我完全没有记忆。把八宝粥和腊八粥搞混了,以为是放八样食材呢,在橱柜里随意一搜,找到了八样。本来想放核桃的,前两天做核桃饼把核桃用完了,就放了胡桃。
用高[
阅读全文]

NewYearEveDinner,用中文说,怎样比较准确,还想了一会。说是年夜饭好像也不是很合适,中国人传统的年夜饭是春节前的年三十,同理,除夕这个词一般也是用在农历年。
最近好像饭帖做的比较多。其实有些帖子并不想做成饭帖的,只是最近十分慵懒,每天主要就是吃吃玩玩,所以写日常生活时免不了要放些吃的。不过这个帖子纯粹饭帖,记录一下2017跨年夜的一些家常菜。[
阅读全文]

这些日子总是睡的迟迟的才起来。昨天早晨起来拉开窗帘,明晃晃的阳光长驱直入,一下就洒了半个房间。将被子打开,让被子的里层和床单在阳光里沐浴,被阳光浸染的被子会有着好闻的味道。
冬日的阳光有种特别亮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其它季节总是会避开阳光,会站到蔽荫处,而冬日的阳光却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亲近它,走近它,面对它,才发觉它原来是如此光芒眩目[
阅读全文]

昨天在家忙了一天,给孩子们做吃的。
放假了,在本地读书的儿子回家了,在外面读书的女儿也回家了。
于是昨天我兴致勃勃地做好吃的。
我们家除了先生是早睡早起的,其余的都喜欢熬夜。前两天在城头看见一文章,说熬夜也是遗传的。我们家常常是一个比一个睡的晚,一个比一个起的迟。尤其是放假的日子,又是冬天,基本都是要睡到将近中午。
所以先是简单[
阅读全文]

今天是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实我记忆里在国内的时候冬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不过现在网络时代,每一个日子都被大肆渲染,冬至似乎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恰好微博和微信上看见了,于是也跟风民间冬至习俗饮食。
不过这一跟风,发觉原来这冬至习俗饮食各地大不一样。主要是南方各地都完全不一样。所以今天我是[
阅读全文]

小时候,有一首诗词大家都知道:"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开始我也不懂,为什么诗词里有这样的句子,后来听说这是苏联的“共产主义”.
那个时候的教育,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可是那时,我不喜欢吃土豆,也不喜欢吃牛肉。土豆加牛肉对我没有丝毫吸引力。
我小时候不谗,而且很挑食,很多不吃的东西。
长大了,慢慢改掉了挑食这[
阅读全文]

这两天看了一个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看前面的时候,不断地说,太不真实了。看完了,却感叹一声,好喜欢。
现在这个年代,有谁还在用笔写信,何况还通过伦敦书店转寄,这一点也是到很后面才揭晓,开始完全莫名其妙他们怎么会开始通信的。可是,这种古老的方式,这种籍书信而相知的方式,是那么浪漫,那么美好,又那么令人向往。
电影链[
阅读全文]

感恩节前后,饱受失眠之苦。在网上提及了一下,得到众多网友的关怀和建议,温暖融融,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我现在似乎已经好转,又可以每天睡八个小时左右。再谢大家的关心。
大凡失眠过的人,都知道失眠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备受折磨。
白天和黑夜似乎没有了区别。白天晕头晕脑,昏昏沉沉,晚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明月不谙失[
阅读全文]

小时候听故事,总是这样开始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小和尚叫老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故事,想起来好亲切。
那么我们的故事,也这样开始。
从前有座城,叫作文学城。城里有条街,叫着莺歌燕舞街。街上有许多美丽可爱的房子,房子里住了许多勤劳善良的人。
这条莺歌燕舞街[
阅读全文]